您的位置:首页 >> 走进高平 >> 风景名胜

【文博在线】炫技般的“神来之笔”——铁佛寺诸天造像

来源:高平市大数据中心 发布时间:2022-03-02 【字体:

  2020年11月,第五届“一带一路”壁画论坛暨绝学之路中国壁画艺术展,展示了“曼陀演畅—绝技”中国美院高平铁佛寺研究成果,中国美院团队对铁佛寺造像数据进行实验性修复,并通过3D打印技术,1:1复原崇宁真君像。至此,久藏山村小庙的一堂艺术精品名声大噪,闻名于天下,一次次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铁佛寺位于市区东南五公里的米西村,与定林寺相距不远。铁佛寺之所以叫铁佛寺,有的说是因为我们高平盛产铁,该寺因寺前铸有铁佛得名,也有说是在铁佛寺每一尊造像的身上,都运用了大量的铁丝铁线,最终每一尊造像呈现出“以铁为骨,用铁造型”的核心塑造手法而得名。

  文化学者张宇飞说,当中国美院的师生看到铁佛寺二十四诸天造像的时候特别惊讶,原来古人也这么富于想象力。

  炫技般的“神来之笔”

  中国的艺术和西方的艺术是不一样的,有一个大艺术家说过,西方人一直试图将二维油画,变成三维雕塑。但中国人一直试图将三维雕塑表现为二维绘画,怎么表现出来,就是线条,哪怕一条带子,也要将轮廓线表现出来。所以同样是一件雕塑作品,西方的雕塑适合画素描,而中国的雕塑适合画线描。在铁佛寺造像里,线条的运用非常充分,能感受到中国绘画线条的流畅,色彩装饰非常丰富。

  雕塑家的“小任性”

  中国的雕塑、绘画,是讲究留白的,逆向而行,一点白都不留的只有铁佛寺。中国的造像是讲究神和人之间拉开距离的,他不给你距离,所有的造像站得非常高,而且微微地前倾,就造成一种压迫感,光线还特别昏暗。所以进入铁佛寺大殿有三种感觉,第一种拥挤感,第二种巨大的造像造成的压迫感,第三光线所带来的阴暗感觉。

  特立独行的“逆光者”

  让张宇飞老师印象更深的,是诸天造像对于光的理解。很多人认为光应该是西方油画的特点,比如特别有名的伦勃朗光,所谓侧45°光。其实中国的雕塑家对于这种侧光,运用也是非常高明的。举个例子,比如说大殿的西次间临窗的这一尊造像,每个地方都不一样,例如长子法兴寺圆觉殿西次间临窗的这尊菩萨,他利用的是侧45°光,光是五五分。那么长子崇庆寺临窗的一尊罗汉像,他是三分在光里,七分在影子里,呈现一个沉思的状态。还有晋城泽州县府城玉皇庙,特别有名的二十八宿,最后临窗的这尊菩萨女像轸水蚓,她面向窗户,七分在光里,三分在影子里。

  为什么说这些呢?因为和铁佛寺有关系,中国人用光用的高明,有侧光、有三七光、有七三光、有四六光,有逆光吗?有,但是只有一个地方有,这个地方叫铁佛寺。而且用逆光的两个形象是谁呢,我们都熟悉的两个形象,一位叫崇宁天,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关公,还有一位叫昭惠天,就是我们一般认为的杨二郎。

  从“太阳”里走出来的关公

  从来没有人表现神是这样表现,当你进入大殿看完所有的像,心情稍微向下,有一点放松的时候,你回头往回返的时候,你发现关公出现一个巨大的剪影,逆光就呈现在你的面前。所以你第一眼看见关公的时候,看到的是一个轮廓,他让你看到了整体的美,这个时候你把所有的细节都给忘掉,他身上非常繁复琐碎的火焰,你忘掉了,他身上装饰的特别华丽精彩的贴金饰品,你也忽略掉了,你就看到一个关公的剪影。

  关公身子把重心放在向前走的右腿上,身上的袍服向后飘,感觉他是从光里,从太阳里迎风过来了,就有一种御风而行的感觉。那个时候你突然发现他还有一种轻盈的气息,神仙就过来了,然后你再往前走的时候,细节就慢慢的逐一呈现出来。有人说那是最文气和最儒雅的一个关公,他放在一群特别另类怪异的形象里面,他这种儒雅的气息就会体现的越加充分,这种对比的手法运用的是极为高明和了不起的。

  如果没有铁佛寺这一堂造像,中国传统彩塑是有缺憾的,那个缺憾是什么,就像“魔童降世”哪吒一样,其实“魔童”是每个人心中都有的,因为人性是复杂的,艺术也应该是多元的,所以中华艺术史、中华雕塑史少了这一章,少了这样的风格,是不完整的。(李霞)

本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