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走进高平 >> 高平故事

“原”来如此

来源:高平新闻 发布时间:2018-06-14 【字体:

  原村乡是我市一个有名的大乡镇,地势西高东低,原村河自西向东贯穿全境,在马村镇康营村附近流入许河,然后汇入丹河。原村乡北有肩膀山、相公山、虎头山,南有雷神顶,东有皇王山,西有神山、德集岭,和沁水县接壤,是一个多山的乡镇,煤炭和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有董峰林场、金田科创、科兴前河煤业和兰花东峰煤矿等大型企业。原村河两岸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适合发展农业,乡政府所在地设在原村村。

  原村村是一个有故事的村子。“碾盘上建村庄——圆(原)村。”这是一句调侃原村的歇后语。当然,原村不是圆形的村庄,而是以原姓得名的村庄。原村河古称明公河,传说汉代时有一位叫原明公的贤人,此人才华出众,性情刚直,在朝为官,为国家和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因一向仗义执言,得罪了好些奸党侫臣,后遭污陷被贬到现在沁水高平两县交界处的神山。原明公来到神山之后,发现这儿山多地少,干旱缺水,百姓生活十分艰苦。他便访问群众,察看地形,认为山下河谷平川带尽管沼泽连片,易发洪水,但通过治理,是建村安居、兴家立业的好地方,比贫瘠缺水的山区强十倍。于是,原明公经过周密的调查研究,把自己的设想和愿望告诉了大家,很快得到了当地民众的称赞和支持。神山一带的百姓在原明公带领下,扛起工具,纷纷下山疏浚河道,垒河坝,垫湿地,经过几年不懈努力,将山下的河谷地带治理的井井有条。至此,神山人民开垦了大片农田,河水顺河道畅快东流。山里的百姓看到山下土地肥沃,取水方便,怀着美好的憧憬,纷纷迁下山来,建起了幸福的家园。当地百姓为了纪念原明公的丰功伟绩,山下的第一个定居点被命名为原村,村前的那条河就叫成了做明公河。

  尽管有人认为这仅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但这个传说并非空穴来风。在顺治版《高平县志》“贤良”一节中记载,“汉原臣,周大夫原伯鲁之后,为谷口令(谷口在今陕西淳化西北,西汉于此置谷口县),称循吏。后子孙迁居阳城。”此人很可能是传说中的原明公的原型。另在同一版本的《高平县志》“里甲”一节中记载:“原村里在县西三十里,其庄四:上马右、下马右、墓沟村、原村(汉原氏居之,故名)。”括弧中的这句话对原村村名的来历作了专门解释,这说明至少在已失传的明代旧志中一定有同样的注解,很可能这句注解在明代之前的历朝历代就有文字记载,或口口相传,否则不会专门标注。原村周边发现有几处秦汉遗址,文物贩子中屡有“原村出土过编钟”的传闻,这些都足以佐证原村历史悠久。

  原姓是我国一个古老的姓氏,和西周时期的原国有着密切的关系,也许原村就是原国子民最后的落脚地。如果能找到确凿的考古证据,将是中国史学界的一大轰动。

  原氏出自姬姓,以国名为氏。商朝末年,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在位13年驾崩,其子成王继位。成王年幼,周公摄政,大行封建,形成所谓的“方国联邦”,以藩屏大周王室,文王十六子原伯(爵位),史称原伯贯,受封于原国(古称轵邑,在今河南济源市),原伯是他的氏,官职是卿大夫。《左传·僖公二十五年》记载,鲁釐公(即鲁僖公)二十五年(前635年),晋文公辅佐周王室平定内乱后,迎接周天子复位。这年的四月初四,周天子以酒相待,并将阳樊(今济源承留镇曲阳)、温(今温县西)、原(今原城遗址)、攒茅四个诸侯小国封赐给晋文公。春秋时期,封赐是一种奖励方式,受封赐者对那些不愿降服的封地军民,多采用武力,但是晋文公对原国却没有采取强行攻打的办法,而是命士兵各带三天的粮食,先把原城包围起来,如果到了三天原国还不投降,就下令撤离军队。三天过后,原国并未投降。这时,派出的谍报人员从城里出来报告说,城内被围的军民已经快没有粮食吃了,很快就会投降。晋文公属下的军吏也建议说,还是再等一等吧。晋文公说,守信是立国之宝,也是取得民心受到拥戴的根本。如果再围下去,虽然夺得了原城,却失去了“信”,怎么能得到原国百姓的拥戴呢?于是下令撤离了围城军队。原国军民见晋文公如此大度守信,终于请降于晋。这一颇具戏剧性的历史故事,被后世称为“伐原示信”。原伯贯之嫡传仕周,爵位依然为伯,见诸史册者有原伯绞、原伯鲁,公元前五百二十年左右,景王大夫原伯鲁二子子参与子朝因叛乱被杀,原氏四处逃亡。《高平县志》记载的原臣,是原伯鲁之后,原伯鲁则是原伯贯的后裔。

  古城济源南临黄河与古都洛阳相望,北依太行与晋国毗邻,是愚公的故乡。《水经注》曰:“济水有二源,东源出原城东北。”杨守敬《水经注疏》曰:“在今县西北四里,俗呼为原村,遗迹犹存。”现济源市西北2公里的庙街有原城故址。20世纪40年代尚存城垣,其文化内涵以龙山文化为主,也有周代遗存。根据文献记载,“原”是夏朝帝少康、帝杼的都城,周代的原国,春秋时期的原邑。周初的原国可能就建在夏都原城的故墟上。

  原国亡国后,晋文公将原伯贯迁往冀(山西省稷山县),封大将先轸于原。约一百年后,冀地原国内乱,晋君遂将原国再迁至今晋城沁水县王寨村,后又迁至今沁水县城,于是在《沁水县志》中就有了“原伯故城”的记载,并非是将汉代(前206-220) 济源境内设立的沁水县和山西境内隋朝时设立的沁水县混淆的讹传。不知又多少年之后,沁水原国后裔又向东迁,一部分迁至沁水东北的十里乡团里村,团里村今约180户人家,600口村民,其中大多为原姓。团里村原姓村民透露,其先辈是从沁水原国迁来的。又一部分沿固县河东侧的支流河谷,经诸如高圪堆、南关坪等隘口进入高平原村乡境内,原村就是他们为纪念自己的国家而以原氏命名的村庄。原氏后裔主要居住于太行山、王屋山地区,以及汾河,漳河两岸。

  山西省是原姓的第一大省,这和原姓的另一位得姓始祖有关。先轸(?-前627年),曲沃人,春秋时晋国卿大夫。姬姓,先氏。因采邑在原(今河南济源西北),又称原轸。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将领,曾辅佐晋文公、晋襄公两位霸主,以谋略见称。晋献公二十一年,公子重耳为避难流亡国外,漂泊达十九年之久,先轸与狐偃等一批近臣随行,为五贤之一。原轸其后世子孙以国(邑)名“原”为姓,称为原氏,遂也成为原姓得姓始祖之一。

  原国从西周时期在夏都废墟,即今河南济源市附近的原地发祥,经历了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直到最后萎缩成山西省高平市境内的一个村,即原村。一个村名跨越了3000多年的时空,简直令人称奇。更令人称奇的是其乡音无改,在原村一带,说的是一种叫原村话的方言,原村方言十分独特,和高平话迥异,高平人说“我”是“麦”,而原村话说“我”是“俺”,这不能不让人联想到河南话——“俺是河南的”,难道三千多年来,原国的百姓竟然继承了他们祖先的河南口音?令人尴尬的是,原村九百多户中現在连一户原姓居民都没有,而是一个杂姓大村,但现在高平境内还有原姓居民二百多人。

  村庄是我国最基层的组织形式,每个村庄都有属于自己的传奇历史,值得我们去探索、去发现。


本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