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走进高平 >> 高平故事

高平小吃史略——烧豆腐

来源:山西高平 发布时间:2018-09-19 【字体:

  高平的小吃要数烧豆腐最有名,这其中白起功不可没。自孩童时代起,烧豆腐就和长平之战、纸上谈兵、白起坑赵一起,深深地在我们脑海里扎根。也许还没有哪一种食物竟包含着如此强烈的爱憎。

  高平的烧豆腐都产自县城西的一个小山村——谷口村。从地形上看,炎帝岭、头颅山横亘南北,成为丹河水系和许河水系的分水岭,谷口村就斜枕在头颅山的东麓,有优质的山泉水资源,这是做好豆腐的关键因素。谷口旧称杀谷、哭头、省冤谷,村子与长平之战大有渊源。据说长平之战的对决中,白起正是在这里指挥秦军作战。秦国奖励军功,交战中被杀的赵兵头颅会被秦兵拎去邀功请赏,谷口村附近竟骷髅成山。相传“唐玄宗幸潞,见头颅似山,骸骨成丘,触目伤心”,遂命修建庙宇,“择其枯骨中巨者”,立像封为骷髅大王,其庙名曰“骷髅大王庙”,以祀40万赵军亡灵。烧豆腐的做法也不难,在墼火上放铁箅子,中火烧旺,铁箅子上刷油,取卤水点就的硬豆腐,切成两寸见方、一寸厚薄的大块,晾干表面水分后,放到铁篦上,烤到一面焦黄即可。食用时,将烧豆腐投入沸水中煮热,拌上蘸料即可。高平人恨白起,就把烧豆腐与白起牵上了线,把黄豆比做白起,粉身碎骨,磨成豆腐;一寸一刀,状如凌迟;上火烧烤,好比炮烙;滚水煮热,让白起受尽酷刑,所以吃烧豆腐就是吃“白起肉”。

  烧豆腐非高平独有,云南建水烧豆腐也较为有名,但无论做法和蘸料都大不相同。高平烧豆腐的蘸料主要是豆渣姜蒜泥。取磨豆腐过滤的豆渣,拌以盐、捣烂的生姜、大蒜蓉搅拌而成。用豆渣纯粹是变废为宝,体现了高平人一贯勤俭度日的生活智慧,而豆腐渣与姜蒜泥也堪称绝配。豆渣口感差,一般做法总有粗粝之感。而粗粝的豆渣与辛辣的姜蒜泥相叠加,却碰撞出一股无以言表的粗犷风味。

  抛开对白起的憎恨,烧豆腐的制作工序主要是为了改善口感。豆腐火烤一下,会结成一层烧焦的皮,煮的时候也不会碎掉,吃起来更有韧性。用水煮则主要是去掉豆腐中酸涩的卤水味。如果没有白起坑赵,烧豆腐只是一味普通不过的小吃,而当与历史典故联姻,它就成为了一个文化的产物,与之联姻的历史典故则会产生出神奇的广告效应,让大多数人在猎奇的同时接受产品,以感情的名义大饱口福。所以,与其说“烧白起”是高平人的爱憎,不如说是商人的智慧。

  如今的烧豆腐已经很少沿街叫卖了,每当想起来,却总有一个声音在脑海萦绕:“烧豆腐,热圪嚓——;一毛钱,两圪瘩——;吃吧,热的——,不吃,撇的——”。(申小锋)


本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