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走进高平 >> 高平故事

《高平史话》:唐昭宗与禅师大愚公

来源:山西高平 发布时间:2019-09-18 【字体:

唐昭宗

  唐昭宗(867—904),公元888—904年即皇帝位。在位期间,虽有恢复盛唐之志,但强藩割据,社会动荡不安,各地农民纷纷起义,昭宗治国安邦无万全良策。就在昭宗无法左右唐朝局面无力挽回势运的情况下,在高平清凉寺(开化寺)讲经布道的大愚禅师作了《心王状奏六贼表》(降魔表文)并韵母三十字,一起上奏唐昭宗。唐昭宗看了“降魔表文”后大喜,认为大愚禅师看准了社会万象和人生百态,其克制心魔的办法就是治理社会的妙方良药。于是,特赐大愚公土地百顷,祠部三十八道,紫衣十道。从此,大愚公名扬四海,高平清凉寺也闻名九州。

  清凉寺全称为清凉兰若寺,宋天圣八年(1030)宋仁宗下诏,改为开化禅院,亦名开化寺,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宋妙法莲花经卷节七卷(节21-29号)

  开化寺是一座宋代名刹,以宋代壁画著称于世,位于高平市东北17公里处的陈区村北舍利山中。据寺中重修开化寺阁碑记载,北齐武平二年(571)就已有寺院存在了,在会昌年间的灭佛运动中,遭到拆毁,后唐同光年间又重新恢复,并逐渐发展起来,进入全盛时期。宋天圣八年(1030),宋仁宗下诏改为开化寺后,历代均有增补修缮。开化寺内的大雄宝殿集建筑、壁画、彩绘艺术于一室,堪称开化三绝,历来为文人墨客所赞美,是不可多得的古文化艺术瑰宝。

  开化寺的重建和兴起是和大愚禅师分不开的。大愚禅师俗姓刘,潞城人,20岁出家,聪敏爱学,著述颇多,精通音律,喜欢游历,是后唐五代时著名的高僧。相传其父母死后,大愚公就一直穿麻纸做的衣服,在峡石山洞中,念大藏经及念诸经陀罗尼各五十部十万八千遍,还刺血写了三十部经书,并造陀罗尼幢,以报父母之恩。

  报恩之后的大愚禅师,不拘小节,遍地游历。在高平讲经游历的时候,被舍利山的风景所吸引,便有了在这里终老归隐林泉的意思,当时的清凉兰若寺,重建后规模很小,名声不大,他便在地方上一些有钱人的支持下,重修了寺院,为开化寺的建筑规模和规制奠定了基础。

  从那以后,开化寺的名声也在全国流传开来。据寺中《重修开化寺观音阁记》碑文记载,五音洞前的观音阁就是当年大愚禅师的赐卓锡处。当时有一个叫王希朋的俗士是高平的县令,也曾在寺院中住过,和禅师一道讲经论佛,盛况一时。

  大愚禅师是一代高僧,精通佛学,诗词歌赋无所不能,尤其在音律方面,造诣更是不同凡响。年轻时在洛阳、西安等地讲戒律之时,就有了“大愚禅师以轻清重浊,上惑去疑,达五音之玄门,明四声之妙趣,凡开智艺,世莫能加。著述书篇,流传不少,因得皇都道侣,钦凑如麻,赤县衣冠,敬瞻若市”的赞誉。而开化寺内的五音洞为大愚禅师研究音律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五音洞是舍利山腰中的一个石洞,洞内声音铿然有致,十分纯正,大愚禅师曾在洞中调五音为字母,故称五音洞。

  大愚禅师入住清凉兰若寺之时,正是晚唐昭宗统治时期,这一时期,内有宦官专权,外有藩镇割据,黄巢起义刚刚平息不久,民不聊生,烽烟四起,唐王朝已名存实亡。大愚禅师的《心王状奏六贼表》,使他名扬天下,全国各地的僧侣信徒、文人官吏都纷纷慕名前来,听其讲经布道,开坛说法。清凉寺也随之享誉全国,进入了全盛时期。后来到了金代王庭置任高平县令时,他专门为此表文写了跋文,刊于碑文之上,使得这篇珍贵的表文流传于后世。

  大愚禅师是一个集儒家、佛家于一身的人。以孝事父母,替君王排忧解难,又身在佛门,在当时的社会十分难得。其死后,葬在寺旁的山坡上,建塔藏身。

  大愚禅师塔,平面四方形,塔高4米,塔座为须弥座,雕有石狮,塔身正面原为方形火焰门,门两侧有武士像,但现已不存,只有光光的一壁水泥,后壁为《大唐舍利山禅师塔铭》石刻,东西两壁刻有男女侍佣,东为持杖人,西为持瓶侍女。其上石雕庑殿顶屋面,飞檐上挑,椽瓦各具其形,甚美。原正脊上置较大的山华蕉叶,上置方形石柱,柱身雕刻四佛,柱上用覆钵、仰莲,上置宝珠,堪为唐代石塔建筑艺术和石雕艺术珍品。

大愚公《心王状奏六贼表》

  臣闻三乘路远,法界无涯,四海晏清,十方安泰。忽见魔军惊起,侵扰心田。六贼既强,心王惊动,朝生百怪,暮长千邪,幻惑真如囚牢,法体菩提道路隔绝不通,破坏涅槃伤残三宝,无为珠玉悉被偷,将大藏法财皆遭劫夺,尘劳翳日,欲火亘夭,烧荡国城,焚漂圣境。臣乃见斯紊乱,恐正法以虽存,遂与六波罗密商量,同为剪灭,遣自性为密使探侯,魔军见在五蕴山内潜伏,约有八万四千余众已知姓字,号计刹那。臣遂捡点十八界之雄兵,兼立体空为号令,人人有无垓之力;各各怀勇健之心,挂圣固铠,执三昧枪,智箭弹弓,光明慧剑,先锋有见性之能力,士有夺开之德,向大乘门中训练,寂灭山内调伏,选三明岭上屯师,八正路头布阵,拳大觉性为都总管,游奕四方,统领法界,生擒妄想之徒,活捉无名之辈,请慈悲破三毒之寨,差忍辱将破悭吝之城;精进太保除我慢之妖,善舍郎军灭悭贪之贼,臣又向平等川中下寨,把断十恶之门,般若谷内行兵,毁尽八邪之路,逡巡魔军大举,杀气冲天。臣乃号令摩诃般若同时入阵,各运神通,递相著力。当次之际眼不观色,耳不听声,鼻不嗅香,舍不了味,身不觉触,意不攀缘,勇猛向前,念念不退。两阵交锋,魔军大败,六贼全输,剿戮无旁,扫除荡尽,收下妄想,捉获无明,领就涅槃场内,以慧剑斩为三段,烦恼林当时摧折,人我山碎作微尘爱网。用智火焚烧欲海,自然枯竭。致使三明再明,四智重圆,心王坐欢喜之殿,真如登解脱之楼,自性处无碍之堂,三身居不摇之地。从兹法界宁净,永绝喧嚣,渡生死之爱河,达菩提之彼岸。魔军已灭,谨录奏闻谨奏。

本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