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走进高平 >> 高平故事

城北遗事

来源:山西高平 发布时间:2020-07-08 【字体:

凤和公家老院

  城北村,亦称凤和村,现为东城街街道办凤和社区,人们仍俗呼“城北村”。原距县城一公里。如今,随着城市的不断“澎胀”已融入城区,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文明村。它有着不凡的岁月和光荣的革命历程,历史的瞬间曾在这里刻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这是一块红色的土地,当年八路军115师344旅曾在这里驻足。城北村的沟沟岭岭、大街小巷,朱德、左权、徐海东、黄克诚等抗战将帅的足迹仍依稀可寻。

  在旧村棋盘街的西南角西侧,有一座“公家院”。圆券形大门,砖雕门楼,建筑精美考究,门楣上方嵌有一砖雕匾额“安宅是居”。进入院内,堂屋楼房三间东西各有两间耳房,东西屋各五间主次分明;高大齐整,宽敞讲究,为一进院落。现仍有人居住,保存完好。大门外墙上挂着两块金属牌子:“八路军344旅旅部旧址”和“凤和公家老院”。瞻仰革命遗址是我多年的心愿,今幸睹其风采,让我心潮起伏,思绪万千。

  抗战时期,为粉碎日军九路围攻,根据八路军总部命令,115师344旅在旅长徐海东,政委黄克诚的率领下,于1938年5月9日至1939年3月,驻防高平。旅部驻城北村公家院。期间,徐黄二位首长帮助地方建党建政,发展武装,打击日寇,成为高平开辟抗日根据地的坚强后盾。

  离旅部不远的村南,就是一条古老的丹河。据村老人们讲,早年间丹河赤水悠悠,水声潺潺,岸边水草萋萋,杨柳依依,古木参天,林密而幽静。战争间隙,从大别山里参加红军闹革命,走出来的素有“徐老虎”之称的徐海东旅长,带着一身枪伤拖着病体和黄克诚政委常爱来这里散步。两人漫步于林间,走走停停,两位老搭档身穿灰色军衣,风度翩翩;一位相貌英俊,四方脸膛,浓眉大眼,说着湖北话,另一个威风凛凛,身材魁梧,戴着近视眼镜,面容清秀,湘南口语,时而低声叹息,时而又发出爽朗的笑声。他们在谋划着怎样抓住战机与友军赵寿山将军配合,阻止日军的铁蹄践踏上党,把日寇消灭在丹河两岸,太行山上。

  1938年春,天气乍暖还寒。朱德总司令和左权将军一行到344旅视察工作,又受邀在县政府二堂会议室为县委、县政府、县牺盟会40多名干部以“真三民主义与假三民主义”为题,斥责了汪精卫一伙出卖民族利益,公开当日本人的汉奸走狗,揭露敌人的阴谋,只有坚持抗战,中国才有出路的重要讲话。

  同年秋,朱德总司令和左权副参谋长专程到城北村公家院参加了344旅党代会表示祝贺,作了“坚持抗战,坚持团结,坚持进步,抗战必胜”重要指示。鼓励将士克服困难,坚守信念,英勇杀敌,驱除倭寇,誓死捍卫中华的坚强决心。是夜,明月寒星,清辉洒满了长平大地,时而有几块浮云时断时续遮掩着月光。丹河岸边的树林里又有四个人的身影在移动着,这是朱老总、左权将军与黄克诚政委和杨得志代旅长在交谈工作。面对严峻的形势和来势凶猛的日军,总司令用深邃的眼神看着他俩,赞扬鼓励他们并无不担忧的说:自你们旅驻防高平,与17师和决死一纵队协同作战,先后开展了县城争夺战、丹朱岭阻击战,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打岀了八路军的威风,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热情。不过还要继续与地方政府搞好团结,保护人民,取得他们的更大支持;要独立自主地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打击敌人,消灭敌人……最后朱老总面带微笑充满信心地说:正义总归是要战胜邪恶,抗战必胜!中国人民必胜!你们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两位年轻的将军听罢,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向总司令保证,决不辜负人民的重托,坚决战胜敌人,用鲜血和生命保卫太行人民。

  之后,多次寻找战机派687团于1938年8月15日,在上下玉井村附近伏击了日军109师团,打死50多人。16日,在南北李村设伏痛击日军,毙敌200余人,缴获了不少枪支弹药和重要文件,打得敌人心惊胆颤,丢盔弃甲,向长治逃窜。几天后《新华日报》报道了此次战斗。29日又在赤祥村小东仓河河谷向路经此地向长治行进的日军牛岛师团进行了阻击,击毙敌60余人,缴获战马30多匹,枪支弹药500余支(发),机密文件1箱。344旅在高平驻防10个多月的时间里多次与敌展开血战,重创日军。打得日寇溃不成军,狼狈不堪,只得退出高平。我八路军也有多名指战员英勇负伤和壮烈牺牲。

  为粉碎日军第二次围攻晋东南,344旅于1939年4月上旬再次来到高平驻防,1940年4月奉命从高平出发,行军数月转战苏北,深入敌后开辟新的抗日根据地。皖南事变后改编为新四军第三师,在黄克诚师长兼政委的领导下继续开展对敌斗争。当时该旅奉命南下时,有2000多名高平优秀儿女踊跃报名参加了八路军,奔向抗日战场。她们为抗战胜利和全国人民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

  今天,富裕起来的城北群众,没有忘记这段红色历史,将旅部旧址保护如故。人们来这里参观,来这里瞻仰。多年来,有好多老战士故地重游,在这里寻找失落的往事,深情地呼唤着那遥远而又难忘的记忆。上世纪六十年代,年届花甲的黄克诚大将任山西省副省长,期间到高平视察工作,曾来这里看望离别二十多年的老乡,久别重逢与群众拉家常,问候他们生产生活状况,亲热的犹如到了自己的故乡。

  岁月匆匆流逝,一晃八十多年过去了。村里至今还流传着《徐海东旅长赔鸡》、《黄克诚大将在高平》的好多感人的故事。

  我走在城北村的老街旧巷,老树新绿,春风拂面,心情荡漾。村西的一片高楼在晚霞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高大挺拔。走出新区,望见丹河两岸绿树环绕,杨柳依依。啊!城北的杨柳树!丹河的绿树林!(郜文贤

本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