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走进高平 >> 高平故事

清明时节忆英魂

来源:高平市政府信息中心 发布时间:2021-04-07 【字体:

时代大潮滚滚向前,记忆也许会被岁月短暂的尘封。但历史永远不会被忘记,我们享受幸福生活的同时,决不能忘却那些为中华民族的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烈士们。在我市河西镇官庄村就有一位英勇的革命烈士——田耕。

田耕,又名田泰运,1922年6月出生于山西省高平县行政一区米山乡(即:现属河西镇管辖)官庄村一个农民家庭。7岁上学,高小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晋城崇实中学(即现在的晋城市一中),这里是晋城知名爱国人士马骏先生于1929年创办的一所私立学堂。与崇实中学百米之隔,有一所获泽中学,当时的晋城第一个中国共产党支部就诞生在这里。田耕同志通过获泽中学地下党的引导不断看到《向导》、《新青年》、《大众生活》等进步刊物,逐步接受了进步思想,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大举侵华。1938年,日军首次进犯晋城,学堂暂停。为适应抗战形式,马骏先生将崇实中学在校学生改编成“抗日救国义勇队”,又在社会上招收一部分爱国的热血青年,共300余人。田耕同志在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中,被吸收加入牺盟会,在崇实中学牺盟会的领导下,办抗日导报,揭露日寇侵华滔天罪行;组织抗战义演。进行街头抗日宣传;同时,还发起抵制和收缴日货运动。由于田耕表现积极,不久便被吸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7年10月,党组织派他担任高平牺盟会协理员、自卫队指导员。1938年2月,担任潞城行营游击第八大队指导员。1938年8月,党组织又派他到由中共地下组织控制的山西省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保安司令部,先后任支队宣教干事、指导员、教导员。1942年7月,田耕同志任左权独立营副政治委员。在辽县(即现在的山西省左权县)一带开展游击战争,打击日军。

1943年冬,晋东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同时,又建立了晋东独立营,田耕被派去任副政治委员。当时,晋东地区人民被日伪军“清剿”摧残,民不聊生,饿殍遍地。为了解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独立营的主要任务是保卫根据地,帮助群众生产自救,度过饥荒。为减轻群众负担,田耕又带领独立营指战员,在晋东双庙地区建立了一个生产基地,开荒种粮。同时,在白洋河地区骚扰袭击敌人,配合军分区独立团参加攻打宫岭、峰头等敌据点的战斗。

1945年2月,田耕同志被任命为第二团第三营教导员。同年8月15日,在沁河第二支队的配合下,第二团攻打博爱西半城的日伪军第八十三团,经一夜激烈巷战,全歼守敌,毙敌中队长千岛以下83人,生俘35人。一次全歼一个日军中队,在我军还不多见,新华社向全国播发了这一胜利消息,并受到中央表扬和太行军区的通令嘉奖。

1946年秋,为了反击国民党军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太行第八军区组建了第四十六团,任命任应同志为团长,田耕为政治委员。

1947年8月15日,第四十六团与第四十七团合编为79团,编入晋冀鲁豫野战军第9纵队第27旅,任应伤愈归队继任团长,田耕任政治委员,靳钟任参谋长,孙家贵任副团长,罗占山任政治处主任。

1949年2月,第79团番号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45师(原第27旅)第一三三团。打过长江,一路如风卷残云,直插浙赣线,直到福建崇安。

部队打过长江后,粮食一时供应不上,有个別连队刨了老乡的红薯充饥,还放了三块银元在地里。师纪律检查组发现此事后,部队已离开15公里了,田耕命令该连连长带一个班返回去,向老乡赔礼道歉,挽回我军的影响。他教育大家:“现在,我们是在新区行军作战,人民群众还不了解解放军,只有严格执行纪律,才能粉碎敌人的谣言,取得人民群众的拥护与信任,我们一定要像爱护自己眼睛一样爱护我军的声誉。”在打上饶后,一位俘虏兵的手表不知被什么人摘走了,田耕知道后,严令各连清查,没有查到,他就召集连以上干部开会,当场摘下自己的表给了这位俘虏兵。这件事,使干部们深受了一次深刻的纪律教育,在部队被传为佳话。

9月9日,第四十五师作为第十五军的先头部队,由江西安福南下,参加广东战役。第一三三团和友邻部队一起,一举攻下广东的南雄、始兴、韶关、英德。接着,又参加广西战役。11月26日,第一三三团占领丹竹坑、大旱岭一线阵地,准备配合友军同时向麇集宝圩国民党白崇禧第七军发起总攻击。

第二天下午3点多钟,全线总攻开始,田耕同志带着警卫员周宝兰(即:现在叫周绍禄)先到了二营阵地,嘱咐营长刘德林注意压制敌侧翼火力,就回到了一营,带着部队杀进敌阵地。当时,敌人还占着一些山头,部队三面受敌。第二连刚突破一个山头,田耕就到了第二连,连长王在帮向田耕汇报说:“报告田政委,敌人的火力压得我们上不去,连配属的重机枪还没有运上来,等重机枪上来后再组织攻击吧。”田耕说:“越快越好。”田耕看二连已经布置好,就带着警卫员去看别处,刚走下十多米,发现敌几挺重机枪火力压制部队,冲在前面的几位同志已经中弹倒下。他不顾个人安危,夺过通讯员的马步枪,立即向敌人还击。正当他打死了敌人一挺重机枪手,又寻找第二个火力点时,侧面的敌人飞来一颗子弹,田耕同志没来得及说一句话,1949年11月27日下午3点左右在两广交界处,横县石板坡大旱岭就光荣的牺牲了,年仅二十七岁……

田耕同志牺牲的第二天,全团集合在一块大坝里,团长任应只说了一句:“同志们!我们的田政委牺……牲……了!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为田政委报仇!”就泣不成声。全团干部战士怒火满胸膛,朝天鸣枪,“坚决消灭白崇禧残匪”、“为田政委报仇”的口号声震动山河,深沉的悲痛化成巨大的复仇动力。

田耕同志牺牲后遗体暂安放到广东省高州县大井镇。1959年10月1日,田耕同志的遗骸迁入广东省高州县(市)烈士陵园。陵园内还有朱也赤、黄载源、梁宏道、梁德玉等200余名革命英烈。

田耕同志的主要事迹被纳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主编的《中华著名烈士》一书中。还有《解放战争英雄传》、《解放战争全记录》.风卷残云、《三大战役》全纪录、《淮海战役》实录、他的老战友靳钟同志写的《理想信念学习战斗》等书籍都记载了田耕英烈光荣而短暂二十七年的光辉人生。

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有多少英雄悄然离去,永远留在了他乡异土。又有多少勇士溘然辞世,却没有留下姓名。他们的身躯和山风密雨混在一起,和着泥土长埋地下,长成了草,长成了树,凝结成了永不消逝的精魂。或许他们从未想过要留下姓名,但作为世人,永远不能忘记共和国的英烈们……

本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