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走进高平 >> 历史人文

高平馓子

来源:山西高平 发布时间:2020-01-13 【字体:

  高平馓子,俗称煮馓子,实际上是用油炸馓子。在高平凡儿女结婚典礼开锁、小孩满月,皆用馓子烧香祈福,敬献神灵及祖先。

   民谣:“圆羊大馍馍赠孩子,酥脆麻糖炸。”馓子是高平男女结婚时,家中办喜事必备的食品,但用途不同。圆羊大馍馍是给完婚男子或女儿做下的,馓子麻糖是用来烧香敬神后赠送给亲戚邻居的。

  馓子,古称“寒具”又名“细环饼”、“捻头”,是高平一种古老的传统敬神食品。据北魏高阳太守贾思勰《齐民要术》载:“细环饼一名‘寒具’,以蜜调水溲面,若无蜜,煮枣取汁,牛羊脂膏亦得,用牛羊乳亦好,令饼美脆,入口即碎,脆如凌雪。”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馓子,即寒具,冬春可留数月,及寒食禁烟用之,故名寒具。”“馓子味甘、咸、无毒。利大小便,润肠,温中益气。”

  “馓子”是一种好食品,但做起来可不简单。须由乡间名厨持专门手艺才能煮成,皆嫡系祖传,外人皆不得法。否则,煮出的“馓子”,不仅形状不美观,而且不喧、不香、不脆、不松散。

  去年夏天,我趁自家煮馓子之机,曾特意留心观察过寺庄镇赵家山村乡间名厨赵纪萍师傅煮馓子的详细过程。

  煮馓子,是一件费时费工费神也费钱的事情。“炼四两生铁,生一次炉。”哪怕你只炸一斤面的馓子,都得具备条件按程序来做。根据赵师傅的吩咐,首先,生两个炉子,碳旺火,温火各一个;细罗一面、细玉米面若干斤做垫面、高粱秸梢尺半长两支、白色干净布二尺见方三、四块,还得准备充足的食油,“一油二面”即一斤食油可煮二斤面馓子。

  赵师傅先用面盆盛白面精粉兑冷水,用劲和面揉成面团,反复揉好放在盆里饧几分钟,罗细玉茭面做衬面入簸箕中,把揉光滑饧后的面团放入簸箕中再去饧,待饧到一定程度取出,切成若干长块,放入另一个簸箕内,垫上衬面用白湿布捂严第三次去饧,二十分钟后,把面块取出来搓、剂、拉,逐渐由粗面条搓成筷子粗细条状边扯边盘入簸箕成圆形,盘一层罗一层薄薄的衬面,直至把10斤面团全部盘入两个簸箕中,再用白湿布盖严;这时赵师傅打开自己带来的编织袋,取出一把煮馓子的专用长铁镊子放在炉台上、专用平底铁铛一个坐在旺火上,倒入食用油。铁铛有两耳便于提拿,直径约四十厘米、深约九厘米。首次倒油二斤多,待油烧滚后就开始抻面煮馓子了,边炸边填油。

  赵师傅做馓子动作麻利,只见她揭起白湿布,把簸箕内盘着的细面条缠绕在左手指上,右手指扯开面条,紧接着拿两支秸梢抻开面条入油铛,稍炸后两支秸梢上的面条迅速交叉折叠,馓子成形,再煮半分钟抽秸梢,微黄色馓子就飘浮在了油面上,像一把玲珑的折扇,又像一片散发着淡淡香味的花瓣在铛中浮现。热油香浓,煮出浓浓的味道。这时,赵师傅让妻子赶紧用镊子夹出来。这样,一个馓子就煮成了。

  馓子煮到最后须做贯钱状的馓子,有几摞馓子煮几个贯钱,放在馓子最上面。寓意人们向往生活富裕,家庭幸福美满的愿望和祈求。

  馓子煮完后,把簸箕内、面案板上的所有玉茭面(衬面)用滚水烫后和成面团,做成凸形或长方形面块状,再用刀切成片,放入油铛炸至金黄色捞出沥干,这就是所谓的“馓子麻糖”;刚煮熟的馓子发软,须放在高粱秸梢缀成的盖子上晾凉,一层层叠加起来,像两三座嫩黄色的塔,放在阴凉干净处以备办喜事时用。煮馓子至少得两个人,一个师傅再配上一个干活麻利有眼力的帮手才行。看似简单快乐的事情,其实却不轻松。

  “馓子”确实好吃,香酥爽口,冷脆热软,易于消化,老幼皆宜。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被列为珍品,盛唐时期成为官方宴席上不可或缺的名贵细点。宋代诗人苏东坡对做“馓子”在一首《寒具》诗里进行了详细描绘:纤手搓来玉数寻,碧油轻蘸嫩黄深。夜来春睡浓于酒,压褊佳人缠臂金。

  “馓子”是一种精致高贵食品,须技精、面精、油好、火好、有耐心,才能煮出形如蝴蝶又似折扇,密如栅栏、条丝细而均匀、色泽淡黄、焦脆香酥,入口即碎的精品。

  办喜事时,“馓子”敬献灶家老爷(即神农)、诸位菩萨神灵及祖宗后,凡来贺喜的亲戚依长幼有别,分别赠六、八、十二个不等;邻居有远近之分每家送两至四个不等;每个馓子配麻糖一个。以感谢亲戚邻里的支持和帮助。

  无论时代怎样变迁,这种有着美好寓意的特色食品,定会一代代传承下去。

本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