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走进高平 >> 历史人文

高平市:感悟医保初心 践行医改使命

来源:学习强国 发布时间:2021-10-27 【字体:

  从建党初期提出为劳动者争取保险权益,到建立覆盖全民的医保制度,再到全面建成新时代中国特色医疗保障体系,我国构建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医疗保障体系,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近日,晋城市医保局梳理了高平市以米山镇为代表的合作医疗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以此向国庆献礼,祝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

  高平是全国农村合作的医疗发祥地。早在1955年,在农村实行合作化的背景下,当时的高平县米山乡成立了米山联合保健站,这是全国第一个农村医疗保健机构,也是全国第一个农村合作医疗组织。

  米山乡联合保健站创始人毕维忠

  1960年米山保健站获得国务院奖状

  高平市以米山镇为代表的合作医疗制度经历了雏形—发展—全面深化改革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雏形初现,体现合作医疗制度理念

  1955年米山乡联合保健站原址

  随着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民群众对卫生保健的要求也日益紧迫。

  为适应这一迫切要求,1953年,当时的米山乡三家私人药铺和8个民间医生自愿组合,创办了全县第一个联合诊所,实行互济保健制度。

  1955年5月1日,开始探索“医社结合”的医疗保障道路,创办了全国第一个农村保健医疗组织—米山乡联合保健站,开启了中国农村合作医疗之路。(即:每个社员每年只出五角保健费,便可享受保健服务。孤寡因公致伤残者和特殊贫困户就诊,医疗费一律从公益金中支付。)

  1957年米山乡联合保健站迁至狮子口

  这时的合作医疗,就是建立在农民自愿基础上,依靠集体经济建立起来的互助互济的医疗保障制度和赤脚医生制度。群众出一少部分钱,集体拿一大部分钱共同集资所办的医疗模式。米山乡联合保健制度这一新生事物便是当时合作医疗的雏形,完整体现了合作医疗互救互济的核心理念。

  1956年3月15日,山西日报头版社论评价为“提供了新的方向,树立了榜样,值得全省各地学习,并且应该大力推广。”

  20世纪60年代,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周恩来总理重视、倡导下,这一模式在全国农村得到普遍推广建立,成为农民(社员)群众的集体福利事业,为缓解农村缺医少药的矛盾、解决广大农民无处看病、看不起病的难题,发挥了历史性的重要作用。

  第二阶段:深入探索,扩展合作医疗方式方法

  从1958年到1968年,米山保健站继续实行和不断完善联合医疗制度。1960年6月,受到了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亲自授予的先进单位奖状、全国文教群英会授予的保健站“先进单位”光荣称号。1969年春,米山公社各生产大队,队队办起了合作医疗。在巩固队办合作医疗方面,米山中心卫生院起了重要的作用。在实践中,他们着重解决了当时关乎合作医疗建立、巩固以及群众关注的问题。

  一是适应形势发展要求,扩大医生骨干队伍。通过开展集体培训实现医疗卫生普及,采取以师带徒的方式,为村办卫生所培训赤脚医生、接生员、卫生员共151人,真正提高了他们的医疗水平。

  二是依靠人民群众,解决经费和药品不足。帮助生产大队开展“三土四自一新”活动。(即:土医、土药、土方上马,中草药自采、自种、自制、自用创业,一新是新医疗法开路。)在缓解经费不足方面,坚持“预防为主”,普及推广新医疗法,在防病和治病中,大搞群防群治办法,不少大队群众和干部能够自己动手用针灸治病,既省医省药,疗效又高。

  在解决药源方面,使用的药品,以自种、自采、自制为主。当时全社共种药材75亩,收入18700元,自采药材折合3000元,办起了社、队制药厂、室,生产医药器械和药品。同时还将部分剩余药材卖出,换回自己所需药品,扩大了资金的积累。全社21个生产大队中,有7个大队合作医疗实行了免费,14个大队实行了半免费,合作医疗逐步形成高潮。1972年4月24日《健康报》和1973年4月29日《人民日报》都发表了调查报告,介绍了米山公社队办合作医疗的经验,并肯定了米山中心卫生院在队办合作医疗中的重要作用。

  当时的米山公社医院革委会依靠群众的力量和智慧,坚持了防病为主,新医疗法为辅。药品自种自采,自制为主的办法,既解决了药品不足的问题,又减轻了群众的经济负担,不断巩固合作医疗制度。现如今,我们通过带量采购、按病种付费等多种方式降低了医疗耗材、药品成本,合理控制病种限额,切实为参保群众提供更为合理的药品和器械检查治疗,持续不断改进和变革发展过程中“缺医少药”的突出矛盾。不论何时,我们都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第三阶段:三医联动,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米山大部分村的合作医疗进入低潮,2003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2016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机构和制度进行整合,建立了城乡统一的医疗保障制度。高平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县乡一体化改革,按照“城乡一体、三医联动”的思路,高平市成立医疗集团,由高平市人民医院和16个分院组成,实行“六统一”管理。

  新农合窗口

  为支持县乡一体化改革顺利推进,在山西省、晋城市各部门领导支持指导下,高平推陈出新,按照“总额预算、打包支付,结余留用、超支合理分担”总体思路,出台了打包付费支付办法。分院医保资金由集团分配,树立了医疗集团管理权威;医保基金打包付费、预付费用,确保了集团化运行资金支撑;医保基金节余留用、绩效奖励,调动了集团、医院、医生参与医改工作热情;医保分担合理超支,拓展了医疗集团医疗项目;医保基金打包付费,促进了“医保+集团”双重监管。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这就标志着中国医保改革发展进入了新的改革发展时期,即全面建成中国特色医疗保障体系,推进中国医保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这是中国医保制度演进发展的更高层级,也是中国医保制度走向更加公平、更加可靠、更加完善、更加成熟的时期,也是任务更艰巨复杂的时期。2018年医疗保障局应运而生,2019年3月18日,高平市医疗保障局正式挂牌成立。

  医保局统合医保基金管理,改变此前的基金碎片化、职权分散化特征,使医保基金成为有力的、基于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者。同时医保局作为医保的管理部门发挥着更大作用,平衡、协调改革带来的对既有利益的冲击,并成为改革的关键撬动者。

  高平人民首创的农村合作医疗模式开启了农村合作医疗的壮丽篇章,为中国医保事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对我们今天的医保人来说,既是丰厚的物质基础,更是宝贵的精神财富,给予我们许多弥足珍贵的教益和启示。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要继续加大医保改革力度,常态化制度化开展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深化医保基金监管制度改革,守好人民群众的“保命钱”“救命钱”。

  谋群众健康之利、解医疗保障之难,是我们不变的初心。如今医保人又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让我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守正创新、践行使命,勇当医保长征路上的“奔跑者”“追梦人”,为不断增强全市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满足全市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和健康福祉需要而努力奋斗。

本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