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走进高平 >> 历史人文

高平鹿宿石窟:“平洛古道” 播撒的繁华

来源:山西晚报 发布时间:2025-01-07 【字体:

2025年1月6日《山西晚报》16版

  【古建档案】

  古建:鹿宿(石堂沟)石窟

  地址:高平市寺庄镇石堂沟村丹朱岭西麓沟谷中

  级别: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认领认养电话:0356—3038900

  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年),历时一年有余,孝文帝在南北朝时期发动的由平城(现大同)迁都洛阳的行动宣告完成。

  北魏王朝拓跋氏以盛乐(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土城子)为据点的代国时期以来,有条古道是与汉族王朝的曹魏和西晋王朝间的往来交通要道,迁都平城以后,这条古道也是皇帝南下的必经之路。

通往鹿宿石窟的古道

  这条名为“平洛古道”的官道,从平城至洛阳,包括晋城在内的晋东南地区,恰巧位居古道的关键节点。尤为重要的是,这条古道的两端,分别是中国古代两座石窟寺的开凿中心——云冈、龙门。

  孝文帝迁洛后,北魏王宫贵族夏居平城、冬居洛阳,平洛古道交流往来日益频繁,无形中对晋东南佛教石窟的开凿起到重要的促进和影响。

高平市政府所立“鹿宿石堂沟石窟”文物保护碑

  有数据显示,山西境内的石窟寺及摩崖造像有481处,而晋东南地区是石窟寺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仅晋城的高平市境内就拥有羊头山石窟、石堂会石窟、高庙山石窟、釜山石窟、丹朱岭石窟等形成规模的石窟。

  位于高平市丹朱岭西麓沟谷与半山腰中的鹿宿石堂沟石窟,是晋东南地区重要的石窟之一。

  “鹿宿”的传说

  年终岁尾,山西晚报记者由晋城市区出发,在高平市与当地文化学者王永忠、文物爱好者李超杰会合后,一同驱车前往鹿宿村。

  鹿宿村位于高平市寺庄镇西北部,由鹿宿、渠沟、上石堂沟、下石堂沟、窑头、桥头6个自然村组成。

  鹿宿村东、西、北三面环山,中南部为河谷地带,地势较为平缓,境域内有丹朱岭、琉璃顶、发鸠山及高平市最大河流—丹河。

鹿宿村

  东西走向的丹朱岭,海拔1131米,是发鸠山东面的一座主峰,与长治市长子县接界,是长治市与晋城市的界山,也是长治盆地和晋城盆地天然的分界。

  丹朱岭南麓是沁河最大支流丹河的发源地。这条季节性河流,沿太焦铁路西向南而下,由北向南贯穿全市,之后进入泽州县出太行山进入河南,最后并入黄河,全长124.5公里,高平境内流域面积达到760平方千米。

通往鹿宿石窟的山路

  发鸠山属太行山系,呈东西走向,海拔1216米,山势挺拔,蜿蜒起伏,为高平、沁水、长子三县(市)界山,山南归高平市,山西南为归沁水、山北属长子县。鹿宿石堂沟石窟坐落在高平市西北20公里处发鸠山南坡。

  鹿宿石堂沟石窟处于上石堂沟自然村。据传,因山上凿有石室,内雕佛像,村子处于沟谷,与石室结合起来,故名“石堂沟”。村子分上下两片,上片又名“上石堂沟”,下片为“下石堂沟”。

  在上石堂沟自然村,山西晚报记者遇到了村民老赵。“顺着村边的小路一直往前走,就看到一块文物保护碑,然后从旁边上山,就找到石窟了!”在他的指点下,很快就找到了高平市政府所立的重点文物单位“鹿宿石堂沟石窟”碑。

鹿宿村

  说起“鹿宿”村名的由来,在当地流传着不同版本的民间故事:

  高平是炎帝故里,羊头山为炎帝活动的主要区域,而丹朱岭与羊头山为同一山系,与炎帝相关的传说不绝于耳。

  炎帝的母亲名叫安登,在怀孕了一年零八个月后,诞下了炎帝。传说,幼小的炎帝被猛兽侵袭,性命攸关之际,被一只神鹰救到山顶。就在炎帝面临饥饿之时,一只母山鹿跑来,向其喂奶……由此得名“鹿宿”。

  另一段是相传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经过此地,看到一只熟睡的鹿,当即借景抒情,于是起名“鹿宿”。

通往鹿宿石窟的山路

  鹿宿石堂沟石窟共有6个洞窟,分散在半山腰及沟谷中,1号—4号窟位于狮头岭,5号、6号窟位于黑牦牛岭。

  2022年3月,山西省文物局下发《关于做好石刻文物及低级别文物资源调查工作的通知》。作为石刻文物相对较为集中的高平,在当年4月高平市文物局就着手对此进行摸底普查。调查期间,文物工作者将包括鹿宿石堂沟石窟群在内的石刻文物进行登记造册。如今,鹿宿石堂沟石窟群的1号—6号窟周围均设置了围栏设施。

鹿宿石窟—1号窟

  人物形态各异

  1号窟坐东朝西,位于相对独立的不规则岩体上。窟门开在壁面正中,门楣为尖楣圆栱式,楣面内正中雕刻束茎五叶忍冬。左右立门柱下方为双手上举、双腿蹲坐的夜叉。门柱左右各雕刻一身力士,力士头部微侧,面朝窟门。

鹿宿石窟—1号窟

  两位力士“长相不同”:左侧力士头梳圆形发髻,赤脚站于复瓣双层覆莲台上,双脚外撇,左腿直立,右腿弯曲,左手下垂,拄金刚杵,杵尖立于足面。细细端瞧,其面相方圆,面部棱角分明,眉呈倒“八”字形,眼角细长,怒目圆睁,嘴闭合,嘴角肌肉收缩,戴素面桃形项圈,腹部圆鼓。

鹿宿石窟—1号窟右力士

  右侧力士赤足立莲台上,其左臂肌肉发达,左手叉腰拄金刚杵,杵尖立于足面,其右手握拳,具桃形头光。这位头梳发髻的力士,虽然额头残损严重,但怒目圆睁,眼角细长,嘴角深陷,戴桃形项圈,项圈以竖弦纹分割,腹部扁平。力士足下有小圆座,双足平行向前,五指雕刻清晰,莲台置于狮背,狮子侧面形象,眉毛向上向内卷曲,小圆耳,张嘴露牙,獠牙外凸,四足弯曲而卧,身体雕刻略显粗糙。

鹿宿石窟—1号窟左立士

  1号窟雕刻工艺非常细腻,左、右力士颈部均有5条青筋凸起,栩栩如生。窟内不甚规整,遍布凿痕,地面凹凸不平,正壁雕有3尊坐佛像,佛结跏趺坐,肉髻低平,面部扁平,其余壁面和窟顶仅见凿痕。

鹿宿石窟—2号窟

  在1号窟不远处,就是坐北朝南的2号窟,同样位于相对独立的不规则岩体上。洞窟形制为平面呈方形,四面坡顶,四壁三龛,窟内四壁下方设低坛,前庭北壁为仿木结构样式。

鹿宿石窟—2号窟窟门

  窟门外左右各雕力士,破损严重,其中左侧力士仅见身体轮廓,头部破损;右侧力士头身残损,立于兽背之上。

鹿宿石窟—2号窟

鹿宿石窟—2号窟右力士

  2号洞窟内正壁及左、右壁正中上下并列三龛,四周各壁面及顶壁位置均雕满了佛像,为名副其实的“千佛窟”。洞窟前壁正中开窟门,窟门上方雕圆拱龛,龛内一佛二菩萨。

鹿宿石窟—2号窟

  3号窟与1号、2号窟相距较远,开凿在沟边断崖上,坐东朝西,洞窟形制为平面横长方形。窟内可见条条石花凿痕,四壁却未见开龛造像,或许是遭遇某种变故而未完成雕凿。窟门上方居中,雕刻着两株笔直的树,枝繁叶茂,树下一坐佛结跏趺坐于须弥座上。

鹿宿石窟—3号窟

鹿宿石窟—3号窟左立士

鹿宿石窟—3号窟窟门上方

鹿宿石窟—3号窟右力士

  窟门左右两侧各立一面目不清的力士外,由于头部缺失,双臂及手风化严重,手势、姿态不可辨,崖面布满黄色斑块,病害严重。

鹿宿石窟—3号窟

  顺着一条曲折小路,下到沟底。这是一条季节性河流,平日的流水,将河床中的石头冲刷得没了棱角。

  4号窟就坐落在沟谷的上端,窟门处于沟谷距地面近5米高的位置,洞口大体朝东北方向。窟门由3块长方形石板组成呈π形,石板上布满凿痕,两侧石板石花不均匀,凿痕也比较随意。

鹿宿石窟—4号窟窟门

  4号窟四面坡顶均雕着千佛像,窟内平面呈横长方形,正壁开深敞口龛,左上角存龛楣,右侧整体坍毁。地面雕二层佛坛,其上雕一佛二弟子四菩萨二力士。龛内正面雕五尊像,一佛二弟子二菩萨。窟顶为四面坡顶,中央凹陷,雕有圆形双层单瓣莲花,八瓣莲叶,呈椭圆形,瓣尖微圆。

鹿宿石窟—4号窟

  5号窟坐北朝南,洞口朝南,与6窟开凿在两块相连的崖体立面,崖体间有裂缝及碎石,两窟外壁不在同一个立面上,窟门朝向略有偏差,5号窟开凿于偏西的崖体上,6号窟外立面较5号窟向东北缩进,其岩体属于红略偏灰色的砂岩,质地较细。

鹿宿石窟—5号窟

  呈横长方形的5号窟主室,四壁三龛。窟门左右两侧雕力士和众供养僧、供养人像,窟门上方为浅浮雕。前庭左右两侧壁雕菩萨立像,左侧壁尚存部分造像,右侧壁已不存。右侧力士像前有一石块,根据凿痕,文物工作人员推测可能为前庭右壁,是盗毁后掉落的石块。推测得到证实,在窟门外左侧发现了有人为用机器切割的圆形盗凿痕迹,门框和力士均已不存。而窟门右侧所雕的力士像,面部风化不清,仅见嘴角及部分耳朵。

鹿宿石窟—5号窟窟门

  窟门上方有浅浮雕,由于被烟熏成黑色,图像模糊不清,似为释迦说法经变图。中央为释迦牟尼佛,结跏趺坐于莲台之上,两侧的众菩萨和众弟子像,上身风化严重,衣饰不可见,下身着裙,以阴刻线表现裙褶。

鹿宿石窟—5号窟千佛小龛

  长方形的窟内四壁三龛,正壁壁面正中开一尖楣圆拱龛,龛内雕一佛二菩萨,以坐佛圆拱龛尖楣为界,两侧整齐地排列千佛圆拱小龛。

鹿宿石窟—5号窟千佛小龛局部

  最上层为一排贯通壁面的千佛小龛,坐佛圆拱龛左侧下部已风化无像,左侧胁侍菩萨已风化不存,右侧胁侍菩萨残损严重。

鹿宿石窟—5号窟前壁千佛小龛局部

  左壁、右壁壁面正中均开一尖楣圆拱龛,龛内雕一佛二菩萨,龛外两侧壁面满雕千佛小龛。另外,前壁窟门左右两侧及四面坡顶的窟顶均整齐排列千佛小龛。

鹿宿石窟—5号窟千佛小龛

  6号窟开凿于崖体东侧,在距岩底1.4米处,开凿平面呈长方形的前庭,两侧壁呈直角三角形。除两力士头光以上及门楣磨光,其余壁面均布满凿痕。

鹿宿石窟—6号窟

  长方形前庭中央开长方形窟门,左、右两侧各雕力士,但头部均已残缺。窟门上方雕饰尖楣圆拱形,拱端为双龙头回首。楣面打磨光滑,两侧各残存1个莲瓣。两端龙头左侧保存完好,右侧残损,龙头头上有角,上下吻分别向上向下翻卷,獠牙相对,眼睛突出,下颌有须。

  6号窟内为三壁三龛窟,窟顶为叠涩顶。正壁中央开圆拱龛,龛内雕一尊坐佛,龛外侧各有一尊坐佛,风化剥落严重,坐佛及高台座呈层状风化。中央佛坐于高台之上,头部缺失,佛衣披覆双肩,右侧衣角搭过左臂,衣缘凸起,右手抚膝;左、右两侧佛头均失,佛衣似与中央佛相同。

鹿宿石窟—6号窟窟内坐佛

  左壁下部为双层佛坛,呈阶梯状,上层佛坛平面呈凹字形。中央雕圆拱龛,龛形制同正壁,龛内龛外上层均从上至下呈弧形。造像题材为一佛二菩萨二立佛,中央坐佛的头部及侧身站立的左菩萨头部均已缺失,而右菩萨已风化,仅可辨飘于体侧的帛带、裙角。左、右立佛头部均失,另外,右立佛上半身也已风化。

鹿宿石窟—6号窟左立士

  左壁于龛外右上角凿一尖楣圆拱龛,龛内雕一佛二弟子,坐佛头残损,着通肩佛衣,胸前衣纹呈圆弧状,大小相套纵向排列,座前衣纹繁复,坐于方台上,二弟子侧身侍立于台上。

  在龛外左侧龛柱上发现题记,左柱为“五明龙华侍佛”,龛外左侧为“佛弟子高令珍”,龛外右内侧“息口岁口口口”“孙苛苑宗叁火”。

  右壁的中央佛及右菩萨佛头已不复存在,左菩萨风化严重。左立佛头缺失,右立佛衣饰保存尚好。前壁无雕刻,左侧窟门上方有斜向裂隙。前壁两侧及窟门上方存有壁画,左右两侧绘两身坐姿菩萨和两立姿胁侍菩萨。

鹿宿石窟—6号窟右力士

  左侧壁面仅见中央及右胁侍菩萨。左侧中央菩萨结跏趺坐,头部向左偏,弧眉,大眼,圆鼻,小嘴,耳戴圆环,佩戴圆形项饰,身穿宽袍广袖衣,中衣搭肘,黄色黑边,左手执衣,右手执曲颈莲花;右胁侍菩萨偏向左侧站立,双手前举,仅见头部及面部轮廓。

  右侧壁面两身菩萨,中央菩萨,眉眼细长,圆脸,耳有圆形耳环,戴云头宝冠。左胁侍菩萨,头戴冠,八字眉,八字眼,圆形头光,右侧壁面中央菩萨宝冠上方还可辨6位供养人行列。

  6号窟崖体立面东侧还开4龛,面东崖体开两列3龛,面南的崖体开1龛。但前3龛所雕坐佛,仅存轮廓,均风化严重。面南崖体所开的佛龛仅存3造像和1根柱子的凸起岩块,风化严重。

  千余年石窟亟待保护

  2022年10月,山西省三晋文化研究会研究员刘勇发表文章,首次向外界介绍了鹿宿石窟,其中处于沟谷的3号窟至6号窟,是多年来首次为外界人士所发现。

  2023年,受高平市文物局之邀,山西云冈文物保护修复有限责任公司对鹿宿石窟石刻现状进行详细调查,最终出具《山西高平鹿宿石窟石刻调查报告》(以下简称《调查报告》)。

鹿宿石窟—5号窟右力士

  根据窟龛形制、造像题材及特点等,《调查报告》将鹿宿佛堂沟石窟分为两期:1号、2号、5号、6号石窟为第一期,第二期为3号、4号石窟。

鹿宿石窟—5号窟佛像风化严重

  同时,根据各期的特征,比照云冈石窟等有纪年可考的石窟造像,对各期的年代略作推论。《调查报告》认为:属于第一期的1号、2号、5号、6号石窟均有仿木构前庭、门楣装饰以及后室设低坛等,具有北魏中晚期特点。属于第二期的3号、4号石窟洞窟形制与造像布局具有唐代的特点。

鹿宿石窟风化受损的佛龛

  据介绍,鹿宿佛堂沟石窟所在山体散布油松,沟谷灌木生长旺盛。受当地地质环境影响,无适合开凿大型窟龛的山体,鹿宿村遗存的石窟均开凿在类似小山包的砂石岩体中,每一块小的岩体即为一个洞窟,规模较小。

鹿宿石窟风化受损的佛龛

  然而,由于山体岩质疏松,崖面布满黄色斑块,病害严重,遇水极易风化、剥落、坍塌,导致3号、4号窟部分洞窟造像雕刻或壁画题刻漫漶残毁。而其他洞窟窟壁出现较大裂缝,并时刻遭受风化的困扰。

鹿宿石窟周围景色

  目睹千余年历史的鹿宿石窟饱受人为破坏和自然风化的摧残,令人唏嘘不已!为此,当地文物部门呼吁社会各界有识之士,伸出温暖的双手,在文物部门牵头下,亟待解决鹿宿石窟群面临的风化难题,为改善和保护石窟的生存现状齐心协力,在采取相应保护措施、加紧对石窟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做好呵护低级别文物提档升级工作,破解石刻文物及低级别文物保护难题。

本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