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走进高平 >> 历史人文

走进古堡古村丨高平市邢村古建筑

来源:晋城文艺 发布时间:2025-02-17 【字体:

  高平市邢村的国宝建筑灿若星辰,上期视频我们讲到的石佛,创作于隋朝开皇年间,这是邢村最悠久的历史文物,接下来就是佛塔了,邢村的佛塔位于村北的一处高地上,周围围成了一片果园,佛塔并不高,只有4米多,为石砌五层密檐式佛塔,由于制作材料是当地常见的砂石,加之后人的疏于管理维护,风化得很厉害,塔身的棱角和塔中的佛像,眉目已经不甚清晰,考虑到它是唐朝开元十年的产物,历经1300多年的风雨,也很不容易了,毕竟他不像石佛,大多数时间是立在室内的。1300多年的风雨,毫无遮盖的打击、冲刷、剥蚀,有此样貌也难能可贵,我们庆幸,在种种社会动荡劫难面前,掌权的人终是放下了屠刀,绕它而去,这中间是源自佛教文化的深远影响。

  如今,这佛塔像是一个年逾古稀的老人,独行旷野,不知道还能够站立多少年。一般来说,有佛塔的地方周围就应该有寺院,这处唐塔旁边百米之内却不是寺院,而是一座炎帝庙。我禁不住猜想,这炎帝庙的位置,在隋唐时期也许就是一座寺院。唐武宗灭佛运动之后,全国的寺院大量损坏,然后在某一个时期里,被当地人重新建成了炎帝庙,真实的历史,会不会是这样呢?

  在高平现存的炎帝庙当中,邢村的这一座也算是比较古老的了,从大殿的风格可以看出,它创建于元代,四根石柱下粗上细,微微内倾,粗犷雄浑,石柱上面的大梁是整根的,十几米长,稳稳地挑起一片屋檐,它的斗拱虽不及宋金时期的大,但比至明清的斗拱还是大出了很多。大殿高台的条石上,雕刻有各种花纹,石器柱头上雕刻着几只猴子,依稀可见它们活泼灵动的样子。进入大殿,也可以看出它是典型的梁架式结构,两根大梁彩绘的图案依然清晰。解放后,这里曾经长期作为学校而存在,后来村里条件好了,搬走了学校,又对大殿的屋顶做了修缮。我们在殿内没有找到元代的碑刻,看到的几通石碑全是明朝的,因为办学的原因,它的东西厢房和山门已经全然改建了,看不出一丝当年的痕迹,只是这改建的部分全然坍塌,唯有元代的大殿,因其古老珍贵而遗世独存。

  村里的另一处元代建筑是二郎庙,在村子的东面,同为元代建筑,炎帝庙是省保单位,二郎庙只被评为市保单位,其中的区别应该在于二郎庙是经过大修的,看起来气象万千,有很多构件因为腐朽损坏都被替换了。二郎庙正殿是显灵行祠,东西耳房是祖师行宫,恊天大帝。据廊下的一块石碑记载,大元元统三年重修昭惠灵显王庙,说明庙宇的创建时间要更早些,另一块碑显示的则是乾隆三十四年的重修碑记。四根廊柱粗大,大门古朴厚重,门槛石和门枕石都有雕花。

  除了庙宇,村内还有不少传统民居大院,其中24号院的仪门保存完整,院内仍然有人居住,上百年的老家具,黑黢黢的颜色和楼板一样,带给人的是一份厚重感。石佛广场附近的一处院落,院门口的影壁砖雕精美,它不同于泽州很多大院的影壁,多数花纹是雕在中间的,它的砖雕花纹是集中在垂花门样式的上半部分,鸟兽花卉很是密集,我们分辨了半天也没能认出几种。在几个大院围拢的一片开阔地域,有一处水井,井口被盖住了,井台上的支撑石架,是专门为辘轳绞水使用的。村中还有几棵老树,都是几百年的树龄了,层次错落在房前屋后,遮蔽出好大一片树阴。

  在古代社会,有宅院有树木才是家园,再有了各式庙宇,有了精神的支撑,才称得上一个布局完整的村庄。就此来看,邢村在高平三甲这一带,都是繁荣富庶、首屈一指的大村,愿它在未来的日子里,也能人丁兴旺、熠熠生辉。(冰河)

本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