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高平面塑
面塑,色彩丰富,造型生动,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艺术。
关于面塑
中国的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是中国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部分,也是研究历史、考古、民俗、雕塑、美学不可忽视的实物资料。
南宋《东京梦华录》中对捏面人也有记载:“以油面糖蜜造如笑靥儿。”那时的面人都是能吃的,谓之为“果食”。
经过面塑艺人长期的摸索,如今面塑作品可以做到不霉、不裂、不变形、不褪色,色彩丰富、造型优美。
我国许多地区都有着面塑传统,捏制风格或古朴,或粗犷,或细致,或精巧。
山西向来面食花样繁多,山西面塑同样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面塑按使用功能可分为专用于收藏的面塑,和另一类可以食用的面塑。可食用的面塑又被人们称为“蒸花馍”,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等时日,人们都要捏制面塑以示庆祝。
就全省而言,山西面塑多以白面为原料,经过揉面、造型、笼蒸、点色而成。造形夸张、生动,用色明快、大方、风格粗犷、简练,富有雅拙的美感,有鲜明的民间和地方特色。
面塑与当地风俗人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面塑的形式、用途、色彩都与当地民俗活动、民俗风情紧密联系并不断发展变化。例如在山西南部的新绛县、襄汾县蒸制面塑讲究染色,面塑制品华丽别致;霍州一带的面塑不讲究修饰着彩,有着朴素雅致的特点;忻州、定襄等地的面塑,则以塑为主,着色为辅,色与面的本色相间。
面塑还有许多代表着人们对生活美好期盼、美好祝愿含义的造型,例如:“五子登科”“巧公巧母”“万事如意”等。
高平面塑
在高平,人们每到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等重大节日时,就会根据民俗礼仪运用面塑表达期盼、传递祝福等。在这里,丰富的民俗生活给面塑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高平面塑的内容极其丰富,春节有“枣山”和各种动物造型的“花馍”;元宵节有“花饦”;七月十五有“面羊”“谷祭”;婴儿满月有各种造型的“蒸饼”;给老人祝寿有“寿桃”;结婚大喜则有“龙”“凤”“葫芦”“石榴”“牡丹”等造型喜庆吉祥的面馍。其中,大型面塑制品“猪羊祭”“青狮白象”“状元祭 塔”颇具代表。
高平面塑鲜艳的色彩、吉祥的寓意、传统的手艺,让人感受到一种原生态艺术的强烈冲击。面塑的主要原料是发面,工具主要有剪刀、镊子、梳子、筷子、刀和模型。其在捏制时多数为高浮雕式,制作者用捏、贴、拼、剪、雕塑等手法,写意表现出诸如人、动物、植物、花果等面塑的特征与神态,突出耳、鼻、足、尾等部位,造型简练而传神。面塑既有实用与审美的功能,又可食用,是千年民间形成的面食制作工艺与造型艺术相结合的特殊创作,它循时应节,随风入俗,成为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
有时候,制作面塑需要二、三十斤面。一个大型的面塑上有戏剧人物,中有大型动物图案,周围要插上几十种甚至上百种花。面塑通体呈放射状,蒸好后,观看起来花蓬蓬,端起来颤悠悠、忽闪闪,光彩夺目,令人叹为观止。
小小的面塑,用浓烈或淡雅的民族色彩,融合了麦穗的香气,凝聚着家家户户喜怒哀乐的期盼,在檐下在灶边,把故事把生活诉诸于上。而后,在海海的人世间,在漫漫的烟火里,传递祝福、传递希望。
本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