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高平】中庙漫想
在高平的国保单位中,炎帝中庙是唯一与炎帝文化有关的庙宇,也是高平神农炎帝文化的一个缩影。炎帝中庙位于高平市神农镇中庙村,从村内的碑刻看,该村原名“下泰”,后来简写为“下台”,据说这个村名搞得很多领导不愿来。随着炎帝文化的发掘,炎帝中庙的重现天日,于是干脆改成了“中庙村”。有“中庙”,就有“上庙”和“下庙”,上庙也称高庙,建在羊头山顶,仅存遗址,近年复建了一座大型的单体悬山顶建筑;下庙建在高平市区,丹河市区段旧称“下庙河”即由此而来,可惜已改做工厂、家属楼,片瓦不存;只有中庙保存完整,尤以元构无梁殿跻身国保名列。
深秋的一天,我骑行旅游公路,信马由缰来到了中庙村边。中庙整修之后变成了什么样子?心机一动,我索性朝中庙行去。整修一新的中庙规模扩大了不少,前院新建了戏台和厢房,大门就设在前院的东南角。走进院门向北望去,正门建筑位于青石砌成的高台之上,山门面阔三间嵌于正中,两侧有新塑的门神,两根砂岩造凿就的石柱中,十多级台阶组成的踏道陡峭而上。最吸引人的是一对青石柱础,为明代遗物,略呈边长尺半的正方体,四角为狮头咬几腿,几腿内雕刻狮子滚绣球。雕工精湛、引人注目。山门两侧的耳房还有券门的痕迹,西侧门洞上镶有明天启年间的石刻匾额,楷书“炎帝中庙”四字。
走进正门没几步就是无梁殿,踏道内嵌于台基之内,这是元代建筑的时代特征。无梁殿是一座小型歇山顶建筑,四边的木柱粗大,侧脚、收分一如《营造法式》所载,古朴典雅、庄重稳健,满满的宋金遗风,更增强了梁柱结构的稳定性。柱头有柱枋,枋上有斗栱,斗栱之上却没有安置常见的梁架,而是用层层悬挑的斗拱搭建了一组八角藻井承托屋顶,人们把它叫做无梁殿,这也是高平古建中不多见的元代藻井造型之一,另一处则在定林寺天王殿。远在穴居时期,人类为了采光需要,往往在洞顶开凿一个小洞,洞口用树枝以抹角梁层层叠成,这种抹角叠木的做法就是藻井的雏形。随着时代发展,工匠发现了其中独到的美学价值,赋予它更丰富的文化内涵,“交木如井,画以藻文”,极尽精巧之能事,营造出了穹顶上的绝美艺术——藻井。除了装饰效果,藻井还蕴含了工匠对建筑防火的期盼。古代木结构建筑最怕火,防火是头等大事。井为蓄水之所,藻为水中之物,水能克火,在屋内装饰藻井,也有避免火灾的吉祥之意。藻井的使用有严格限制,往往只有最尊贵的建筑,比如佛寺和宫殿建筑中才能使用。唐代就明确规定:“非王宫之居不施重拱藻井。”宋代的建筑等级制度虽有所放宽,但也基本沿袭唐代,以后各代也都有限制。藻井多见于宫殿、寺庙、楼阁等重要建筑之上,建筑等级越高,越华丽复杂,可谓为中国建筑中最具想象力的一章。在国人看来,屋顶不只有遮蔽天空的作用,它还是“技艺载道,道艺合一”的舞台,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建筑观,打造出这独一无二的美丽构造。
无梁殿为什么要做藻井?抛开种种猜测和演绎,其实与它的构造布局紧密相关。正如“罗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炎帝中庙的创修过程也相当漫长,大殿台基束腰处一块祥云花草图案石刻题记显示“至正四年岁次甲申后二月二十五日记”,元至正四年为公元1344年,这应该就是修建炎帝中庙的时间,11年之后,即元至正乙未年,村民王德诚租工备料,在正殿西空隙地修两室,即炎帝太子及子孙殿,不久王德成病亡,其妻杜氏继承遗愿历尽艰苦,于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修成西殿,今无梁殿内《创修炎帝太子及子孙殿志》记载下了这件事。据此分析,太子殿原本是正殿西配殿,而无梁殿则是原来的舞厅也即戏台。为了方便正殿的神灵“看戏”,戏台特意垫高了台基,与正殿遥相呼应,戏台面阔一间(6.3米),进深一间(8.56米),比二郎庙金代戏台大了一圈,使用普通梁架有些头重脚轻且浪费材料,因此就别出心裁搭建了藻井,既可承重,又能衬托出屋顶的气势。
刻制《创修炎帝太子及子孙殿志》的青石质地细腻,历经数百年摩挲仍光洁无比,可倒映出人影,村民称之为透明碑。有人说无梁殿石木材料都来自外地,显然是不确切的。事实上,无梁殿的木材都是本地的粗木弯材,略加砍凿即可使用,这种青黑细腻的青石本地就出产,只是储量小、无大材罢了。无梁殿有趣的地方是四角的转角斗拱之上有木雕的小人,当地人说这是“四短人”。相传王德成身故后,有人劝杜氏不如停工罢建,留下钱财养老,杜氏不为所动,将四个短人示众,显示自己还愿的决心,告诫他人不要学短人。在传统语境中,“短”一般指人手段卑劣、心狠手辣,“短人”是道德败坏思想境界不高的人,也就是常说的坏人。传统建筑的大殿会有避雷装置,屋脊正中的宝顶引雷针下连四根铁链,屋顶两面坡站了四个人偶背着铁链,这就是传说中的“四短人”:韩信寿短,功高盖世但35岁被杀;庞涓智短,陷害师弟孙膑最终兵败自刎;周瑜气短,妒贤嫉能负气而死;罗成艺短,与秦琼换艺违背誓言马陷淤泥万箭穿心,以此告诫世人要德高身正。而无梁殿的“四短人”其实是古建中的“角神”。
《营造法式》没有给出角神的明确定义,却多次提到,如《营造法式卷四·大木作制度一·飞枊》载:“……别施由枊,长同角枊,广或加一份至二份。所坐枕上安角神,若宝藏神,或宝瓶。”梁思成则这样定义:“宝瓶是放在角由枊之上以支承大角梁的构件,有时刻作力士形象,称角神。”可见,角神是一个脚踩由昂、头顶角梁的“顶梁柱”,所以雕作力士形象最好,寓意“顶天立地”,雕做花瓶的形状更省工,寓意“四平八稳”。当然了,角神在构造中并不承重,主要是装饰效果,转角斗拱由于多了一根斜45°的角梁,上部就多出了一块空间,别看空间不大,这里位置高、视野开阔,上有屋檐遮风挡雨,下有拱、昂支撑,成为鸟雀筑巢的“理想地”。慢慢地,人们觉得房檐下边有个鸟窝实在是有碍观瞻,也影响佛门清修,于是用木雕或泥塑的角神占据了这个位置。角神在木构铺作层算是不起眼的构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由于位置特殊,不是每组斗拱都有;与所在斗拱其他构件结合度不高,经常堕落无存;位置偏上,且有时以短小木柱代替,所以容易被人忽略。
无梁殿因为跨度不大,用材扎实,冗余量较大,经受了时光的考验,而早于它11年的后殿则几次大修。明天启年间整体大修,整院更加完备,戏台南建了山门,两边有了砖券的入口,“炎帝中庙”的门匾就是这次整修设置的。到清代再次进行了大的修缮,也许是上党梆子已经成型的缘故,原来的戏台已经放不下戏班子,于是再度扩建了下院,修了大戏台,无梁殿则改做了献殿使用,如今更因墙壁上碑刻的缘故被呼做“太子殿”。元祖殿构架为清代遗留,三间悬山顶建筑,当心间石柱的青石柱础雕刻精美,几腿内为犀牛、麒麟、狮子等瑞兽造型,踏道两侧殿基石上浅浮雕刻着“莲花童子”“凤凰牡丹”“神仙故事”等图案,应是康熙年间重修的印记了。而下院戏台则是上世纪新建,上面不仅唱过忠义孝悌,也唱过革命建设的火热生活,唱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这里,建筑的跨度蕴含了历史的跨度,时代的发展也代表了文明的发展。
岁月最是无情,任凭土木砖石,终将归于尘土。那么,中庙又凭什么跨越七百年屹立不倒呢?我想,惟有对美好生活颠扑不破的信念吧。(申小锋)
本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