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红河长
1980年我在北诗中学读书时曾响应北诗人民公社的号召,在刘子由、李汝秋二位老师的带领下,担上箩头,扛上铁锹、镢和洋镐等工具去红河长山上挖树坑,植树造林。其实,那时我们的身体还很单薄,干不了多少活,但当时讲究的就是“到处红旗飘飘,山上一片沸腾”的热闹场面。我挖了几个坑确实记不得了,却有一件事情我却一直记忆犹新。在东面山坡上不知哪个村的基干民兵在挖坑时,挖出了一罐铜元,很快就被哄抢一空,我们这帮孩子也跑过去看热闹,但只看到一个空罐子。刘子由老师给我们讲,那儿可能是北诗午村贺百万的墓地,并且还讲述了当地财主的一些传说。我还记得劳动结束后和几个同学偷偷到山腰的寺庙中逛了一圈,当时给我的印象好像是正殿、山门都已坍塌,东西厢房好像有看山护林人员在里面临时居住,记得最清楚的是正殿的廊阶上晒着好多洋槐树豆角籽,这是一味中药,能卖钱,我还顺手抓了几把。
这是我第一次徒步这么远去山上劳动,尽管已经过去快四十年了,心中还时常惦记着山上的那座寺院,一直有一个愿望想去看看那儿到底是座什么庙,祀的哪路神仙,也好重温一下青少年时代的记忆。
丁酉年辛亥月癸亥日下午,这一愿望终于得以实现。老牛、叶子、草心儿、诗村人,我们一行四人在北墡村村委主任赵建国和赵春兴大叔的陪同下,故地重游,但和以前的感受已截然不同。以前我记得是从石河沟村沿山谷中的小道攀登而上,道路崎岖,小河潺潺,几户人家隐藏在沟中,上山时十分费力,而现在一条防火通道从北墡村盘旋到山顶,开车可达,虽省去了攀爬之苦,但这条防火通道的开通毁掉许多植被和松树,远远望去很像做过大手术后的人身上留下的一条长长的刀口痕迹。
赵大叔带我们来到上寺山门前,和我原来记忆中的样子完全不同了。寺院依山势而建,山门开在东南方,门前有宽敞的石砌平台,有六级砂石台阶通山门,门额“七佛寺”,一进院落,正殿的形制较为特殊,为民居双插花模式,中为三间正殿,东西各两间二层小楼,正殿前墙较偏殿前墙超前了好多,视觉上突出了主殿,主殿和偏殿均建在约六十公分的砂石台基上。东西各有三间厢房和两间凉棚,南殿为观音殿,西南风口有一小便门,我记得以前就是从此溜进去的。正殿内石供桌是此寺的精华所在,为明代遗物,尽管为砂岩雕刻,但龙、孔雀、狮子、童子、花卉等图案栩栩如生,并有明确的“明万历戊戌年”的题记,较为珍贵。
参观完寺院,我们登临山顶,真如“正平山”名字所表示的含义,顶部宽阔平坦,视野开阔,适合远眺,有十几亩地之广。北可遥望羊头山、近观大佛山,西可远眺巍巍七佛山,西南方为牛头山、龙顶山,东和翠屏山毗连,南为狭长的明西河谷地带,站在此山顶,东山后的地理地貌一览无余。南、北诗午村以正平山为屏障阻隔朔风,为其靠山。现在石河沟这个小自然村已不复存在。
红河长山东起南坪村,西至柏山村,南连牛头山,北接柏山村的东山山坡,呈南北走向。南北长约3公里,东西宽约2.5公里,面积7平方多公里,海拔1200多米。为原北诗乡、拥万乡和云泉乡的界山,此山的称谓多变,值得探究。
据清顺治版的《高平县志》记载,“谷远山,在县东北二十里,出红嘴鸦。”据1988年出版的《高平地名志》中记载,“红河长山,位于县城之东,云泉乡东部、拥万乡和北诗乡的北部,为云泉、拥万、北诗三乡的界山。又因山顶高大平缓,又名正平山。”此山山阳原有两座寺院,当地百姓俗称上寺、下寺,下寺已毁,仅有基址,上寺在北墡村村民赵春兴、靳存秀、赵招云、王小米等几位善士的倡议下,北诗镇政府鼎力相助,成立红河长旅游开发管理处,对其进行了修复。在修复过程中,北墡村的村民们发现正殿石献台束腰处嵌有一块约20x30公分的青石小碑,明确记载了石供台捐资人名字、“正平山”名字和“明万历戊戌年”的题记,由此可知“正平山”,由来已久。但在寺院内另外两块乾隆年间的碑记中则称此山为“正屏山”,篏在山门内门洞墙上的《重修七佛顶山门碑记》中记载,此古刹相传为附近村民祈雲祷雨之处,创建年代不祥,但有记载的一次修复是在明隆庆戊辰年,即公元1568年,可以肯定地说,此古建筑至少有450年的历史。其东为北诗国宝单位中坪二仙宫所在的翠屏山。正平(屏)山像一道屏风护佑着山南的南诗午、北诗午、北墡、石河沟、秦家庄等村,“平”和“屏”同音,皆指同一座山无疑。
关于“红河长”名字的来历传说是这样的。相传古代时这儿曾发过大洪水,冲走了房屋、庄稼、林木等所有东西,但当洪水过后,平地却隆起了一座大山,人们便将其称为红(洪)河长(zhang)山。也有当地一些村民认为应写作“红河掌”,“红河”指石河沟中的那条河,“掌”在当地土语中指河谷尽头的高坪。“掌”和“长”同音,便互换使用,但书写简便的"红河长"便占了优势。
民间还传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青年时候曾在此山放牛避难,但令人费解的是安徽凤阳出生的朱元璋怎么会千里迢迢来到高平北诗境内的一座山上放牛的,此说不足为信。
清代旧志中“谷远山”的记载一定也有故事可考。我省长治市管辖的沁源县,古代和高平一样同为冀州之域,春秋为晋国之地。战国前期先属韩,后属赵,秦时属上党郡。西汉置谷远县,王莽时期,反其意改“谷远”为“谷近”县。清顺治《高平县志》就称此山为“谷远山”,并说此山在高平仅次于“羊头山”。可见此山的名称一定有些来头。“羊头山”在1988年的地名志中还称其为“首阳山”。旧志记载,山上有石状如羊头,故百姓称之为“羊头山”,比起文绉绉的“首阳山”更顺口。沁源那儿也有一座羊头山,横亘于沁源县东北部,隔山相邻沁县、平遥,属太岳山脉。沁河东源紫红河发源于此山,河水四季不竭、水量充沛,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把这条河作为了沁河正源。《山海经》称羊头山为谒戾山。沁河东源紫红河发源于此山,河水四季不竭、水量充沛,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把这条河作为了沁河正源。难道北诗镇北部的“谷远山”和“羊头山”的名字都和沁源县有关吗?还真有这种可能。据《汉书地理志》记载,“羊头山世靡谷,沁水所出”。上党郡谷远县的羊头山,是沁水的发源地。汉代的谷远县,也就是今天的沁源县。地以“谷”名,也暗示出它与神农的瓜葛。《山海经北次二经》说:“谒戾之山 ,沁水出焉,南流注于河”。《水经沁水》曰:“沁水出上党涅县谒戾山。”涅县故治在今山西武乡县西北22.5公里处的故城镇。《元和郡县志》卷十七沁州绵上县云:“羊头山一名谒戾山,在县东北五十里,沁水所出。”明代朱载育的《羊头山新记》曰:“又按诸志,凡羊头山,以形命名,随处有之。在冀州之域者有三:其一即此山;其一在汾州西北十五里。见《一统志》;其一在古谷远县,沁水所出。见《汉书》及《水经注》。今沁源县绵山是也”。而现在山西的著名旅游胜地绵山即是古代的谒戾山,也叫羊头山,会不会“绵山”是“绵羊山”的简称呢?
其实地名的变化和政权的更迭以及行政区划的重新划分有很大关系,当时有些名称改了之后,一两代人还知道是怎么回事,而过上三、五百年,可能就被人们遗忘了,因为人的一辈子相对于时间历史长河来讲太短暂了。如羊头山下的“神农庙”,其实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高平地名志》中还清楚标明为“六名寺”,也称“中清化寺”,是佛教产物,而在前些年被改为“神农庙”,假如再过一百年,除少数典籍记载之外,还有多少人知道它原来的名称呢?
上党,是山西东南部的一个古地名,包括古潞、泽、辽、沁四州一带,北魏前,谷远、铜鞮二县属上党郡,当时的上党郡辖域相当于今和顺、榆社县以南,沁水流域以东的广大地区。北魏时期,这二县划入义宁郡,使北魏的上党郡失去了上党羊头山这一传统地名,出于对传统文化的怀念之情,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477499),长子县一带的乡民,在高平、长子、长治三县交界处有炎帝文化遗迹的山顶上以巨石雕刻了一只栩栩如生的绵羊。至此,上党郡就有了以石雕羊为标志的羊头山,“首阳山”的名字就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记忆。也有人将两名字结合起来写作“首羊山”。
有了羊头山,就得有与之相关联的“谷远”地名,因此,就将北诗北部红河长山更名为谷远山,这也不失为古代先民为打造神农炎帝故里的高明举措。(诗村人)
七佛寺正殿
上寺山门
红河长远眺
平缓宽阔的山顶
乾隆年间的碑记
明万历戊戌年题记
松林落日
本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