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走进高平 >> 长平文艺

云泉飞琼

来源:高平市大数据中心 发布时间:2024-03-29 【字体:

云泉飞琼

文/长平安琪

  七佛山下云泉村,云泉村里云泉庵,云泉庵住贤飞琼。古云泉,云泉飞琼生于斯,长于斯,参禅于斯,勉励于斯,其人其事在《柳崖外编》和《清稗类钞》均有记叙。

  清人徐昆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任阳城县教谕,《阳城县志》同治年版言其“著作颇富,尚存《柳崖外编》,多载邑中轶事”。其中卷一有《圆实》篇,载高平县云泉村之轶事,洋洋洒洒1600余字,所述故事发生的时间距离徐昆任职约有一百五十年之久,篇末写道是徐昆听来的一个故事,大抵是其任阳城教谕期间,在高平陵川一带游走听来的吧。

  民国初年由光绪年举人徐珂编辑的《清稗类钞》经商务印书馆初版印刷,《清稗类钞》广搜博采清人的文集、札记、笔记、说部等,终成一部关于整个清代掌故遗闻的汇编,时人赞其编辑严谨,可补正史不足,具有文献价值。其中情感类里有《飞琼悦文价堂》篇,记叙飞琼轶事。

  《圆实》与《飞琼悦文价堂》篇均叙云泉飞琼之事,情节虽大致相似,笔触却不甚相同。《圆实》篇重在告诫“心无旁骛,方得功成”之理;《飞琼悦文价堂》篇则大力赞颂飞琼“悉心劝勉,终得圆满”的贤德;故事大意如下:

  明朝末年,高平县云泉村一贫户女儿自幼体弱,其母便把她托付给云泉庵中的老尼来抚养,取法号为“圆实”,等圆实长大后,不仅玉貌仙风,且精通梵书。

  当时,陵川县有个叫文价堂的书生在云泉村读书,居住在云泉庵附近,执书诵读,晓暮不辍。

  一天,圆实听到书生的读书声,就以梵音相和,书生听到梵音,便循着声音到了庵里,只见一个小尼姑,在模仿自己读书,书生甚觉有趣,便向圆实搭话问其法名?答:道无形像,真一难图,变而分布,各自独居,故法名圆实。书生说:非也,圆者,天也!实者,阳也!我看你仙风玉貌,不如叫“飞琼”更好!于是圆实便请师父改其法名为“飞琼”。

  此后飞琼便和书生结为文字友,对诵小诗,唱和不绝,没过多久,书生便回了陵川。

  书生走后,有无赖觊觎飞琼美貌,欲花重金贿赂老尼使成人之美,飞琼不从,被老尼逐出了云泉庵。此时,正逢泽州地区大旱,民不聊生,飞琼本欲前往村中依靠母亲,奈何母亲过得更为艰辛,后来飞琼便搬去了村里的一座碧梧庵居住。

  其后,书生在太原读书,明崇祯己卯年(1639年)、壬午年(1642年)都没有考中,郁郁回乡,绕道云泉村去见飞琼,飞琼闭门未见,留话给书生:己卯榜发时,琼闻陵川中一人,谓必君也,而非君。迟之三年,壬午榜发,闻陵川中二人,必有君也,而又非君,请君速去,不成名,勿再相见。

  书生羞愧不已,回家后勤勉读书。顺治乙酉年(1645年),书生拔于庠,丙戌年(1646年)便继续外出学习,再次路过云泉,飞琼仍闭门不出。其在纸上画一圆光托人转交给书生,告诫书生所画圆光为菩提心境,若勤奋读书,圆光明如白鉴,若是懈怠,则暗如黑铁。

  此后,书生读书便将圆光悬挂在案桌前,闭户不出,悉心诵书,日复一日,端视圆光,澄澈可鉴,庚寅年(1650年)获隽,文生感叹说:是飞琼在点化我呀!其后仍不懈怠,应京兆试,辛卯年(1651年)联捷,被朝廷授以官职。

  待书生回乡省亲,进得厢房,却见飞琼正端坐在内,书生欣喜,原来书生母亲已将飞琼婚聘家中,文书又叩问圆光缘故,飞琼说:“人心如鉴,静则明,染欲则昏矣。”

  柳崖子诗《圆实》云:一片梵音出远寮,丘尼何事若相招。晦明请验菩提镜,功到能教障翳消。

  “行百里者半九十”,此谓功成之艰。前有乐羊子妻断机杼,后有云泉飞琼绘圆光,两位女子同告诫“夫子积学,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则学废半途”之至理,得以贤德流传。

  顷去来今,飞琼安在哉?探梵音圆光之事,掩于柳崖半卷。

  时过境迁,我辈今来也!寻云泉碧梧之垣,散于十八圪台。

  荒址横眠悟佛性,残垣高卧忧邑人。庵门回首,若遇飞琼,便问云泉碧梧何处。叹今梵音希声,云泉慧语远,碧梧禅音消!

  注:古云泉古已有之,今云泉村由十八个自然村组成。

本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