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走进高平 >> 长平文艺

高平·非遗有看头丨武氏正骨:百年医道 一脉“承”谋

来源:高平市大数据中心 发布时间:2025-10-13 【字体:

  在山西省东南部的高平市,一项起源于清末民初的正骨技艺——武氏正骨疗法,历经百年传承与创新,已成为中华骨伤科医学宝库中的瑰宝。2011年,武氏正骨疗法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其“一次整复,多次矫正,持续牵引,定期调整”的独特疗法,延续着中华医学的千年智慧。这项独特的传统医药技艺,起源于一个放羊娃的奇遇,发展于一家人的坚守,创新于四代人的传承,成为中医正骨领域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武氏正骨的起源颇具传奇色彩。奠基人武根定(1886—1957)出自高平市马村镇一个贫苦家庭,不满10岁就开始为地主放羊谋生。马村与沁水县交界,沁水地广人稀、山高林密,本地放羊人一到夏天,就会三五合伙,赶着羊群到沁水大山中放牧。武根定12岁时,赶着羊群来到了沁水县熊耳山放羊,此地灵山秀水,早在魏晋时就建有白云寺,为一方名刹,香火鼎盛,僧人众多。传统寺庙多位于偏远山林中,僧人遭遇风霜雨雪极易生病受伤。一些僧人在参禅的同时也修习医术,在山中采药炮制,为僧人治病疗伤。受“慈悲济世”的理念影响,僧人还需为到访的香客、周边村民提供基础医疗帮助,这种“服务需求”促使僧人主动学习一些医术。寺中的海魁法师不仅精通医术,还练就了一手正骨的技法。放羊人常年在山地、坡地活动,不仅自身易因滑倒、磕碰导致手腕、脚踝、肩关节损伤,羊群也可能出现肢体扭伤、骨折,需及时处理减少损失。海魁禅师为人宽厚仁慈、无分别心,不仅给附近村民义务看病,就连贫苦放羊人抱来的骨折、脱臼的羊也一样对待,精心治疗,还不收诊费。武根定看在眼里,决心学会这一手法,这样不管走到哪里,都能及时救治受伤的羊。海魁禅师见他忠厚老实,就把“唾骨正骨法”传授了给他。

  海魁法师传授技艺时告诫武根定:要造福乡亲,切记“医者德为重”。这一训诫成为武氏正骨百年传承的立身之本。学成后,武根定开始走乡串户为百姓接骨,以良好的疗效赢得了声誉,乡亲们称其正骨法为“武氏正骨”。1945年高平解放后,武根定被聘为“高平县三区医生研究所”成员,为其正骨技艺提供了更广阔的施展空间。

  1957年,武根定去世,他的儿子武承谋继承祖传技艺,开启了武氏正骨的新发展阶段。1969年6月,武承谋在马村镇掌握村创立了“马村镇掌握村卫生所骨科”,开始了武氏正骨从乡村游医向固定诊疗的转变。1993年3月更名为“高平市武氏正骨医院”;1994年7月,第三代传人武天宝在高平市内开设“高平市武氏正骨医院友谊街分院”;2000年12月,医院更名为“高平市武承谋骨伤专科医院”。

  至此,武氏正骨完成了从乡村到城市、从游医到正规医疗机构的转变。武氏正骨的发展历程见证了中国传统医药从民间走向正规化的过程。如今,高平市武承谋骨伤专科医院已有医务人员51名,床位40张,固定资产300余万元,年门诊骨伤患者1万人次,住院4万余人次,成为当地重要的医疗力量。口口相传的口碑,技艺高超的正骨术也吸引了更多的患者,不仅是高平市,晋城市的沁水县、阳城县、泽州县,长治市的襄垣县、黎城县等地的患者都慕名而来。

  武氏正骨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和不断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正骨技术和学术专长。武氏正骨总纲为“一次整复,多次矫正,持续牵引,定期调整”。其特色为“手法整复,牵引加小夹板固定为主;内服三期中药为辅;以推拿按摩舒筋手法恢复后期功能善后”。武氏的正骨手法心诀尤为精妙:“摸之心要准,按之手如戥,拽之力要当,捏之手要稳,转之松(灵)巧,合之功要真。”根据骨伤患者的具体情况,武氏正骨采用的正骨整复手法有“问号法”“提拉法”“颈膝牵引法”“坐位牵引法”及“双拇指按压法”等。武承谋还研制了内服中药“武氏接骨方”,外用膏药“消肿止痛膏”“活血接骨膏”和“金骨消痛贴”,采取内调外治的方法为患者治疗。

  武氏正骨至今已传承四代,每一代传人都为这一技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武承谋作为第二代传人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从12岁开始学习武氏正骨内功和唾骨法,15岁出师行医,20岁便深得武氏正骨术之精要。他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总结出治疗髋关节脱位的盘腿牵引整复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的对坐位牵引法、治疗腰椎骨折的双拇指按压法和治疗锁骨骨折的平卧位腋下牵引法等多种专门手法。

  武氏正骨第三代传人武天宝12岁起便随父亲练习武氏正骨内功,1979年从山西医科大学毕业后,在医疗实践中将祖传武氏正骨手法与现代医学相融合,使“武氏正骨疗法”逐渐升华为系统理论。他将“武氏正骨疗法”的总纲总结为:一次整复,多次矫正,持续牵引,定期调整。也形成了“摸之心要准,按之手如戥,拽之力要当,捏之手要稳,转之宜灵巧,合之功要真”的武氏正骨六字诀。

  中西医骨科治疗各有千秋,中医对闭合性的骨科和手术术后恢复有特殊疗效,无论是对患者的耐受力还是费用都有明显的优势,但是西医针对开放式骨科的手术治疗更加科学系统。武文杰作为武氏正骨的第四代传承人,毕业于长治医学院,现在已成为武氏正骨的掌门人。他以自己系统学习的优势,积极探索中西医治疗骨伤的最佳结合点。

  “行医行善,济世救人”是医者美德、医者仁心,也是武氏正骨的祖训。武家正骨几代传人行医的准则是“一好三少”,即治好患者,让患者少受痛苦,少费时间,少花钱。武承谋反复教育后人:“医德是一个医生不可缺少的内容。德是道德、品德,医者没有德哪有仁,只有仁心才能济世。”他认为,“欲精医术,先端心术”,讲的就是医德的重要性。武氏正骨还独具特色地提出了“话疗”概念,即通过说话,和患者交朋友,不仅关心患者的身体还要体恤患者的心理。这种“无药处方”也是医术与医德融会贯通后形成的妙方。

  2023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中,高平市武承谋骨伤专科医院作为武氏正骨疗法的保护单位评估合格,标志着其保护工作得到了官方认可。如今,武氏正法的传承方式也从传统的家族传承转向更加开放的传承模式。经过精心挑选和培养,几个弟子已经基本上掌握了武氏正骨疗法的手法和特点。武天宝表示:“我还将在保护传承和发展武氏正骨疗法这方面下功夫,力求为中医药事业的振兴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武氏正骨,这个来自民间的百年医学瑰宝,成为传统医药从民间走向现代、从家族传承走向社会共享的生动典范。在新时代,不断焕发出治病疗伤的新的生机。

  时代发展,四季更迭,变的是故事的主角,不变的是人们对医者仁心的致敬。(中共高平市委党校)

本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