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专栏 >> “十四五”规划 >> 规划计划

高平市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行动方案政策解读

来源:高平市发展和改革局 发布时间:2024-08-01 【字体: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晋城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相关文件精神,提升我市城镇化建设发展质量,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构建以“一轴一带一廊”为牵引,两翼协同、三区联动的城乡融合“五大布局”,奋力推动高平新型城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

  二、工作目标

  到2025年,城镇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基本达到或超过国家平均水平。到2027年,高平市具有特色、富有活力、宜居宜业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县域城镇化水平明显提升,奋力冲刺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

  三、重点任务

  (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县域发展新支撑

  1.完善城乡空间格局。加快构建以“一轴一带一廊”为牵引,两翼协同、三区联动的县域内城乡融合“五大布局”,持续推动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公共服务向乡村覆盖、资源要素向乡村流动。

  2.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到2025年,基本完成全市县城供水、供气、供热老旧管网改造。到2027年,全市新建改造道路工程18.66公里,建成区道路网密度达到8公里/平方公里以上,全市公共供水普及率达99%,漏损率控制在9%以内。

  3.完善交通运输体系。到2025年,交通网络向乡村进一步拓展,形成东西南北中5个高速口、三纵三横的交通网。到2027年,交通运输服务支撑城乡融合发展作用进一步彰显。

  4.推进城市更新升级。2024年,完成28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逐步完成老旧电力设备升级改造。到2027年,城市安全状况明显改善,城市更新取得明显成效。

  5.推进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到2025年,完成市政基础设施安全普查,明确重点监测区域、环节和对象。到2027年,实现城市生命线数字化监测。

  6.加快建设智慧城市。到2025年,健全县域数据共享机制,信息化、智能化应用水平进一步提升。到2027年,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建设趋于完善,与国家、省、晋城市平台实现互联互通,“一网统管”工作体系初步建立。

  (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县域发展新优势

  7.持续壮大特色农业产业。到2025年,黄梨种植面积在5万亩以上、红薯种植面积稳定在5万亩以上、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3万亩以上。到2027年,五条特色产业全产业链成型成势,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基本达到全国水平。

  8.加快制造业振兴升级。到2025年,“五个园中园”产业链基本成型,吸引配套企业入驻取得新进展。到2027年,五条产业全产业链成型成势,新兴产业不断升级壮大。

  9.大力发展文旅康养产业。到2025年,四大精品片区、十大片区基本成型。到2027年,力争打造高水平文旅康养集聚区。

  10.推进产业平台功能提升。到2025年,开发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到2027年,开发区主导产业产值占平台总产值比重超过50%,海峡两岸同胞神农炎帝故里民间交流系列活动影响力持续扩大。

  11.持续释放消费潜力。到2025年,重点打造特色商业街区。到2027年,深入实施基础提升、景区提级、服务提标、品牌提质“四大行动”,拓展文旅消费新场景、新模式。

  12.构建完善物流交通体系。到2025年,基本实现乡有物流站点、村有快递服务,实现乡村e镇功能提升。到2027年,初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城乡寄递物流体系和冷链物流网络。

  (三)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创造县域发展新环境

  13.优化教育资源供给。到2025年,形成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多样特色化的发展格局,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显著提高。到2027年,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保持在97%以上。

  14.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到2025年,“三所医院”稳步推进,市医疗集团高质量发展,基层医疗水平有效提升。

  15.完善养老托育服务。到2025年,公办养老机构更加健全,乡镇敬老院护理能力明显提升,村(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到2027年,养老服务能力有效提升,公办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55%以上。

  16.加强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到2025年,补齐全民健身设施短板,加快建设群艺馆、美术馆等场所。到2027年,图书馆、文化馆设施设备配套齐全,公共文化服务更加丰富、服务质量显著提升。

  17.发展社会福利事业。进一步做好各类特殊困难儿童群体关爱服务工作。完善残疾人康复服务保障制度和服务体系,落实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

  18.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做好困难居民医疗救助工作,健全住房保障方式。到2027年,累计发放租赁补贴200余户。

  (四)加强文化传承和生态保护,彰显县域发展新形象

  19.打造高品质宜居城市。推动交通网络向乡村拓展、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公共服务向乡村覆盖、要素保障向乡村流动。合理引导城市空间,形成疏密有致、高低错落、围合适宜的空间环境。

  20.打造蓝绿生态空间。形成城乡一体蓝绿生态网络,打造以“一轴一带一廊双百园”为构架的生态空间。到2025年,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3平方米以上。

  21.提升公共空间环境品质。对公共空间进行更新改造,完善配套设施,在老城区实施城市“微更新”。到2027年,城镇环境品质和居民幸福指数得到显著提升。

  22.提升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水平。到2025年,公有产权历史建筑空置率不超10%;到2027年,法定保护规划全面编制完成。

  23.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到2025年,市乡村公路公共充电设施实现全覆盖;绿色建筑占城镇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100%,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城镇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30%。到2027年,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城镇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34%。

  24.提高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到2025年,应建尽建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行政村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四分法”。到2027年,生活垃圾焚烧能力占比达到65%以上。

  25.增强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到2025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25%;再生水利用率达到30%以上,争创国家级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示范县。到2027年,再生水利用率达到40%以上,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尾水水质进一步提升。

  (五)提高辐射带动能力,实现县域发展新跨越

  26.推动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到2025年,实现乡镇全部通三级及以上公路;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比例达到45%以上,农村供水水质总体水平基本达到城市供水水质水平。

  27.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实施“县管校聘”,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市人民医院力争达到三级医院设施条件和服务能力。推进村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建设,构建全方位的基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28.推进城乡文旅融合全链条发展。到2025年,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环线道路以及连接沿线旅游景区、重点村的支线道路全部建成,沿线配套服务设施基本健全、旅游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29.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从现在开始到2027年,每年打造1个精品片区、5个精品示范村和60个提档升级村。到2027年,小城镇普遍建成服务“三农”的区域中心。

  (六)激活发展内生动力,开拓县域发展新机制

  30.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配套政策。推动在城镇稳定就业居住的农业转移人口愿落尽落,推动户口迁移“一站式”办理,提高非户籍人口在常住地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鼓励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参与社区治理和服务,全面融入县城。

  31.建立多元可持续投融资体系。积极谋划储备一批县城城镇化建设项目。

  32.推动融资平台转型。引导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方式开展合作。激活社会投资,降低民间投资重点领域准入门槛。

  33.加强土地利用和管理。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定期开展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清理,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

  34.完善城乡引才用才激励机制。鼓励支持各类人才返乡创业。通过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三支一扶”、特岗教师计划等人才引进和培育制度,引导科技人员和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


本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