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在高平(2016—2025)| 再建一个高平城:这条路 气贯长虹!
站在炎帝大道上,放眼望去,车辆川流不息,风光尽收眼底,这条路是咱高平人最引以为傲的一条路。
市民秦天伟说:“你看这炎帝大道,双向六车道,行驶在路上,心情都敞亮。”
大学生田林夕说:“光看着炎帝大道,就觉得咱高平是越来越有样儿了,这路不光是宽,更是咱老百姓心里的底气,出去跟人聊起家乡,这路就是咱的骄傲。”
夜骑爱好者崔欢欢说:“炎帝大道又宽又平,晚上也很明亮,和骑友们一起骑行,又安全又畅快,真是自在又舒服。”
改造前
改造前
炎帝大道,之前可不是这个样子,在改造之前,高铁建设占用了原来道路,道路变窄,还经常过煤车,不仅造成市区拥堵,还带来了污染和安全隐患。
市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廉小宇说:“市委、市政府下定决心要解决运煤车穿城而过的问题,提出了‘向东改线’的思路,专门打造‘东部运煤新通道’,让大车绕开城区走新线。炎帝大道就成了高平新城的主干道。”
趁着高铁新区建设的东风,2020年6月,炎帝大道改扩建工程启动,标准为双向6车道,到2021年5月,正式竣工通车。
出租车司机宋元虎说:“以前炎帝大道上大车多,现在把大车甩出去之后,炎帝大道上全是小车和公交,路宽又顺畅。”
如今的炎帝大道是连接主城区和高铁新区的重要通道,也是城市发展的主轴。这条23公里的道路贯穿高平南北,连起中心城区、高铁新区和开发区3个区,串起南边的河西、米山,北边的神农、三甲4个乡镇和东城、南城、北城3个街道办事处,实现一轴带动、三区联动,是高平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轴”。
市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廉小宇说:“围绕这条‘动力轴’,我们确实下了很大功夫,按照规划,以炎帝大道这条‘主轴’为核心,统筹布局产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这几年,我们跟着这个思路干,城乡融合和就地城镇化的速度明显加快,高平的变化大家都看在眼里。”
围绕“一轴”,我市推动基础设施向乡镇延伸,让沿线4个乡镇和中心城区一样,用上城市的集中供暖供热、污水排水治理的市政大管网。同时,沿着“一轴”从南到北布局了3个高速口,形成“15分钟到市区、15分钟上高速”的便捷交通圈,实现了城乡一体化、就地城镇化。
炎帝陵所在地的神农镇就位于这条轴线上,这几年,神农镇的供水、供气、供暖、改厕、污水处理“一体化”全部接入了城市管网,全镇5700余户老百姓用上了煤层气,城乡环卫一体化也延伸到了镇区。
神农镇团西村村民王进说:“我们镇这几年的变化是真大,有学校、医院、大型连锁商超,和城里的日子一样美!5分钟就能上高速,15分钟就能到高平市区,很方便。”
坚持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围绕“一轴”,我市布局建设了“五校五园”和三所医院。把炎帝中学放在了最南边的河西、十中放在了东边的米山。推进市人民医院改扩建的同时,把市人民医院心血管专科神农院区建在了最北边的神农,把市医疗集团第二人民医院建在了河西,推动优质教育、医疗资源下沉。
市教育局基础教育股副股长武小军说:“教育资源要跟着人走,要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好教育。咱们高平‘五校五园’布局,就是按照这个思路,让沿线乡镇的孩子不用跑远路,就能上好学校。”
高平七中学生家长李丽君说:“在家门口就能从幼儿园一直读到初中毕业,再也不用东奔西跑为了孩子上学发愁了。”
高平七中学生家长申冲冲说:“家门口建起了学校,在楼上就能看到孩子下课了。孩子上学真方便。”
高平市人民医院副院长赵韵清说:“医疗资源下沉,医护人员回乡,让群众在家门口‘好就医’‘就好医’,是一件真正利民惠民的好事。”
炎帝大道串起来的,还有产业。这几年,高平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康硕、不锈钢、众和壹心等企业纷纷落户,形成了以煤炭产业为支撑,重点发展精密铸造、新材料、食品加工、文旅康养的“1+4”产业布局。未来,开发区要实现近千亿产值。这就是炎帝大道经济社会发展“动力轴”的来历。
千年府治何去何从,不在坛坛罐罐里面找出路,别开新局,如椽巨笔,显示高平人民的雄心和气魄。未来,高平也将继续沿着这条“动力轴”,不断书写新的发展篇章。
本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