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专栏 >> “十四五”规划 >> 新闻动态

高质量发展在高平(2016—2025)| 五彩农业 “当家”产业!

来源:高平市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5-08-27 【字体:

  远古时期,神农炎帝在羊头山得嘉禾、播五谷、制耒耜,开创了华夏农耕文明的先河。几千年来,世代居住于此的高平人民,始终传承着炎帝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在这片沃土上续写农业发展的华章。而现在,我市又为农业赋予了一个更富诗意与活力的名字——“五彩农业”。

  咱们高平是远近闻名的生猪之乡,养殖业根基深厚。过去,家家户户多以散户养殖为主,如今随着时代变迁,已逐步迈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新阶段。今天我们来到了我市生猪养殖的龙头企业——凯永集团,可以看到这里已经实现了智能化管理。

  凯永集团养殖事业部经理陈东伟说:“2023年,集团依托‘互牧云3.0’系统组建了生猪养殖实时数据监测中心,将养猪现代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实现了从核心育种、饲料加工、生猪养殖到屠宰加工等各个环节的精准化管控。”

  凯永集团的发展,正是我市生猪产业迭代升级的生动缩影。2016年起,我市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重点打造生猪全产业链,依托“晋汾白猪”地方品种,先后建成核心育种场、扩繁场,生猪出栏量屡创新高,连续多年荣获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然而,由于我市一直没有专业的屠宰加工企业,高平人“守着自家猪场,却吃不上本地猪肉”。

  市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生产股副股长陈建辉说:“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推进凯永生猪养殖一体化,早日建成百万头生猪屠宰项目。我们加快落实,2021年投资2.9亿元的太行润源屠宰厂建成,年屠宰能力达到100万头,并推出‘胡一刀’冷鲜肉品牌。”

  八戒鲜生云商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宋嘉颖说:“我们有‘八戒鲜生’网络销售平台、胡一刀旗舰店和20家加盟分店,辐射高平、晋城、长治等多个市县,每天销售的生鲜猪肉达到了6万多公斤,我们的‘胡一刀’和‘晋汾香猪肉’两个产品多年来深受顾客青睐。”

  为做强生猪产业,我市实施了畜牧业高质量三年行动,出台了《关于推进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三年扶持政策》,从4大类12条方面出台奖补措施,市财政每年奖补2000万元,做足生猪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文章。

  市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副主任滑鹏欢说:“我们坚持以凯永集团为龙头,持续推进生猪产业链建设。2024年全市生猪出栏突破100万头、稳居全省第一,屠宰30万头、全省领先,形成了‘饲料加工—核心育种—种猪扩繁—生猪育肥—生猪屠宰—无害化处理—有机肥加工’生猪全产业链。”

  黄梨,同样是我市响当当的农业特色名片。高平大黄梨全国闻名,一筐大黄梨熬制一瓶黄梨膏,“一个梨一副药,一个冬天不感冒。”这不仅是对黄梨药食同源的赞誉,也是对我市黄梨产业方向的划定。

  我市是全省五大梨区之一,素有“梨乡”之称。现存明清古梨树8万多株,仅铁炉村就有300多棵,其中最古老的黄梨树龄达500年。这里的黄梨曾是明清时期皇室的特定贡品,故称“铁炉贡梨”。

  陈区镇铁炉村党支部委员王垚磊说:“高平黄梨是我们高平独有的品种,种植历史悠久,千年以上。2015年我们申报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近年来,铁炉村以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示范带为牵引,发展黄梨种植1040亩,成为晋城市单体规模最大的黄梨种植基地,还建起了黄梨深加工车间、“黄梨科技小院”,每年四月举办赏梨花踏青活动。

  陈区镇铁炉村党支部委员王垚磊说:“2012年,我们依托村中的老梨树,整合资金200余万元,实施老梨树更新复壮,不断扩大种植规模,打造了千亩梨园,现在已发展成为综合性特色产业基地。”

  陈区镇铁炉村村民王艳艳说:“平时除了在梨园打工挣工资,还能通过土地流转得租金、入股分红得股金。看着黄梨产业越来越好,我们的日子也越来越有盼头。”

  陈区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栋说:“依托‘铁炉贡梨’品牌辐射带动,陈区镇14个村1万亩黄梨实现了标准化种植,沿线村集体实现稳步增收。”

  独木不成林,如何实现全市黄梨产业的连片发展?近年来,我市坚持以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厦普赛尔为龙头,农投集团、铁炉贡梨专业合作社等共同发力,按照“两线五区六园”的空间布局,发展梨树5万亩。

  市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赵宏升说:“2019年,我市以发展黄梨产业为重点,财政每年拿2000万元、三年共6000万元进行奖补,推进农业产业向专业化、规模化发展。扶持培育4个龙头企业、100个专业合作社,力争三年内5万亩梨园全部实现高产高效,形成年产值5亿元的黄梨产业。”

  如今,我市“五彩农业”链动发展、活力迸发:“白色的猪”以凯永集团为龙头,构建起生猪全产业链;“黄色的梨”以农投集团和厦普赛尔集团为龙头,推动黄梨等饮品产业向规模化、高端化、品牌化升级;“红色的薯”以五谷丰农业农村投资集团为龙头,提升品质、产量,拉粗加长深加工链条;万亩“绿色的菜”实现智能化规模种植;“土色的蛋”以众禾壹心为引领,用1000亩地,创造200亿元产值,带动1万人就业,发展2000万羽蛋鸡养殖。众彩汇聚,合力铸就“百亿食品产业”集群。

  转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高平不光有向上生长的气魄,同样有脚踏实地的精神,结合高平实际,下足绣花功夫,稳扎稳打,创新务实。未来,“五彩”将晕染出更丰富的层次,“农业”将孕育出更蓬勃的生机。


本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