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专栏 >>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 文明播报

非遗进校园:传承文化瑰宝 点亮校园生活

来源:高平市大数据中心 发布时间:2024-10-24 【字体:

  为进一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增强青少年儿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今年我市市委宣传部联合教育、文旅、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部门共同启动了非遗进校园文明实践系列活动,邀请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开展非遗课程,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传承非遗技艺,增强文化自信。

  高平七中,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是该校“一校一特色”的教学品牌。今年随着非遗进校园活动的深入开展,让该校的社团活动更加多元化,让学生们的校园生活也变得充实有趣。

  “孩子们,先把你手里的面团压平,然后切成两半,用黑豆来点缀眼睛,另外的面团揉成一个小圆球……”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高平面塑传承人白仙娥正在为学生们讲解面塑的制作技艺。

  面塑,是一项古老的民间艺术,以面粉为主要原料,经过精心雕琢之后,可以变成栩栩如生的动物和花卉等造型,具有美好的寓意,在高平逢年过节、婚丧嫁娶都有蒸花馍的习俗。

  小小面团,文化内涵多,制作工艺繁复,在老师的巧手捏制下,一只活灵活现的蝴蝶便制作完成了。孩子们跟着老师的步骤,揉、捏、搓、压……感受着面塑传统技艺的精妙。看到自己亲手制作完成的面塑作品,同学们脸上绽放出甜蜜的笑容。

  一年级八班学生岳佳乐开心地说:“老师,你看我做了三只蝴蝶,做面塑真好玩,就和我在家玩彩泥一样。”

  一年级九班学生李瀚宇说:“面塑真是太有趣了,可以做出这么多小动物来,我十分喜欢这样的社团活动。”

  丰富的社团活动,让孩子们在多样化的体验中,增强了动手动脑能力,也进一步了解了高平的传统民俗文化和地域特色。在另一间社团活动教室,晋城市级非遗剪纸传承人韩志翔正在教孩子们学习高平剪纸。

  “高平剪纸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内容丰富,流传至今。过春节有贴窗花的习俗,剪纸图案精美,有喜鹊、梅花、牡丹等花鸟元素,寓意吉祥美好。儿女长大成婚、晚辈给老人祝寿也常用到剪纸,都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亲朋好友的祝福……”韩志翔为学生们介绍起剪纸的文化渊源,滔滔不绝。

  社团课程融入非遗文化,孩子们听得入迷,动手剪纸有模有样,潜移默化感受到了非遗之美。

  一年级七班郜煜蕊是第二次来上剪纸课,她说:“我平时喜欢做手工,学校开设了剪纸课后,就主动报名了。剪纸非常有趣,一把剪刀可以剪出许多图案。”

  在七中,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激发了更多孩子学习非遗技艺、了解传统文化的热情,也让校园生活充满了浓厚的非遗意蕴和文艺气息。

  高平七中小学部负责人李琳燕说:“非遗文化是我们的文化瑰宝。非遗进校园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文化的种子,对于推动非遗传承与活化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市的非遗进校园活动已深入高平六中、七中、八中、东方红小学、城南小学、实验小学6所学校开展,开设课程包括高平绣活、剪纸、彩灯、面塑、九莲灯、高跷等多个非遗项目。接下来,我市还将充分整合非遗资源,推动更多非遗项目进校园,让非遗文化点亮校园生活,让孩子们传承好非遗技艺,绽放出文化自信。(李金莎 郭少宇)

本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