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专栏 >>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 道德建设

邵燕强,高平红十字志愿者,我省第29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一句坚定的“救人” 撸袖时他没有丝毫犹豫

来源:山西晚报 发布时间:2023-11-16 【字体:

  11月10日,山西迎来入冬寒潮,一夜间气温骤降,但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造血干细胞的采集室里却上演着一场暖人的爱心接力。随着3小时302毫升造血干细胞采集工作顺利完成,来自高平的红十字志愿者邵燕强成为山西省第29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今年42岁的邵燕强是一位普通的煤矿工人,在2019年初的一次无偿献血中,他了解到捐献造血干细胞可以帮助到血液病患者,于是主动采集了血样,第一时间登记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中华骨髓库志愿者。在后来的定期电话回访中,当问及邵燕强加入骨髓库的想法时,他坚定地回答道“救人”,简短而又有力的两个字让人心生敬畏,也让人为之震撼。

  2023年9月,山西省红十字会接到中华骨髓库的通知,邵燕强与求助的血液病患者HLA(人类白细胞抗原)初次配型相合,于是第一时间通过电话联系到了邵燕强本人,他得知后又惊讶又兴奋地向工作人员确认道:“可以救人太好了。需要我注意些什么?”同样,在他的话语中再次提到了“救人”二字,这朴素而又热烈的情感也支撑着邵燕强顺利完成采集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从邵燕强接到通知的那天起,他每天加强锻炼,确保饮食营养均衡,保障身体状态最优,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尽快给受捐者移植这份“生命的种子”,为对方带去“生的希望”。在邵燕强的全力配合下,到了打动员剂的阶段,他需要连续4天给予肌肉注射,以保证外周血中有充足的造血干细胞。这对于捐献者来说可能是整个捐献过程中最难熬的阶段,是一场生理和心理的考验。“他真的是平凡而又伟大!在打动员剂的期间,他会每天定时散步,保证采集前身体是健健康康的。”这是陪护员李梅梅老师对他的评价。

  11月10日,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的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内,血液成分分离机在运转着,受捐者所需要的细胞不断地从邵燕强的血液中分离,最后采集量定格在302毫升,这些带着希望的“生命的种子”将第一时间输入到受捐者体内。

  采样当天,山西省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张少然,省红十字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任高凡,晋城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张沁前往采集医院看望慰问邵燕强,向他颁发了造血干细胞捐献荣誉证书并送上鲜花。邵燕强一家人对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工作的支持,张少然表示感谢,并强调捐献者的爱心和奉献是推动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持续发展的动力,这些善举让他们感受到了人间处处有真情。

  与以往捐献相比,这次捐献还有特殊的意义。这是一个家庭的爱心接力——“高平好人”邵燕青,是邵燕强的兄长,他深耕红十字志愿服务7年,年仅43岁突发脑溢血去世,家人依其生前所愿捐献其器官,成功拯救3位器官衰竭患者。邵燕青年复一年的志愿奉献精神深深感染着他的家人,邵燕强和妻子也成为了高平市红十字志愿者。

  从邵燕青到邵燕强夫妻,他们的善举拯救了别人、温暖了别人,也感染了别人。

本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