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圆梦工程”心理健康志愿服务培训活动在我市举办
7月14日至16日,北京师范大学2025年“圆梦工程”心理健康教育志愿服务专题活动在我市开展,通过实地调研、专题座谈和集中培训等形式,为我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注入专业力量。
7月14日下午,“圆梦工程”项目组专家先后走进神农中学、三甲中学及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实地考察学校心理健康课程实施场地、师资配置及辅导中心标准化建设情况。随后,在召开的座谈会上,我市教育局汇报了区域心理健康工作成效,10所项目学校代表围绕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做法、现存困难及资源需求进行交流。北师大“圆梦工程”执行负责人李添老师从问题思维、工作重点、方式方法“三个转变”为我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答疑解惑指明方向。
7月15日至16日,高平六中报告厅内举行了专题培训,500余名来自晋城市及我市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班主任等参加。北京师范大学“圆梦工程”执行负责人李添,北京教育学院体育系书记、主任姜宇航,郑州大学教授张瑞平博士等三位专家通过理论剖析与案例解读相结合的方式,将专业理念与实操技能传递给一线教育工作者。
下一步,我市将从三方面着手打造“校地心育共同体”,扛牢政治责任,筑牢心育根基,确保北师大专家指导的“四级联动”模式(省—市—县—校)贯通落地。2025年内实现10所项目学校心理功能室100%达标,重点补足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孤困儿童心理支持短板;深化资源整合,激活协同效能,构建“三位一体”支持网络,为每所项目学校匹配1名心理骨干教师,让每所学校都有带不走的心理咨询师,并同步将家长直播课、隔代养育指南送入田间灶头;创新服务机制,打造可持续范式,开展24场暑期志愿服务活动进村(社区)活动,总结本土化心育案例,形成《高平心育资源包》向全省全国推广。
作为中宣部委托北师大开展的农村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项目,“圆梦工程”此次落地我市,不仅为全市师资队伍提供了系统培训,更通过前期调研与座谈精准对接需求,为后续深化合作、推动农村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