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专栏 >> 2025年高平两会 >> 政协委员心声

加强老旧小区物业管理 破解社区治理难题痛点

来源:高平市大数据中心 发布时间:2025-03-06 【字体:

加强老旧小区物业管理 破解社区治理难题痛点

市政协委员 李靖和

  老旧小区是城市社区治理的重点,近年来,随着我市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改造提升的深入推进,物业服务成为小区居民关心关切的焦点,也成为社区治理的难题痛点。

  据初步摸排,我市市区有住宅小区262个,其中,2005年底以前的住宅小区就有128个。而且,小区组成复杂,有机关企事业单位建设的家属楼、社区开发的居民住宅楼、安置房小区、商品房等等。老旧小区的物业管理情况、水平参差不齐,很多小区实质上属于无人管理,普遍存在以下情况:

  一是基础配套设施不足。普遍建成年代较早,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不完善,消防设施无法正常运作,长期缺少维修整治;环境卫生打扫不及时,环境经常脏、乱、差;大部分为开放式小区,没有门禁或道闸,车辆乱停乱放。

  二是规模管理效应不足。规模小,居住居民很多收入不高,租户较多,物业进驻后面临基础设施维修改造、物业费收缴率低等问题,物业公司进驻管理意愿低,规模管理效应较差。

  三是共建共享意识不足。普遍没有筹建业主委员会,虽然建立了业主委员会,但业主参加业主大会的积极性低、没有热心业主愿意牵头投入到小区公共事务之中,缺乏共建共享意识。

  四是付费意愿习惯不足。由于长期以来没有物业管理,业主习惯了不用交物业费的生活方式,没有养成为物业服务付费的习惯,物业费收取难导致引进物业企业难。

  此外,老旧小区的公共维修基金标准制定、收取也是一个工作的难点,成为社会矛盾的易发高发地、基层社会治理亟待攻克的“硬骨头”。

  为加强老旧小区物业管理,着力破解社区治理难题痛点,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依托业委会自治模式治理一批。对于硬件条件较好的封闭小区,由办事处、社区牵头负责,指导召开业主大会、成立业委会,选党员作为业委会主任,建立“红色”自管委,特别是用好社会资源好的“能人”。同时,打造特色治理品牌,形成各具特色的社区治理方式。

  二是依托小区网格员、居民代表、志愿者队伍等自行管理一批。对硬件一般的半封闭小区,尊重居民意见,在社区统筹和引导下,充分调动网格员、居民代表、志愿者队伍的积极性,深度参与小区治理中,并通过示范带动,让更多的身边人参与其中。同时,深化“街道—社区—网格单元”三级网格管理服务体系,引导退休老党员、机关单位在职党员等力量担任兼职网格员,以网格为单位完善小区物业工作服务体系。

  三是依托环卫一体化工作治理一批。对于不成型、居住群众少的散居(院落),城管、住建部门与市场化环卫公司沟通协商,将之纳入环卫一体化,做好环卫保洁、垃圾清运服务。

  四是依托“大物业”模式治理一批。引入国有物业公司提供平价物业服务,同时社区、小区提供停车位、广告位等公共资源向平价物业置换补贴物业服务。比如,对集中的散居(院落)打破传统边界,拆除“围墙”“合多个小区为一个小区”,充分释放空间,通过公共资源再统筹再分配,补贴置换平价物业服务,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本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