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专栏 >> 全面发力建设法治政府 以法为基助推转型发展

野川镇:建强综治中心 绘就治理新“枫”景

来源:高平市大数据中心 发布时间:2024-12-13 【字体:

  基层强则国强,基层安则天下安。近年来,高平市野川镇不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抓手,以“党建引领、多元调解、网格治理、科技赋能”为方向,细化工作标准,优化工作流程,努力实现矛盾纠纷“最多跑一地”,不断擦亮野川治理的“平安底色”。

  镇村联动“筑根基”,构建纠纷化解“大格局”。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理念,探索建立“1+3+N”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1”即坚持党建引领;“3”即镇、村、格三个调解阵地;N是多元解纷力量。强化阵地建设。按照规范化建设要求,整合镇综治中心、司法所、派出所、律师事务所、行政执法队等职能部门,设置了群众接待大厅、矛盾纠纷调处室、视频监控研判室、法律咨询室和心理疏导室等,建成了便民高效的工作阵地,打造了“一站式”综治中心,形成了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政法委员具体抓、综治中心为牵引、职能部门为依托、镇村网格员为骨干的基层治理体系。加强队伍联动。镇综治中心发挥“平台”作用,建立“八步调解法”,通过整合资源力量,打造集便民服务、信访接待、司法调解、心理疏导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各村综治中心切实发挥“阵地”作用,以网格员为主要力量,全方位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切实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完善运行机制。强化镇综治中心实体化运作,优化受理、分拨、办理、反馈等工作流程,“一站式”解决群众来信来访、矛盾化解、法律服务等诉求。村级矛调中心依托党群服务中心阵地,通过组建一支调委会、设立一处调解室,在群众身边开展小微矛盾排查化解。

  多元调解“聚合力”,架起服务百姓“连心桥”。充分发挥基层调解组织“第一道防线”作用,打造品牌调解室,加强调解员队伍建设。建设品牌调解室。南杨村依托本村书法、绘画等传统文化,通过矛盾纠纷“排、研、化、治”四步法,打造“翰墨”品牌调解室。2024年以来,共排查矛盾纠纷21起,成功调处21起;推动“千万工程”,拆迁房屋5座、旧厕所10个、废弃猪圈12个,成功打造了“书画一条街”“党建一条街”“廉政一条街”三个特色街区,引导村民树立了科学文明的生活理念,构建了和谐文明的邻里关系。打造“1235”特色调解法。“1”指“围绕一个目标”,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总目标。“2”指“运用两种方式”,即推行“联合调解”和“独立调解”相结合的方式。“3”指“掌握三种方法”,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方法、抓住主要矛盾进行调解的方法、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方法。“5”指“利用五种技巧”,耐心倾听、换位思考、苗头预测、褒扬激励、模糊处理。通过利用特色调解法,成功化解了各类疑难复杂纠纷,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网格迸发“大能量”,织密矛盾调处“同心网”。充分利用网格员“人熟、事熟、情况熟”的优势,主动深入村民家中、田间地头,重点围绕常见的土地纠纷、邻里关系、婚姻家庭矛盾以及特殊人群管理等进行排查走访。“网格+调解”新模式。将网格管理与人民调解深度融合,形成了“网格+调解”模式。全镇共划分24个大网格、169个微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一名专业网格员,这些网格员延伸至基层的每一个角落,实现了对辖区全覆盖,有效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网格+N”特殊人群管理智慧化。依托山西省社区矫正一体化、高平市网格化社会市域治理一体化和“云上云”数智野川三大平台,对特殊人群管理建立“网格+N”工作机制,即:网格+评估、网格+监管、网格+帮扶、网格+志愿、网格+宣教,推动了特殊人群工作与基层治理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的深度融合。截至目前,全镇无重新犯罪情况发生,无脱管漏管现象发生。

  科技赋能“智慧+”,畅通纠纷调解“快车道”。依托线上数字平台,搭建矛盾纠纷“处置中枢”。线上平台高效运转。建成了野川“云上云”数智大厅,集基层治理、产业发展、社会服务、互联互通、信息反馈等功能为一体,实现了对各类矛盾纠纷的实时掌握、高效处置。群众不仅可以通过“i沃乡村”微信小程序直接查询相关内容,也能通过“随手拍”功能将诉求及时上传,实现民生服务“线上办理”,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平台自运行以来,共受理矛盾纠纷453件,办结453件,办结率100%。科技赋能提质增效。把全镇100多个“雪亮工程”摄像头统一接入“云平安”系统;新增27个摄像头,对风险隐患点、地质灾害点、危房户等进行实时监测,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有效治理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有力增强了社会治理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下一步,野川镇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激发镇村综治中心工作职能,深化平安乡镇建设、法治政府建设,不断提升基层综合治理水平,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野川奠定坚实的基础。(张泽林)


本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