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专栏 >> 民生实事专栏

今年我市55个老旧小区改造全部完工

来源:高平市大数据中心 发布时间:2025-08-22 【字体:

  老旧小区改造,既是居民家门口的“关键小事”,也是城市发展中的“民生大事”。今年以来,我市把55个老旧小区改造列入民生实事加快推进。经过紧张施工,目前,55个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全部完工,实现“旧貌换新颜”。

  今年63岁的王秋吨在北城街街道人大小区居住了20多年,谈到家门口一点一滴的变化,他难掩喜悦之情,“之前小区的道路坑洼不平,雨天积水,大家出行不便。今年经过改造后,小区的道路平坦了,环境变好了,大家生活更舒心了。” 

  北城街街道人大小区建于1998年,是典型的老旧小区。小区共有40户居民,公共设施老化,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今年我市把人大小区列入改造,针对居民反映的路面坑洼、墙面老旧、雨污水排水不畅、停车难等问题,统一纳入改造计划,推动老旧开放式小区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升级蝶变。

  目前,人大小区经过改造后,昔日坑洼不平的路面已被崭新的柏油路面取代,墙面粉刷一新,地下雨污水管道改造同步完成,彻底解决了困扰居民多年的雨天积水难题。车位规划有序,居民停车更加便捷。家门口增设的口袋公园,让居民出门就能锻炼,大家的幸福感洋溢在了脸上。

  在南城街街道康华社区公路段小区,40户、164名居民也真切感受到了老旧小区改造带来的民生温暖。在改造中,南城街街道对小区的道路进行了硬化,同步实施了雨污水管道改造。新安装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和健身器材,满足了居民多元化的生活需求。

  居民韩卫东笑着说:“住了快30年,现在小区跟新的一样,住着心里踏实又舒坦。”

  南城街街道康华社区党支部书记司丽丽说:“在改造过程中,我们收集居民意见,完成了外立面粉刷、雨污分流、道路硬化、公共活动空间升级,还增设了充电端口解决电动车、电动汽车充电难题。改造完成后,居民生活品质有了提升。”

  今年以来,我市坚持地上地下统筹、里子面子并重,对南阳小区、药材小区、农业小区、防疫小区等55个老旧小区进行全面提升改造,共涉及居民楼115栋、居民2580户、惠及人口9000余人。截至目前,55个老旧小区改造已全部完工,2021年至今全市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共计151个,惠及居民11347户。

  改造完成并非终点,而是居民新生活的起点。我市还创新构建“党建引领+多元共治”长效管理机制,通过业委会自治、专业物管会托管、环卫兜底挂牌管理等模式,实现“有人清扫、有人保洁、有人清运”的常态化维护,同时将停车管理、绿化养护等事务纳入共治范畴,真正实现“一次改造、长期保持”,让改造成果持续惠及民生。(李金莎 文环)


本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