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专栏 >> 民生实事专栏

高评丨从“脚尖”到“舌尖”的幸福半径——高平“五小”绘出民生同心圆

来源:高平市大数据中心 发布时间:2025-09-19 【字体:

  幸福是什么?在高平,答案被具象为五个“小”——口袋小公园、便民小市场、老人小饭桌、阅读小空间、共享小驿站。一块闲置土地被改建成便民小市场,摊贩有了固定摊位,居民少走一公里;一间旧教室变成日间照料中心,老人多了一顿热饭、一群伙伴;一座共享驿站面积虽不大,但五脏俱全,让户外劳动者第一次拥有了“城市会客厅”。这些看似微小的改变,叠加起来就是群众获得感的“乘数效应”。

  更值得称道的是“五小”背后的方法论:政府搭平台、财政精准投入、管理精细到每个摊位与书本。全市已建成的10个便民小市场,通过完善基础配套、科学化布局、规范化管理,让“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真正落到百姓脚下;首批打造开放的7家阅读小空间,新增优质图书12190册,接入全市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实现图书通借通还,让美好阅读真正“触手可及”;47个工会爱心驿站、28座环卫驿站整合工会、城管、爱心企业等多元力量,让户外劳动者随时能歇脚、充电,已累计服务超20万人次,把城市的关怀与温暖送到街头巷尾……

  当小学生在阅读小空间安静阅读、环卫工给手机充电时露出笑容……这些画面传递出清晰信号:城市发展的标尺,正从“经济增速”转向“幸福增速”。高平的实践证明,聚焦民生“小切口”,同样能实现发展理念的“大转型”——从“管理导向”到“服务导向”,从“政府主导”到“共建共享”,从“解决有没有”到“追求好不好”。

  当然,“五小”只是起点。要让幸福持续可感,还有不少课题待解:如何让口袋公园四季常绿、老少皆宜?如何让老人小饭桌的饭菜既便宜又营养?如何让共享驿站惠及更多户外劳动者?答案藏在一次次部门协商、一张张项目清单里——把口袋公园从城区延伸到广大农村,把养老助餐从社区中心送进更多自然村口,用持续的小步快跑把“五小”真正做成群众身边不落幕的“长情陪伴”。

  一座城市的现代化,终究要落在人的现代化上。高平用“五小”告诉我们:发展不是冰冷的钢筋水泥堆砌,而是让每个普通人都能在方寸之间找到归属感。当“小”被做到极致,“大”便水到渠成——这里的“大”,是群众脸上洋溢的幸福,是治理效能的提升,更是对“发展为了人民”的生动诠释。(钧墨)


本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