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专栏 >> 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

【乘势而上启新程——对话一把手】市农业农村局:以绿生金 做强富民大产业 “千万工程” 绘就乡村新画卷

来源:高平市大数据中心 发布时间:2025-03-18 【字体:

贯彻落实

三级干部暨劳模表彰大会和两会精神

《乘势而上启新程——对话一把手》

专题访谈

市农业农村局:

以绿生金 做强富民大产业

“千万工程” 绘就乡村新画卷

设施农业 铺就“棚”勃发展致富路

  在马村镇普华园区,一座座现代化大棚整齐排列,棚内西红柿长势喜人。

  园区内的大棚配备了先进的自动放风系统,能够智能精准地操控风口大小。同时,循环暖风机、环流风机等一系列现代化设备一应俱全,并且这些设备与棚内的环境监测系统紧密联动,可自动控制棚内环境。

  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王路说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有了这些设备,园区一年四季都能源源不断地产出新鲜蔬菜。园区功能多样,除了蔬菜种植,还涵盖蔬菜育苗、水果种植以及休闲观光等,带动了当地100多人就业,这一栋栋大棚里孕育着农民满满的致富希望。”

  近年来,市农业农村局在农产品品牌认证方面取得新突破,在智慧农业方面迈出新步伐。今年,市农业农村局将继续以“五彩农业”为重点,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强化基地建设,发展脱毒红薯1万亩,推进黄梨低效果园利用和老梨树的更新复壮,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新(改、扩)建设施蔬菜1500亩,重点实施五谷丰蔬菜产业园、太行花苗木基地、赤土农庄等12个项目。

“千万工程” 解锁乡村振兴新“密码”

  来到陈区镇铁炉村黄梨种植园,正值黄梨管护关键期,工作人员忙着剪枝施肥,铁炉村黄梨种植基地规模宏大,共种植1000多亩黄梨,每年能产350万到400万斤左右。

  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王路说道:“我们出售的都是果型好、品质好的优质黄梨,剩下果型不好但品质好的,我们会进行深加工,做成梨膏、梨脯、梨片等产品,不仅不愁销路,还提升了黄梨的附加值。”

  铁炉村的变化是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的生动诠释。近年来,市农业农村局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乡村振兴焕发出新活力。今年,还将围绕“一带牵引、十片抱团、百村示范、全域抓创建”的思路,持续抓好太行一号四个精品片区提档升级,同时带动十大产业片区抱团发展,再打造42个精品示范村、创建90个提档升级村。预计到2026年,全市304个村,30%建成精品示范村,60%建成提档升级村,10%是环境整治村,全市整体实现“361”的目标,让农民群众可感可及、得到实惠。

  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王路表示:“起跑决定后势,开局事关全局。今年,我们将铆足干劲、奋勇争先,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基础上,狠抓粮食单产提升。以钉钉子的精神,持续提升乡村发展和乡村建设水平,用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的新成效,奋力推动我市乡村振兴再上新台阶!”(刘杨 赵艳妮)


本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