铆足干劲忙生产 奋力冲刺“开门红”——高平市各大企业工厂按下生产快捷键
开春奔跑,干劲“满格”。连日来,高平市各大企业、工厂铆足干劲赶订单、忙生产,奋力冲刺首季“开门红”。
按下生产快捷键
在建宁乡皇宜村雨森服饰有限公司的服装生产车间,工人师傅们正忙着赶制一批工装订单,经过压线、锁边、缝制、熨烫等一系列工序后,一件件工装很快便制作完成。“我家就在附近,在这里上班有1年多了,不仅学到了缝纫手艺,一个月还能挣2000多块钱,挺不错的。”村民郭巧珍说。
据悉,皇宜村雨森服饰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占地500平方米,采取“党支部引领+公司式运营+股份制合作”的模式,发展服装加工产业。该公司现在有裁剪、缝纫、熨烫等5个车间,是一家集服装加工、制作、销售于一体的服装企业,还与兰花集团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代加工各类服装,年可生产工装2万件。
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郭志强表示:“春节过后,我们就收到了3000余件的工作服订单,目前正加快速度赶制。下一步,我们将扩大厂房规模,拓宽市场销路,吸纳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做大做强我们的服装厂,以产业振兴助推乡村振兴。”
开足马力赶订单
连日来,北诗镇炉引村的烤馍片加工厂正在马不停蹄地赶制开工后首批订单。生产车间内,工人师傅们干劲十足,和面、切块、搓圆、蒸熟馒头,放凉后再经过切片、烘烤、装袋等一系列工序,一箱箱酥脆可口、麦香浓郁的烤馍片便制作完成了。
北诗镇炉引村村民李翠梅说:“现在不用去外面打工,在家门口就有活干,感觉挺幸福的,一个月能挣两三千块钱,心里很满足。”纯碱烤馍片是一款健康美味的零食,这几年很受市场欢迎。去年,企业瞄准市场需求,盘活改造老旧厂房,采购现代化生产设备,上马了烤馍片生产线。产品一上市,各大商超便订单不断,还有不少顾客专门上门购买。
“我们的馍片是用高平本地产的黍米,加上小米面粉,通过自然发酵,用纯碱做出来的,没有任何添加剂。馍片口感香脆,市场反馈很好。”该厂负责人杨雪伟说,企业主要采用订单式销售模式,自开工以来,已经接到3000多份烤馍片订单,目前正在抓紧赶制中。“我们生产的烤馍片主要发往晋东南市场,每天能生产100多箱,现在订单已经排到下个月中旬了。下一步,我们计划把馍片的外形和包装进行升级,推向全国市场。”杨雪伟说。
中药企业干劲足
在野川镇沟村村新上马的地黄加工生产车间,伴随着机器轰鸣的声音,10余名村民娴熟地操作着各式机器,对地黄进行初加工。经过清洗、上架、烘干、晒干和筛选等多道工序后,一个个鲜地黄摇身变为产值更高的生地黄。
生地黄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止血的功效,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和养生保健领域。生地黄经过烤制烘干加工成生地黄药材,其产品质量更高、市场需求更大,经济效益也更好。按目前行情核算,鲜地黄每斤价格1.2元,加工后的生地黄每斤价格13元,“小药材”成为解锁群众致富的“金钥匙”。
去年以来,沟村村推进撂荒地复耕,引入了中药材种植公司,因地制宜种植了200余亩地黄,经过试种后,亩产达6500斤。在收获完地黄后,又投入400万元,配套建设了地黄生产车间,主要对地黄等中药材进行初加工,正式投产后,日烘干能力可达到20吨,年可加工地黄干品700多吨,有效带动3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野川镇沟村村党支部委员、村经济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郭浩说:“地黄的市场前景好,而且当年种、当年收、见效快,我们采取统一种植、统一品种、统一管理、统一收购,实行市场保底价。”下一步,该村正在规划建设二期储存库房,之后将与其他村加强合作,扩大种植面积,形成千亩药材种植基地。同时,还要上新“九蒸九晒”生产线工艺,把地黄做成切片直接泡水饮用,把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实现从原材料到产品的完整利用。
据了解,自两节过后企业复工复产以来,高平市各相关部门积极谋划,深入辖区企业工厂,开展帮扶行动,协调解决企业用工、融资、市场拓展、要素保障等方面问题,为企业送信息、送政策,以优质服务助力企业冲刺首季“开门红”。(李璐璐)
本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