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腊英:矢志不渝 捐资助学30载
10月4日
山西卫视《山西新闻联播》
《党的二十大代表风采》专栏报道我市
党的二十大代表
毕腊英的感人事迹
党的二十大召开在即,我市寺庄镇伯方村的村民毕腊英当选为党的二十大代表,继当选党的十八大、党的十九大代表后她将再次肩负党和人民的重托,踏上新征程。
“冯老师在呢?我今天把这个钱拿过来了,你收下吧。”
“1200元啊,我直接写上就好了,毕大姐。”
“好,写上给孩子们发了就好了。”
每年秋季,毕腊英都会来到寺庄镇的伯方小学,为这里的“毕腊英教育奖励基金会”捐款。这个基金会是上世纪90年代毕腊英出资1万元设立的,也是从那时开始,毕腊英一边养猪,一边助学,这一坚持,就是30年。
2017年,为响应国家环保政策,毕腊英主动无条件关掉了养猪场,失去了主要的收入来源,但是她依然坚持捐资助学。
寺庄镇伯方小学校委会委员崔晚珍说道:“毕大姐这么多年来,一直从事捐资助学这个公益事业。尤其是最近几年,虽然她的收入并不是太高,但是她依然拿出一部分资金投入到教育事业当中,我们学校的老师和村里的老百姓都非常感动。”
现如今,年近60岁的毕腊英只能靠种地维持生活,加上她爱人在外做清洁工的工资,全家收入一年也超不过2万元钱。在这样的情况下,她仍然每年要拿出8000元钱用于捐资助学。
当记者问是什么让她坚持了这么久,毕腊英语速虽慢眼里却放着光:“我的初心就是捐资助学,虽然我的收入少了,可是我发现还有特殊困难的孩子们上不了学,我就想拿出点钱,让他们不要失学,能够学到知识、改变命运。”
作为一名党代表,毕腊英还认真履职尽责,宣传党的政策,在伯方村的廉政教育基地,经常可以见到她的身影。“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我觉得应该清白做人,干净做事,廉洁清正,管好自己和家人,把良好的家风传给孩子们。”
毕腊英还经常利用空闲时间,进单位、进农村,结合自己的助学经历,将纸面上的理论、政策变成身边熟知的事例,让大家在学习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
寺庄镇社会事务办主任潘安说:“毕大姐捐资助学的事迹真的让人非常感动。作为一名党员,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以毕腊英同志为楷模,默默奉献,努力工作,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尽自己的所能,为人民群众做好服务。”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30年来,毕腊英设立了4个助学基金,先后资助过1000多名学生,累计金额达到了50多万元,捐出的钱占到了家庭收入的一半还多。
“现在我年龄大了,能力也有限,但是只要身体允许,我就会在捐资助学的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能帮一个是一个。作为一名基层党代表,一定要讲好党的政策,引导乡亲们永远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毕腊英如是说。
本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