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高平头条

高平,让幸福温度触手可及

来源:高平市大数据中心 发布时间:2025-07-09 【字体:

  “我重,我去!”

  近日,高平市公安局米山派出所辅警许晨鸣这句朴实的话语,随着5亿次的传播响彻全国。

6月28日傍晚,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让高平市米山镇东墡村涵洞瞬间变成湍急的浊流。民警陈鹏辉和辅警许晨鸣冲进雨幕,在齐腰深的洪水中艰难前行。树枝划过皮肤,血水混着雨水流淌,却阻挡不了他们救人的决心。最终,他们将被困的杨大姐安全救出。

陈鹏辉膝盖的伤口被网友称为“最美勋章”,许晨鸣那句“我重,我去,我压得住水”,成为全网刷屏的温暖热句。爱民当如是,他们用血肉之躯丈量责任,为“我们如此热爱高平”写下了最新注脚。

获救的杨大姐含泪说:“我是真喜欢这些人啊!”这句感谢,胜过千钧荣耀。

一群人,一条心。不舍昼夜,守望相助,在四季的更迭中守护高平这座城。

看似偶然的英雄壮举,实则是日积月累的必然。米山派出所接待室的墙上,那“为民服务,忠诚卫士”“高效寻回失物,倾心为民解忧”“秉公办案张正义,真心为民树警威”等十面锦旗上熠熠生辉的烫金大字,那柜子里一个个认真卷好、密密排列“挂不下”的锦旗,构成了一道壮观震撼的风景线。

这样的基层派出所,这样的锦旗故事在高平还有很多。

近年来,高平公安始终秉持“群众安危无小事”的理念,用忠诚担当回应群众的每一份信任:寒冷冬日,米山派出所用无人机为米东村李大叔寻找“集体出逃”的73只绵羊;高马前夕,高平警方帮助来自杭州的缑先生找到失散的亲人,实现跨越百年的“问祖之旅”;82岁轮椅老人出门办理户籍被困暴雨中,永禄派出所民警雨中护送,并上门为其办理;村民山间翻车失联,河西派出所在深沟与时间赛跑,最终40个小时寻回受困者,筑牢守护生命的平安屏障……从两个人到一群人,从一瞬间到每一天,高平公安因热爱无悔挺身奉献,因热爱坚守漫长岁月,他们是矛盾的“解铃人”,法治的“传灯者”,科技的“尖兵连”,更是群众心中的“贴心人”。

这一面面锦旗、一个个暖心故事的背后,既是警民“鱼水情深”的见证,又是群众对公安工作的肯定和鼓励,更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

时光穿梭于历史经纬。在这块神农炎帝俯瞰的长平大地,热爱不是轰轰烈烈的誓言,不是惊天动地的壮举,而是无数普通人在平凡的岁月里,不断释放善意的坚定。

高平好人张仙梅,是高平东城街街道迎宾社区居民。作为一位普通的下岗工人,她依靠制作手工制品的微薄收入维持家庭生计。2012年,她开始在流动采血车上做志愿服务,十几年来风雨无阻。她不仅见证了街头采血的点点滴滴,同时也是无偿献血的践行者。从2001年起,张仙梅坚持每年无偿献血,累计捐献全血9600毫升,无偿献血志愿服务1919小时,获得了2018—2019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一片情,一份爱。花开一路,情暖一程,在岁月的轮回里温暖着千万家。

2024年9月20日,张仙梅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一生乐于奉献的她,留下嘱托让家人为其完成眼角膜捐献。女儿忍痛签下了器官捐献确认表,完成了母亲最后的遗愿。三年间,张仙梅和丈夫李晚洲先后完成眼角膜捐献,这山西独一份的大爱传递,让奉献成为了扎根于泥土的生生不息。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聚火成炬,温暖全城。

“轮椅男孩”奇奇,在高平音乐节现场,被一群素不相识的摇滚青年高高举起。这一暖心善举受到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山西日报等70多家媒体的关注。

奇奇的母亲常慧蕾回忆:“那些年轻人像举圣火一样小心翼翼,奇奇从开始的紧张到最后的开怀大笑,他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平等与尊重。”

“让他站在更高的地方,去看一看不一样的风景”,参与者郭浩的话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网友纷纷留言:“生命因热爱而绽放”“无数余华托起了铁生”。这一刻,“众”字有了最生动的具象化——几个人的手托举起一个生命,周围数十人自发围成保护圈,上千名观众用欢呼传递善意。这场自发的爱心接力,让高平这座小城在全国“暖到发光”。

高平这座城市,给人留下的印象是什么?有人说,文化底蕴是她最靓的招牌;有人说,蓬勃向上是她最好的名片。不止这些,越来越多的人都感受到了她的“温度”。

去年冬天,3369份饱含深情的“文旅大礼包”从高平飞向全国各地高校。这份被学子们亲切称为“高妈宠爱”的礼包,装有景区通票、特色马卡龙和铁佛寺门神贴,更有一封让无数游子泪目的家书:“盼归若丹水,无日不悠悠。高平妈妈等你回家!”

“我们不在‘量’上卷,主打‘用心用情’。”高平市文旅局的用心,体现在门神贴上的崇宁真君守护,体现在马卡龙的甜蜜寓意,更体现在那封家书里“热气腾腾的烧豆腐、清新爽口的米山皮冻”的乡愁味道。

这份心意让“高妈”成为网络热词,学子们自发成为家乡代言人,主动在社交平台晒礼包、带话题,掀起“我们如此热爱高平”的全民告白热潮。山西科技大学的张晓磊在朋友圈晒出礼包:“从下车接站到岗位推荐,家乡把路铺到了我们心坎上。”

每个人都出了力,每个人都了不起。当“我重,我去!”成为高平公安忠诚奉献的无悔追求,当张仙梅夫妻的角膜帮助4例患者重见光明,当“轮椅男孩”奇奇尽情享受摇滚的热情氛围,当在外学子们与“高妈”互为骄傲、双向奔赴,这些温暖的微光,让“我们如此热爱高平”成为一种时尚、一种精神、一种力量。

这些感动城市、震撼心灵的记忆,让陌生人不再陌生,让个体不再渺小,它们如同点燃心灵的火把,照亮前行之路,给人满满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而高平,也在对每一个市民表达拳拳“热爱”。近年来,高平财政支出的85%以上都用于了民生,老旧小区改造、北城段到寺庄段美化亮化、HPV疫苗免费接种、二孩三孩育儿补贴、城乡用气“同城同价”、养老金每月增加到220元、年年发放100元新春消费补贴……发发发,补补补,免免免,民生实事接连兑现,件件暖心!

我们如此热爱高平,不仅因她蓬勃的当下,更因她温暖的灵魂。站在新的起点,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确信:这种热爱仍在生长!正是这万千溪流的汇聚,让丹河碧波荡漾,让炎帝故里日新月异。

这就是新时代的高平,不仅注重发展的速度,更注重发展的质量;不仅始终丰富发展的维度,更始终追求发展的温度。这些充满温情、温馨、温暖的时刻,让舒适的“高平温度”触手可及!牛青 祁笛)


本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