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基层动态

这壶黄芩茶 高平张永新一“泡”就是12年

来源:山西高平 发布时间:2020-04-09 【字体:

  4月1日下午,坐落在高平市原村乡上董峰村凤翅山下的山西腾达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迎来从省城来的客人。客人们是专题调研高平黄芩茶产业发展情况的。

  在黄芩茶历史文化陈列馆内,公司董事长张永新一一向客人们展示自己近些年精心收藏的明清时期的铁铸茶壶、煮茶器,拿出收集的高平历史上黄芩茶的文字书籍等史料,详细讲解了黄芩茶在当地的历史起源、制作工艺、药用价值、发展规模、产出及销售情况等。

   茶台前,张永新用黄芩茶为客人们泡起了功夫茶。杯中的茶汤色如黄金,香气袅袅扑鼻,品起来滋味纯正。

  品尝了黄芩茶水的客人们对这种流传千年、极具药用价值的历史茶种,表示出浓厚的兴趣,表示要加大对黄芩茶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满足产业发展的新需求,全力推动药茶产业的发展,打造“山西药茶”新名片。

  自从3月20日从太原参加了山西药茶发布会后,张永新比平时忙了许多。作为晋城市唯一参加会议的代表,他每天或接待来公司参观者,或接听各种来自国内许多地方的咨询电话。

  张永新记得,3月18日接到参加会议通知后,次日就赶往太原。近些年,为挖掘当地古老的黄芩茶的历史文化,他一直注重收集与其相关史料。闻听让去太原参加山西药茶发布会,内心虽略感有些“突然”,但他立即怀揣充足的文字资料,动身前往太原,与从事药茶的同行交流述说自己与黄芩茶的12年情怀。

  当亲耳聆听到大会发出“以药茶等产品为重点,聚力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全力打造中国第七大茶系”的号召后,他激动的心情难以自已。

  种植黄芩迷上了“茶”

  高平,为神农炎帝故里。出生在此的张永新,从小就听大人们经常念叨“神农尝百草”的故事。虽然那时候,他还并不解其中深意。

  当过矿工、做过保安的张永新,做梦也没有想到,自从2008年涉足北方人很少碰触的制茶业后,制作黄芩茶转眼就就是12年。

  48岁的张永新是高平市原村乡下董峰村人。与下董峰村相邻的上董峰村,全村百余户三四百口人,耕地1000多亩,多为坡地,是典型的纯农业村,村民多以种玉米为生,经济效益并不明显。

  上董峰村气候、土壤条件独特,是当地野生中药材生长区,仅中药材就76种,尤以黄芩居多。

  黄芩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根可入药。得天独厚的优势,张永新有了种植黄芩的念头。然而,用黄芩叶制茶,才是他种植黄芩的主要目的。

  在高平的原村、寺庄、神农、野川等诸多乡镇,自古就有上山采摘黄芩茎叶,通过晾晒干后当作粗茶饮用的习惯。张永新记得,他的爷爷生前就会制作黄芩茶,村里家家户户制茶饮茶的习惯一直保留至今。

  2008年,他与妻子乔红梅商量后, 确立了种植黄芩和黄芩叶制茶的目标。

  通过网上查询,他发现北京有家生产和销售黄芩茶的合作社,其产品的清火、消炎、改善睡眠等功效,深受消费者的青睐。“黄芩生长1年的叶子就可制茶。如果在村里的坡地上种黄芩,当年就能增加收入。”按照张永新想法,有了黄芩茶,将来就能借助黄芩茶园开发农业休闲旅游,将黄芩茶作为旅游特产推销出去。

  在原村乡政府积极协调下,通过流转土地,为张永新解决了500多亩用地,作为黄芩种植基地。用地问题解决后,张永新开始种植黄芩,同时投资200多万元在村里建起厂房,添置制茶设备,成立“山西腾达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专门从事黄芩茶加工,注册了“七庄河”商标。

  刚起步时,张永新在100亩的荒地种植黄芩。由于缺乏技术与管理,1年过后,大部分黄芩未能成活。后来他将山西省农科院的优质黄芩种引进,并请专家进行专业技术指导。随着成活率问题的解决,张永新的黄芩种植面积扩大至500多亩。

  在张永新看来,黄芩种植科技含量并不很高,产业附加值应当是用黄芩叶制茶。

  在前期考察过程中,张永新了解到,黄芩根作药材需3年重新种植一茬,而黄芩叶生长周期较短,1年即可见效,每年都可采摘嫩叶来制茶,经济效益可观。

  黄芩每年采摘“春芽”“秋芽”,每亩能采嫩芽250 公斤左右。4公斤嫩芽就能炒制1公斤黄芩茶叶。“黄芩根3年收一次,卖给中药厂每亩收入3000多元。而加上了黄芩茶,每亩收入能增至7000多元。”张永新的帐算的很清楚。

  黄芩茶制作不简单

  为制作出像样的黄芩茶,张永新一琢磨就是近4年时间。真正让黄芩茶走上市场时,已是2012年的事情了。

  尽管黄芩茶成为高平人常见的生活饮用品,但与市场上真正被认可的茶种相比,却非同日而语。

  在高平,传统的黄芩茶是通过“九蒸九晒”工艺制作。按照此法原汁原味将采来的黄芩叶进行加工后,张永新才发现,茶叶不仅外形参差不齐,而且茶汤的口感、色泽没“卖相”,很难拿到市场上去销售。

  张永新听村里一位老人说,民间制作的黄芩茶不仅只用黄芩叶,而且还带有黄芩茎,这样制作的茶叶看起来粗糙,但口感和药效更好。

  为提升黄芩茶的品质,留取黄芩茶香,他从南方引进了先进的制茶设备,并请来福建安溪制茶师傅到厂房进行手把手制茶教学,结合“九蒸九晒”的民间工艺,做出来的黄芩茶口味地道、独具特色。

  每年5月—10月,是采摘黄芩嫩叶的时节,其中六七月份最为集中。黄芩出嫩叶后摘青叶,通过萎凋、杀青、揉捻等几道工序即茶叶成形,最后烘干。“这个流程需要好几个小时。”张永新说。

  为确保茶叶质量,张永新担心制出来的茶叶不达标准,他总是与妻子对每个环节亲力亲为,守在300℃的炒锅前炒茶。“虽说很辛苦,但我愿意享受这个过程。”张永新说。

  如今,夫妻俩对制茶的每道工序都已轻车熟路。同时张永新又将传统制茶工艺与现代化制茶工艺相结合,经过采茶、鲜叶、杀青、揉捻、炒茶、烘培、提香等多道工序后,制作出了质量、色泽、形状、口感等独具特色的黄芩茶。

  挖掘黄芩茶文化历史

  “黄芩的花含有非常丰富的花青素。花青素是目前比较有效的抗氧化剂,而且抗氧化性能比维生素E高出50多倍,比维生素C高出200多倍,被称为‘口服的皮肤化妆品’。”在黄芩茶的制作中,张永新掌握了以前很多不知道的知识:经化验,黄芩茶与其它茶叶成分又有所区别。“黄芩茶总黄酮和黄芩甙(dai)含量,普遍高于普通茶叶2倍,而青花素也高于其他茶叶含量,优势十分明显。”

  3月24日,上董峰村飘下绵绵细雨。腾达源公司的车间厂房里,工人们正在人工分包加工茶袋。“去年生产了3000多公斤黄芩茶,现在只剩下200多公斤,现在需确保满足签约的客户单位短期供应。”张永新说:“春雨贵如油,这场雨又给今年种植黄芩打下基础。”

  茶,是南方人的天下。两口子却凭着北方人的实诚劲儿,硬是给黄芩茶打开一片市场。“不少经销商是感觉到黄芩茶的药用功效后,才开始代销黄芩茶。”张永新说,如今,黄芩茶在太原、郑州、北京、内蒙古等地有了稳定的市场。还经常被作为“高平特产”“晋城特产”“山西特产”成为馈赠礼品。

  在上董峰村内,有座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重修的万寿宫,俗称仙姑庙,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庙内供奉着悬壶济世的马仙姑。

  马仙姑是河北永年人,元中统年间迁居上董峰村。感觉绝佳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合道家养生修炼,所以马仙姑带着侍从定居于此,作为练功修行的道场,同时为当地百姓行医治病,积德行善,深得当地民众的敬仰和供奉。后人“敬其广施医术,救民疾苦,乃龛寝仙骨,修庙祭之”。万寿宫仙姑庙得到了元代皇家、明代王府、清代地方官员和地方普通百姓的朝圣和顶礼膜拜。     

  传说,马仙姑当年就是用黄芩茎叶疗民疾。如今在凤翅山上,还留存马仙姑留下的“仙水池”。近800年来,当地百姓养成了用仙水池的水冲泡黄芩茶的养生习惯,民间至今流传着“仙水泡仙茶,唯有黄芩茶”的说法。

  美丽动人的传说,无疑给黄芩茶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悠久的文化历史,让张永新欲罢不能,与茶有关的文字、实物、书籍都成为他收集的目标。2017年,注册 “圣姑仙草”黄芩茶商标后,他在公司设立了一座小型的黄芩茶历史文化展览馆,陈列相关实物上百件。

  通过调查了解,张永新得知,除民间传统制作黄芩茶外,高平对黄芩茶的开发由来已久。1983年,当时的高平县率先人工栽培成功,受到国家奖励并在全国推广;1996年,山西省药材会议在高平举行,高平作为全省黄芩种植基地进行大面积的种植。

  在高平,黄芩茶通俗叫法是黄金茶。1997年7月,高平市黄金茶厂投产,产品随即投放香港市场。如今,这家国内最早的黄芩茶厂虽已难觅踪迹,张永新还是费尽周折将该厂当时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等历史实物收集保存,并且还收藏了一盒当年生产的黄金茶。

  黄芩茶或是“华夏第一茶”

  
为了拓展视野,他与当地研究历史文化的学者专家交流,加深了解黄芩茶历史文化的内涵。

  山西是中华民族始祖神农和八代炎帝出生、生长、繁衍生息之地,是农耕文明和华夏民族的发源地,是中医药文化的发源地,也是药茶饮品文化的发源地。山西省炎帝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高平民俗文化学者王永忠研究认为,作为神农和炎帝故里的核心区域,高平特有的黄芩茶就是起源于“神农尝百草”,中国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以及历代史料就对中药黄芩和黄芩茶有专门的记载和相关论述。

  唐武则天天授二年(679年)《泽州高平县羊头山清化寺碑》上记载:神农“遍陟群山,备尝庶草……调药石之温毒,除瘵延龄……芬敷花药,春夏抽丹。”充分说明高平中药材在当时呈现出漫山遍野、一派繁茂的景象。

  “黄芩茶是民间百姓采摘当地产的黄芩除根部以外的地上部分的茎干或叶子代茶饮用,具有多种保健功能和药用保健效果,是真正意义上的‘药茶’”。在王永忠眼里,“药茶”,顾名思义就是“以药为茶”。茶从发现之初,先后经历了药用、食用、饮用的历程。

  药用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神农本草经》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的记载。

  “‘茶’最早是‘荼’字,但依然读cha。茶做药用,生嚼内服,清热,外敷消炎解毒。”王永忠说:“‘神农尝百草’就是指‘药’和‘茶’作为食物,在神农炎帝部落时期的一种生活方式,‘药茶同源’‘药食同源’反映了神农炎帝作为医药之祖和茶祖在高平留下的历史贡献。”

  在高平范围内,现存有30多处神农炎帝庙宇,其中80多块珍贵的历代碑刻详细记载了神农炎帝在农业、中医药方面的伟大成就,对神农炎帝“尝百草、作方书、制医药、疗民疾”,为“万世医药之祖”、创“百代医方之祖”有着明确的记述。

  《神农本草经》中收录中药材365种,在高平可找到107种,加之周边地区共发现300多种中草药,除历史上最有名的党参外,黄芩可算是一个传统药材里最常见的大宗品种,高平历代地方志都有对黄芩栽培的记载和对黄芩茶加工食用的传统习惯。

  黄芩是最早使用的中药之一毋庸置疑,但是黄芩茶作为最早的“茶”却还不被人了解。通过文字考证,王永忠推测认为,黄芩茶或是最早的“茶”。 

  经考证,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黄芩的“芩”字,最早为“菳”字,读qin和jin两个音。“高平的黄芩茶自古以来都是叫‘黄金茶’,主要是和‘菳’(jin)的读音有直接关系。”王永忠说,“茶”字在唐代陆羽著录《茶经》之前一直都是写作“荼”,但还是读cha。

  王永忠认为,“菳”字与“荼”字从原始字形结构比较,仅仅多了最下面“一横”,也可以理解为:“荼”为“菳”的地上茎叶部枝杆部,“菳”为“荼”的地下根部。《神农本草经》中的黄芩是指其中药材根部,而黄芩茶却是指中药材的地上茎叶、枝杆部分。

  王永忠在《本草纲目大全—草篇》中又有发现:黄芩又名山茶根、土金茶根、黄金茶、黄芩茶等。“这些记载似乎就说明:黄芩就是‘山茶’的根、‘土金茶’的根,其药用价值主要是地下根部。黄芩作为地下的根部既然叫‘山茶根’、‘土金茶根’,那就是说,黄芩的地上茎叶枝干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山茶、土金茶、黄芩茶。黄芩(菳)茶就是山荼(cha)、土金荼(cha),也就是最原始的荼(cha)。”王永忠表示,黄芩和黄芩茶的药用价值,古人很早就已经认识,而目前以“山茶”“土金茶”命名的中草药只有黄芩茶一种,所以黄芩茶是最原始的‘药茶’是有依据的,它与生长在南方的含有茶碱、茶多酚的现代意义的茶叶是有根本区别,这也解释清楚了“最早的茶”是当“茶”的“药”,是北方地区生长的中药材——黄芩茶。“起源于神农炎帝时期的高平黄芩茶无疑是中国最早的‘药茶’,堪称‘华夏第一茶’!”

  而高平特有的文化现象,也给王永忠许多灵感:国内唯一一座以“炎帝”命名的山岭,位于高平市野川镇后沟村,民间传说这里是神农“中毒之地”,神农熬制药茶的支锅石、取水的神农洗药池、神农井等遗存依然保存。与炎帝岭隔山相望的皇王寨,地处高平原村乡西部的凤翅山顶,也叫“炎帝城”,是与羊头山上“神农城”同时期的古代城池。

  而张永新的黄芩茶厂就在凤翅山下的上董峰村。除万寿宫供奉的元代马仙姑外,高平中医药历史上也是名家辈出,从医药之祖、茶祖神农始,还有传说中第一代炎帝的四太子,小名叫“松圪枝”,他继承了神农医术,善用黄芩、柴胡等本草,是治疗瘟疫和无名肿块的医术圣手,被后世供奉为“疙瘩爷”、“瘟神”,本地的瘟神沟、瘟神洞、瘟神庙就是为了祭祀纪念他而命名的。另外,还有东汉末期的王叔和、悬壶真人,明代李玘,都是高平本地在中医药学和养生修道方面的世外高人。

  想起12年前的抉择,张永新内心感到庆幸。如今,他与山西大学中医研究中心、皇城相府集团及陕西省咸阳咸新区茯茶镇茶业有限公司、太原大昌国际酒店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致力开发七庄河黄芩茶系列产品。目前,与陕西方面合作取得了成果,黄芩茶茯砖已成型。上海辰山植物研究所赵清博士在理论上提供支持,以探索未来黄芩茶在预防瘟疫等流行性疾病等方面的功效。而打造国家有机农产品标准的示范园区——神农茶谷药茶园,则是张永新埋藏心中的目标。(李吉毅)


本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