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基层动态

“无人机+云端”跑出事故快处快赔新速度

来源:警方周刊 发布时间:2025-04-21 【字体:


高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探索智慧交管

“无人机+云端”跑出事故快处快赔新速度

  “事故现场勘查已完毕,请车主配合立即驶离车辆,避免造成交通拥堵……”4月16日,高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民警通过远程操控无人机完成一起交通事故的现场勘查,将采集信息上传“高平交警事故视频快处快赔”小程序,24小时内保险赔付到账,为群众出行提供了更便捷、更高效的服务。

  近年来,高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积极探索“专业+机制+大数据”交通事故全流程新型警务运行模式,运用轻微事故视频快处快赔、复杂事故无人机快勘快撤、事故纠纷多元化解快办快结的“三快”工作机制为交通事故处理按下“快进键”,今年以来已处理轻微交通事故1420起,占接警总量的40%,警力资源得到充分释放。同时,在事故预防方面推行“1+4+5”模式,实现科技赋能与警务机制深度融合,为全省基层交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高平范本”。

  “三快”机制,事故处理“高效办”

  “请切换手机摄像头,按我的指引操作,配合进行远程信息采集……”4月16日8时39分,道路交通事故研判中心接警员和树宇,拨通事故当事人冯女士的电话,并发送一条短信,引导其点开链接进入“高平交警事故视频快处快赔”小程序与当事人冯女士视频连线。在和树宇的引导下,仅用15分钟,就完成了冯女士小车被追尾事故的信息采集工作,第一时间认定事故责任,生成“事故登记表”,并将结果同步推送至当事人及对应保险公司理赔端,简化了事故处理程序,实现轻微事故的快速处理与理赔。

  冯女士感叹道:“这个小程序处理事故太方便了,不用去交警队,也不用等保险公司现场处理,真是又快又好。”

  近年来,随着机动车驾驶人和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交通流量不断增大,交通事故警情也呈逐年攀升态势,高平市轻微交通事故占事故总量的70%以上。

  “我们大队通过组建由科技民警、保险理赔专家、软件开发团队构成的联合攻关小组,外出学习、积极探索,结合实际研发了晋城市首个‘远程视频快处快赔’小程序,搭建了用于处理“小剐蹭、小磕碰”等轻微交通事故的专业处理与理赔平台。”副大队长魏丁伟介绍,“该平台主要开展3方面工作:对机动车与机动车的轻微财损事故,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机动车与行人的轻微人伤事故,通过远程视频连线进行快速取证、处理。处理过程中,交警可将保险人员拉入视频群聊进行在线协商,现场照片及当事人信息实时共享。经调解协商同意后,2000元以下的轻微财损、轻微人伤小额理赔可在线快速赔付。”

民警运用小程序对事故进行信息来源

  针对复杂事故现场,大队快速启用无人机到场勘查,在短时间内完成现场情况采集,为后续责任认定提供重要的证据资料,同时引导当事人快速撤离现场,避免交通堵塞。

  小程序运行以来,大队日均减少20辆次处警车辆、60人次处警警力。群众在现场等待时间平均缩短12至15分钟。24小时内保险赔付到账,优化了理赔流程;每起警情平均15分钟处置完毕,有效减少了道路拥堵,提升了交通事故处理效率,为群众出行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1+4+5”模式,事故预防“精准抓”

  在“高平交警事故视频快处快赔”小程序后台,记者清晰地看到,地图上用数字和不同颜色标注着辖区的警情情况。哪个地方警情多、属于哪类型的警情……这些信息一目了然。魏丁伟介绍,他们在事故预防上,推出事故预防“1+4+5”新模式,即围绕一条主线:事故预防“减量控大”;落实四项工作:数据洞察与隐患排查,信息收集与意见倾听,深度分析与原因探究,精准施策与动态调整;做到五个要求:重点时段、路段查处重点违法行为。农村地区分级分类管理,重点劝导三轮农用车等违法载人行为。常态化纠查一盔一带,闯红灯,逆行等行为。定期向一老一小,企业工人及务工人员开展交通安全知识教育。努力实现社会协同共治、隐患排查整治、溯源管控治理。

  “我们通过数据建模,开发‘事故热力图’和‘风险分级评估’系统,对警情进行精准研判,分析事故发生的类型、路段、时段、天气、人员等信息,实时推送风险预警。同时,对亡人、伤人、酒驾事故进行重点研判,对事故多发点段生成‘事故黑点’,经过电子围栏、道路技术等级、道路线形、事故形态等进行分级分类,形成详细的研判报告,定期推送至相关部门。”辅警赵鹏斌说。

  基于精准的数据研判,大队运用“查、劝、纠、宣、治”五字工作法,把警力科学布防在“最需要”的地方。通过主动开展警务活动,努力推动“事故被动处置”向“主动式精准防控”的转变,实现事故全面下降。

  依托智能研判系统,大队提前预判事故高发区域和时段,每日早高峰前1小时部署“铁骑机动队”驻点值守,实现“警力跟着警情走、防控跟着风险走”。同时,定期主动向出租车、货运司机、外卖骑手、辖区群众等开展交通安全知识宣传工作。通过讲座、培训、发放宣传资料及新媒体等多种方式,大幅提升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不仅如此,他们联合保险公司、社区建立“警保联动”“警民协作”机制,在商圈、景区设立“快处服务站”,积极发动社会各界人士担任“交通安全协管员”,构建“全民参与”的治理新格局。

  “四化”工作法,纠纷化解“一站式”

  高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在工作实践中探索出“线上线下一体化、执法办案规范化、赔偿标准统一化、矛盾化解多元化”的道路交通事故“四化”工作法,构建起交警牵头,人民法院、司法机关、保险企业入驻办公,人民检察院、民政部门、医疗机构、社会救助积极参与的多部门联动、多元化调处的新模式。“如果事故当事人无法到现场调解纠纷,我们可以通过小程序实现云调解,更加便捷高效。”事故处理中队副中队长郭卫灵说。

  在高平市,年均1万余起交通事故中,96%的纠纷通过“四化”模式得到有效化解,4%的诉讼案件也实现了快速办结,真正做到了“案结事了”。事故处理中队中队长杨雅凯表示:“处理交通事故要做到公平公正,确定统一的交通事故纠纷赔偿计算标准,实现了事故定责和赔偿标准的统一,从调解到诉讼、从判决到执行,一把尺子量到底,一个标准管到底。”

  “四化”工作法因其创新性和实效性,被选为全省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是全省公安交警系统中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单位。

  警力配置从“平均用力”转向“精准投放”,事故处理从“线下跑腿”转向“云端办结”,风险防控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防”。随着持续深化科技赋能在交通管理中的应用,高平交警将构建“人、车、路、环境”全要素治理模型,完善程序提升,做实研判支撑,营造更安全、畅通、有序的高平道路交通环境。(本报记者 张雪丽)


本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