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在高平(2016—2025)| 再建一个高平城:高铁穿梭 新城崛起!
郑太高铁建设者、中国铁建电气化局四电项目工程部部长程小龙说:“今天坐上第一趟动车,心情格外激动,想想之前的辛勤付出,特别值。”
短视频美食博主张树新说:“我要铭记这个历史时刻,2020年12月12日,从此高平进入了高铁时代。”
市民常佳铭说:“现在有了高铁,我们能够更加快速地走出高平,可以看看外面的世界。”
2020年12月12日,郑太高铁全线通车,高平人民憧憬多年的高铁梦成为现实,高平东站也在当天迎来开通仪式,一转眼,已经快5年了,但每次看到我们的高铁站,仍然感到非常自豪,大气磅礴、古色古香。
中铁时代建筑设计院高平东站设计总体沐炜炜说:“高平东站的设计,是以‘问祖炎帝 寻根高平’为主题的,通过大出挑的屋檐,结合柱廊的形式,以及精美的斗拱,来展现中国传统建筑的美。在站房的室内外设计中,我们也把炎帝文化相关的素材,比如神农尝百草、制耒耜、种五谷等融入其中,最后落成的高平东站整体呈现非常庄重大气。”
高铁的开通,实现了高平与大城市间的朝发夕至,为高平走向全国安上了加速引擎,怪不得咱高平人都说就差个机场了。
高平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引资部招商专员侯龙说:“无论是我们外出招商引资,还是客商来高平交流考察、投资兴业,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都会缩短。如此一来,开发区的区位交通优势更加明显,高平的营商环境也将会极大改善。”
高平东站站长张瑜说:“G557次的开行,拉近了高平与首都的时空距离,促进了当地人才交流和文旅焕新,推动高平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
一座高铁站带动一座城。飞驰的高铁不仅重绘了高平的交通版图,也重塑了高平城市的发展格局。高铁的到来为城市更新打开了思路,市委、市政府借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对土地利用和空间分区进行重新调整,决定不在老城打转转,要拉大城市框架,高标准建设高铁新区。
规划定了,说干就干。2020年,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由市发改局、住建局、自然资源局、文旅局等多家相关单位组成的高铁新区建设指挥部,多方联动、协调推进。一项项决策部署谋篇布局、一个个大气手笔纵深推进,力争在高铁通车之际实现新区“路成、水成、景成、部分房成、形象初成”的目标。
市住建局总工办主任郭振芳说:“我们主要负责市政道路建设,高铁新区设计的是‘三纵七横’路网布局,不仅要修路,同时还要完成桥梁、绿化、照明、雨污水等配套管网的建设,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参建人员经常加班加点干,为的就是早日完工,畅通新区、连通‘三区’。”
目前,高铁新区“三纵七横”路网结构已成,住房鳞次栉比,炎帝中学、百草幼儿园、市民健身中心、市民文化中心、蔡志忠美术馆和第二人民医院有序布局,教育、医疗、文化、娱乐功能一应俱全,不断吸引人口向新区集聚。高平正加快构建以“一轴一带一廊”为牵引、两翼协同、三区联动的城乡融合“五大布局”,不断拉大城市框架,推动中心城区、高铁新区、开发区“三区”互联互通、融合发展。
君汇四季城住户郝兴云说:“虽然现在人没有老城的多,但我们看重的是高铁新区未来的潜力,将来会越来越好。现在趁房价还便宜,咱先占住,将来不发愁。”
苏庄村党总支书记张磊说:“没有高铁,哪有我们村的今天。一下高铁就是苏庄,来旅游的外地游客特别多。”
高平壹号院住户杜圆圆说:“在这买房就是为了让孩子上学近点,有幼儿园,也有小学初中,在家就能看着孩子去学校。”
中心城区凝聚烟火,繁华高铁新区涌动发展活力,开发区集聚澎湃动能,高平这座充满希望与温度的现代化新城,正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和奔跑速度奋力向前。
本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