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市:坚持规划先行 突出项目支撑 夯实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根基
8月10日上午,市委召开了一场气氛热烈的专题会议,听取了相关部门关于“百里沁河生态经济带”建设进展的情况汇报。
8月21日,“轰隆隆”……随着几台拆除机械的轰鸣声,阳城县润城镇下伏村的沁河岸边,一排房屋瞬间倒地,润城镇下伏村沁河岸边的建筑物拆除工作顺利启动。
8月26日上午,伴随着挖掘机的轰鸣声,一面面墙体应声而倒,沁水县嘉峰镇百里沁河生态经济带先行区拆迁工作全面启动……
这是我市全方位推动沁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建设“百里沁河生态经济带”的几个场景。
近年来,我市坚持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放在高质量发展全局中统筹谋划,充分发挥规划管长远、管根本的作用,在发展集体经济上下好“先手棋”,坚持策划、谋划、规划系统推进,注重项目数量、质量、体量一体抓,不断提高规划的前瞻性、科学化、精准度。
全市上下,按照总体规划,坚持同向发力,因地制宜、一村一策、梯次推进,把发展集体经济的“愿景图”逐步变为“实景图”!
规划先行 系统性谋划布局
近年来,我市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纳入市域经济发展总体布局和国土空间规划,立足晋城县域经济强、生态本底好、农业品质优等特点,谋划形成了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文旅康养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环,沁河、丹河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带,文旅康养融合、特优农业供给、城郊综合服务三大功能区的“一环、两带、三区”总体布局,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规划,绘就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新蓝图。
《农村集体经济三年发展规划(2022-2024年)》,确定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
《全市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21条》聚焦党建引领、产业规划、项目支撑、多元投入等关键要素,提出了强化党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领导、坚持规划先行等21条硬核举措,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晋城路径”。
太行一号文旅康养示范带工程,连接90%脱贫地区、90%景区景点、90%特色农产品产区,是我市发展集体经济的主战场,将坚持“路、景、村、业”一体推进,建成“五大配套系统”,谋划实施总投资150亿元的89个项目,着力打造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示范带。
百里沁河生态经济带工程,沿线分布15万间明清古建、117座古堡和富集的煤炭、煤层气资源,是我市集体经济发展基础最好的区域,将聚焦“环境治、交通畅、文化兴、布局优、产业旺、生态美”目标,完成“1+3”规划编制,谋划实施总投资354亿元的79个项目,着力建设沁河流域共同富裕示范区。
丹沁两河沿线治理示范带和环城水系清水复流工程,将全面带动我市807个行政村实现人居环境、产业发展、集体经济、治理水平的整体提质,大力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
文旅康养产业将实施白马寺山高端康养示范区项目,可带动120多个村发展观光休闲、民俗体验等配套服务产业。
实施“百村百院”康养项目,精心优选129个村落和108个明清院落。去年首批28个村30个院开门迎客,今年将各建成50处以上。
实施全域旅游路网项目,建设354公里的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支线、沁河古堡群环线和“百村百院”连接线,形成全市“城景通、景景通”旅游公路“一张网”。
……
一项项规划的出台,确保了我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有目标、有项目、有抓手!
定好了就干,干就要干好。
金秋九月,走进群山环抱中的陵川县六泉乡浙水村,只见明清民居古色古香,阳马古道弯曲而悠长,潺潺河水穿村而过……目之所及,皆是风景。
不少自驾游的游客也陆续来到村里观光游玩,来自长治的一位游客边拍照边感慨:“没想到这个地方山美水清,吃住玩都很有特色,真是不虚此行。”
浙水村是太行山深处一个有着明清遗风的古朴山村,之前因交通不便“藏在深山人未知”。近年来,浙水村立足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晋城段起点优势,积极融入太行一号文旅康养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示范带建设,大力发展文旅康养、中药材种植、饮用水开发等特色产业。
高标准规划、高质量推进。2020年,该村聘请北京元亨凯瑞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编制浙水产业规划设计,按照“一村、两区、三大板块”发展思路,建设幸福传统古村,打造传统古村区和新民居区,开发多彩梯田、太行小峡谷、浙水古镇三大板块。他们以“太行人家•云锦系列”为整体品牌,定位“颐养浙水•从心出发”经营主题,投资3000万元,新建了景观门楼、旅游厕所,改造了古房、古院和民宿客房,修缮了阳马古道古宅,完成了人民大食堂建设,古色古香的浙水面貌初步显现。
“自从‘太行一号’国家风景道穿村而过,我们村充分挖掘‘阳马古道’商旅文化底蕴,发展起了中药材种植、生态水厂、农家接待、峡谷观光等多种康养旅游业态。不仅带动我们顺利脱贫,更形成了集体增收、农民致富、多方共赢的好局面。”浙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靳慧永高兴地说,仅今年“五一”假期,村里就接待游客12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80余万元,村集体增收15万元以上。
同样的蜕变,还发生在“太行一号”沿线及沁河、丹河两岸许多个乡村。
高平市苏庄村坐落在丹河岸边,距离郑太高铁高平东站仅1公里。村内现有保存完好的古院落24座,素有明清建筑“艺术博物馆”的美誉,是国家级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近年来,苏庄村依托其独特的建筑景观、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便捷的区位优势,主动融入全市丹河生态治理示范带规划布局,整合各类资源,开展“企地共建”,累计投资7000万元,打造了“太行人家·喜镇苏庄”文旅康养新业态,带动村集体增收60余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20万元。
阳城县润城镇上庄村地处沁河古堡古村落群最核心部位,拥有千年历史,文化名人辈出,先后获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全国文明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和中国优秀古村镇。
近年来,上庄村根据“四朝古村、民俗上庄”文旅产业发展定位,充分保护、活化、利用古堡古宅古院等古村落资源,成功创建天官王府国家4A级旅游景区,实现资源变资产、古村变景区。同时,通过打造特色民宿、发展上庄美食、开展民俗表演、建设廉政基地、开办亲子乐园、建成影视基地等,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60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50万元,村民年人均收入1.6万元,从事景区劳务、经营服务项目的200余农户还可户均增收2万元。
随着一项项规划的实施,一个个项目的推进,村域资源“活”起来了,集体经济“壮”起来了,群众腰包“鼓”起来了,一条条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越拓越宽!
本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