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晋城动态

一路向“新”动能澎湃——我市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来源:晋城市人民政府网 发布时间:2025-02-17 【字体:

一分钟,200只精微光学镜头诞生;一天,10万件手机部件下线;一个月,90亿颗LED灯珠产出……

太行潮涌,“新”意盎然。我市坚持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统筹抓好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不断抢占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构筑新优势,交出了一份向“新”而行的高分答卷。

2024年,全市GDP同比增长6.8%,增速继续领跑全省;人均GDP达到10.8万元,保持全省第1位、中原城市群第2位,超出全国近2万元。县域经济态势蓬勃,4个县(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排入全省前5位。

抢跑新赛道,新兴产业“好苗成大树”

我市坚持把光机电产业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突破口,深耕视觉系统、新材料、人工智能3条产业链,重点抓好晋钢光伏产业园、康佳智慧科技城等15个龙头项目,全面提升产业配套率,推动光机电产业集链成群。

2024年5月,康佳智慧科技城项目正式启动,康佳集团投资50亿元建设的全国智能家居总部落地我市,这是康佳集团在北方地区布局的第一个智慧科技城项目。在康佳集团强大的产业聚合力和品牌号召力影响下,同年11月,科技城通过“园中园”模式引进的长露科技智能终端制造项目全面开工,进一步提升了晋城光机电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这是我市光机电产业蓬勃发展的缩影。成功创建省级家电消费品特色园区,招引15个项目落地,满产产值85亿元;青禾晶元研制的半导体复合衬底,填补国内空白,荣获全国创新创业大赛山西赛区一等奖;入局智能家居市场,开发百余个品类的终端产品,形成“产品+服务”的全链条产品服务体系;培育13家外资外贸企业,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14%,外资增长130%……

2024年,晋城经开区光机电产业产值突破700亿元,近四年年均增长42%;工业增加值总量和拉动贡献在全省71个工业类开发区中,连续三年排名第一;工业投资增长23%,总体发展水平保持全省前列。

在集中力量发展光机电产业的同时,我市深挖煤层气、文旅康养、现代服务业、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发展潜力。煤层气产量及增量连续五年保持全省第1,城乡居民气化率达到95%;连续举办五届全国康养产业发展大会,凤城康养示范区入选全省首批文旅康养示范区,太行锡崖沟成功创建全省首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获评中国康养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20强市、中国气候宜居城市,入选全国十大热门黑马目的地、中小城市热度最高目的地;服务业增加值增速连续五年保持全省前2位,累计发放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资金3.8亿元、数字消费券1.66亿元,带动消费45.4亿元,建成6个乡村e镇、10个电商直播基地、15个美食街区、28个夜经济专区,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大力实施“数字晋城”战略,全力打造全省“制造业数字化改造先行区”,太行数岛等10大数字产业园加速推进,新型智慧城市二期工程基本建成,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

一路向“新”,奔腾前行。“热气腾腾”的成绩单背后,是我市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一个因新质生产力催生乘数式跃升、指数级增长的城市拔节生长。

发力新技术,传统产业“老枝发新芽”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统筹好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

我市始终把发挥传统产业优势放在重要位置,运用数字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钢铁、化工、铸造等传统优势产业,进一步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实现传统产业绿色转型。

“我们从2月3日进场施工,预计3月底完成12台气化炉改造。”省级重点工程山西天泽煤化工集团股份公司煤气化厂纯氧气化升级改造项目现场紧张忙碌。作为全省最大的尿素生产企业,天泽集团于2023年在全市率先启动纯氧气化全流程升级改造。该项目完工后,各种粉尘、各类污染物排放量总体将下降50%以上,无组织污染物排放将减少90%,废水实现零排放,煤炭消耗将在现有基础上再降低10%至20%。

技术革新推动转型升级。天泽集团坚定不移推动纯氧连续气化升级改造项目落地,用节能减排的亲身实践为全市煤化工转型升级蹚出了一条新路。连续十二年被评为“全国(合成氨)行业能效领跑者标杆企业”“合成氨行业原料燃料动力消耗行业对标标杆单位”。如今的天泽,大颗粒尿素产能占全国的20%,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煤化工行业标杆。

面对大势,我市在新技术、新策略、新方法中找到传统产业破局的“金钥匙”,赢得转型发展的主动权。持续攻坚煤矿智能化建设,煤炭先进产能占比达到95%,超出全省12个百分点;依托晋钢光伏装备产业园,招引江苏国强集团年产50万吨光伏支架等8个项目落地,推动建筑用钢向装备用钢升级,晋钢蝉联“中国企业500强”,产值稳定在600亿元以上;成立全市铸造产业联盟,加快建设总投资232亿元的六大铸造产业园,获评“全国铸造行业高质量发展试点市”;积极开辟甲醇经济新赛道,已建成甲醇加注站5个,推广甲醇汽车48辆。

2020年以来,全市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20%,位居全省前列;近五年以年均2.7%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7.6%的经济增长。

因新质生产力实现华彩蝶变,势如破竹不断奋进的城市呼之欲出。

构筑新环境,转型发展“跑出加速度”

厚植沃土万木兴,换得有凤远方来。好的环境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前置条件。

我市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深入推进“无证明城市”建设,创新提升“一件事一次办”,持续擦亮“晋心服务”品牌,全力打造“全省最优、全国一流”营商环境,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良好条件。

“在这里落地,主要是看中了服务和环境。”山西英特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研发制造通信电子、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域封装电路板控制模块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总监辛钱俊坦言,2020年签约后,短短一个月就达到了入驻条件,这让他感受到了晋城的满满诚意。落地后,晋城推行全生命周期扶持政策,让企业一路高歌猛进。2024年,该公司仅SMT业务产值达1.2亿元,同比增长60%。

我市先后出台改革创新、金融服务、要素保障、人才支撑等8方面128条政策体系;搭建产业链、人才、金融、创新、手续办理等9个工作专班;持续深化“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开展项目前期手续集中办理,办结时间平均缩短30%;扎实做好“一枚印章管审批”后半篇文章,“我陪群众走流程”“政务服务体验员”被国办确定为全省唯一试点城市;大力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新生儿出生一件事”入选全国典型,退休、个人养老服务等5个“一件事”成为全省试点。

与此同时,我市坚持系统思维,将优化营商环境与人才招引、助企纾困等各项工作一体谋划、一体推进,全力打造一流创新生态。依托“两院一站一平台”,引进7位院士、93位博士,推动6项“卡脖子”技术攻关取得突破,国家科技创新2030“量子通信系统核心量子器件”重大专项落地我市;用好“人才新政20条”,创新实施“七个一批”人才集聚项目,持续开展“引凤兴晋·‘城’就未来”活动,累计引进各类人才1.38万人;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排全省第2位;2024年认定高新技术企业80家左右,创历史新高;“晋创谷·晋城”成功挂牌,率先实现省级小微企业双创基地县域全覆盖;千方百计助企纾困,常态化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95个、总投资727亿元;增开多趟高铁列车,3个半小时直达北京,6个多小时直达上海,进一步缩短对外时空距离。

沃土焕“新”,向上攀登。蒸蒸日上的发展环境背后,是我市以开放思维创新发展生态,打造高质量发展新高地。一个以新质生产力激发创新活力、释放发展潜力的城市蓄势崛起。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让脚下凤城沃土焕发勃勃生机。晋城推进高质量发展足音铿锵、势头昂扬;用“新”聚能,向“质”蝶变,也必将在中国式现代化晋城实践的道路上乘风破浪、行稳致远。(裴囡囡)


本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