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晋城动态

以文化人润心田 以文培元育新风 ——我市文化文艺工作发展综述

来源:晋城市人民政府网 发布时间:2025-02-18 【字体:

文化兴则城市兴,文化强则城市强。2024年,我市充分发挥文化铸魂、文化赋能作用,根植文化厚土,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推动文化工作与时俱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精品剧目竞相涌现,文化空间不断上新,惠民活动精彩纷呈……一系列文化工作新举措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 以精品奏华章 文艺创作繁荣发展

2024年6月22日,上党梆子《大汉母子》首次在市歌舞剧院剧场进行带妆彩排;10月20日,又作为山西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系列活动(第四届山西艺术节)优秀剧目展演的压轴剧目在太原青年宫演艺中心进行首演。四个月来,该剧演出了20余场,场场爆满,一票难求。

该剧获得热烈反响,正是我市文艺创作繁荣发展的一个缩影。一年来,我市持续实施精品战略,加强文艺精品创作,先后创排了上党梆子新编历史故事剧《大汉母子》、上党梆子现代戏《柴胡岭》《煤海云帆》、音乐剧《李有才板话》,移植创排上党梆子《高粱红了》,复排上党梆子《闯幽州》《三击掌》《打铁》……重量级名家名团接连亮相,具有晋城文化特色的舞台艺术精品力作竞相涌现,极大地丰富了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此外,我市坚持让文艺精品“请进来 走出去”,在全国各地唱响“晋城声音”。组织开展“以乐会友 乐响晋城”2024年民乐大咖晋城行活动,借助国家级平台的资源优势和全国音乐界大咖的影响力,持续对外推介晋城地方民族音乐资源和特色活动;组织上党梆子优秀剧目参加全国首届小戏小品展演、第四届南腔北调戏曲节、第八届中国戏曲文化周地方戏曲展播、“艺术为民”山西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优秀剧目展演、“梅香三晋”山西省戏曲名家名段演唱会等活动,促进文化交流与发展,为外地观众呈现了一场场精彩演出。

■ 以匠心铸品质 文化品牌越擦越亮

“鲲鹏遂志凌云展,夫君威名天下传,清元寺内来许愿,但求佛主佑人寰……”2024年2月18日,“凤鸣春晓”优秀剧目展演启幕,高平市人民剧团有限公司带来的上党梆子《吴汉杀妻》作为开幕大戏华丽亮相,近三个小时的演出中,跌宕起伏的剧情变幻、入木三分的人物刻画、精美绝伦的舞美呈现,展现了上党梆子的独特魅力,台下观众听得投入忘我,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和赞许。

作为我市著名文化品牌,“凤鸣春晓”优秀剧目展演活动从2003年开始至今共演出剧目百余场,惠及线上线下观众数百万人次,“两节”期间,在家门口免费享受“戏曲大餐”,也成为市民精神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像这样的品牌性文化活动,在我市已经形成多点开花的局面。6月27日,“舞动三晋”晋城市广场舞大赛启动,11支参赛队伍轮番登台‍,尽情展现广场舞的魅力以及对幸福生活的热爱;8月2日,“八音齐鸣颂太行”2024年晋城市八音会大赛开赛,为市民群众带来一场精彩绝伦的八音会盛宴;9月26日,第十二届“太行书会”曲艺节目展演举办,来自山西、河南等地的鼓书艺人相聚陵川,离石弹唱、河南怀庆话快板、沁州三弦书、长子鼓书等国家级非遗、省级非遗将轮番上演,精彩的演出让观众赞不绝口、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2024年以来,我市坚持深耕细作,积极打造广场舞大赛、八音会大赛、悦乐音乐会、“凤鸣春晓”优秀剧目展演、上党梆子精品(经典)剧目展演周等一系列叫好又叫座、火热又火爆的文化品牌,树立了文化标杆,释放出澎湃活力。

■ 以文化润民心 公共服务提质升级

我市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持续推进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不断提高公共文化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组织开展更多接地气、暖民心的文化惠民活动,让文化惠民带来的幸福感时时处处可见可感可触,让文化享受直抵人心。

以大剧院为阵地,全力打造晋城“文化会客厅”。坚持“横向成季 纵向成列”的演出编排策略,“新春演出季”“盛夏演出季”“‘康养山西·晋城有戏’文化艺术季”“冬日演出季”形成了大剧院全年四季的文化艺术主题。《桂冠之声》《民乐映九州》《零钱音乐会》三大品牌系列演出贯穿全年,将世界顶级音乐学院毕业的青年艺术家、全国省级民族乐团和喜爱多元跨界的国家级、省级、市级等知名交响乐团演奏家汇聚晋城,让市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文化盛宴。

在市图书馆精心打造了数字体验区,配备了VR沉浸式阅读平台、数字书法台、大模型学习咨询舱、数字阅读一体机等智能应用设备,大幅度提升了图书馆智慧化服务水平。数字体验区周免费开放时间63小时,设备月均使用量1.3万人次,暑期月均达到2万余人次。

依托市、县两级文化馆,开办公益课、“青年夜校”等,设置丰富多样的免费课程,为广大市民尤其是年轻人构建起“家门口”的全民美育课堂。全年累计开办102个艺术门类,189个班次,4758个课时,受益人群达93000余人次。

文化惠民工程稳步推进,2024年共开展省级群众文化服务品牌“太行山红色轻骑兵钢板书”活动100场次,群众文艺队伍(文艺小分队)7263场次,免费送戏下乡831场次,“周末大剧场”公益演出完成62场……如今在晋城,“文化大餐”已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化建设,不仅成为晋城宝贵的无形资源和重要的发展环境,也成为晋城最靓丽的名片,正在沉淀为晋城最珍贵的文明底蕴。(程才)


本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