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外界视点

高平:“五彩农业”蓄势待发 乡村振兴未来可期

来源:山西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4-10-08 【字体:

高平市区一景

高平市区概貌

山西前和农工商集团脱毒红薯种苗培育实验室

凯永养殖公司生猪养殖场俯瞰

晋宝绿珍系列产品

高平“本色农业”品牌富硒红薯

潞绸婚被

潞安府潞绸集团桑蚕基地

蚕茧

多彩高平
特色凸显

高平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总面积946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街道)、304个村民委员会、30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453054人。
  高平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炎帝的故里,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的发生地,也是太行太岳革命老区和闻名全国的“中国古建博物馆”“黄梨之乡”“生猪之乡”和“上党梆子之乡”,拥有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山西省全域旅游示范区、省级园林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全国营商环境质量十佳县市、全国数字化推动高质量发展示范市等荣誉。
  高平市农业基础较好。全市耕地面积62万亩,土地肥沃,是国家级商品粮生产基地、机械化旱作农业基地。高平素有“生猪之乡”的美誉,是受国务院奖励的生猪基地示范市、生猪调出大县(市),是全省“一县一业”生猪示范县(市)、第一养猪大县(市),全市年生猪出栏达100万头。高平素有“梨乡”之称,所产黄梨个大、香甜适口、水分大、耐贮运,有大黄梨、削梨等十多个品种,其中以陈区镇铁炉村所产的大黄梨品质最优,俗名“铁炉梨”,明、清时曾为贡品。
  高平是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暨农业绿色发展试点先行区、全国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市)、全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试点县(市)和全省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目前已形成生猪、黄梨、红薯、蔬菜、丝绸5条全产业链。
  近年来,高平市委、市政府全力实施“1235”战略,紧紧扭住“两件大事”,努力做好“四篇文章”,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34亿元,连续四年位居全省县(市)前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8%,排晋城市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0.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2.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44658元,增长5.7%,增速排晋城市第一;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1454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2.5亿元,连续两年位居全省县级第一。经济实力稳居全省第一方阵前列。
  农业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产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高平,中华农耕文明的发祥地,相传神农炎帝曾在此躬耕,中华农耕文明的第一缕曙光在此点燃。
  近年来,高平市积极实施农业“特”“优”战略,依托当地资源禀赋精心布局,打造了以“白色的猪、黄色的梨、红色的薯、绿色的菜、彩色的潞绸”为核心的“五彩农业”,通过不断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持续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全力叫响“白黄红绿彩”特色有机农产品品牌,全面推动产业振兴,在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发展的同时,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年,高平市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坚持全域统筹谋划、铲住底板实干、引导多元投入、抓牢组织领导,以确保粮食安全为底线,以提升特优农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为重点,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强化农民增收举措,奋力开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新局面。
  值得关注的是,在农业供给方面,2023年,高平市粮食总产量达到18.61万吨,增长0.7%,蔬菜产量11.8万吨,增长1.1%;园林水果产量3.1万吨,增长7.2%;生猪出栏量在全省持续处于领先地位。过去的一年,高平市经济实力稳居全省第一方阵前列,交出了一份厚重提气的高质量答卷。金秋时节,记者深入高平市,用一周的时间,沿着绚丽的“五彩农业”之路进企业、下田间、看现场,探寻古老的长平大地在新时代的征程中,谱写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的秘诀。

政策扶持+市场驱动
“五彩农业”未来可期

高平市是国家农业绿色发展试点先行区、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国家生猪育种创新标准化示范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和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在这里,白色生猪产业聚链成势,年出栏达到100万头;黄梨产业向深向精,梨膏、梨脯、梨汁等产品畅销全国;红色甘薯“硒”望无限,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现场观摩会两次开在高平;绿色蔬菜产业扩规扩链,直供超市、小区;多彩潞绸创新传承,品牌价值和经济效益持续提升。
  近年来,高平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乘势而上、敢作善为,经济“稳”的基础更加坚实,“进”的态势更加强劲,“优”的动能更加集聚,“五彩农业”的快速发展更是为该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9月3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高平市原村乡秦城村的山西前和农工商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只见工人们站立在生产线两旁紧张地作业着,各道工序有条不紊,一袋袋包装完好的红薯粉条排队下线,从这里源源不断销往全国各地。
  山西前和农工商集团有限公司隶属于高平市五谷丰农业农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农产品科研、育苗、绿色种植、生态养殖、农产品深加工、出口、仓储为主的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该公司以“晋宝绿珍”为第一品牌,品牌旗下的产品包括红薯淀粉、红薯粉条、粉皮、酸辣粉、豆腐、豆皮、豆干及休闲豆制品等20余个品种。该公司先后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和危险分析及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认证。特别是红薯粉条系列产品先后通过了中国、欧盟、美国三大标准体系的有机认证,办理了出口系列手续,具备了出口资质,漂洋过海远销美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新加坡、毛里求斯等国家。
  “要想产品安全、健康、绿色、放心,抓好种植源头是关键。我们公司流转3000亩土地用于种植有机红薯,并拥有自己的红薯育苗实验室、育苗大棚和千吨红薯智能仓储窖。在生产加工方面,我们有日产45吨淀粉生产线、年产2000吨粉条生产线、年产600吨粉皮生产线、日产6万盒红薯方便类食品生产线以及日加工8吨黄豆豆制品生产线。与此同时,我们配套建设有红薯堆场、蒸汽锅炉房、软化水车间、包装车间、产成品库、污水处理站、科研和质检等相关设施设备,所有生产设备及工艺在国内均处于领先水平,成功打造从红薯科研、育苗、田间种植、收获到淀粉加工、粉制品加工全闭合的产业链。”山西前和农工商集团有限公司综合办公室主任李建永告诉记者,“为了带动周边村民增收致富,我们在招聘员工时,会优先考虑周边村民,为他们提供多个就业岗位,使村民能够在家门口就业,增加收入。未来,将努力把公司打造成三晋一流的农业现代化龙头企业。”
  据了解,为实现红薯产业高质量发展,高平市以北凹村有机红薯试验基地为试点,在全省率先启动红薯会员制,通过“订单农业+村集体经济组织+农事体验+物联技术”的模式,综合农业产业链条中的各个环节,通过现代物联网技术,将优质富硒红薯的生产全过程呈现给消费者,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业生产标准化、精细化,加快构建互利共赢、互信共享的产销关系。与此同时,该市还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合作,成立了“一院两站”(国家甘薯产业技术研发中心高平专家工作站、博士工作站暨高平甘薯产业创新研究院),发展富硒红薯5万亩,培育了“朱门红薯”“本色农业”等品牌。
  红薯产业蒸蒸日上是高平市“五彩农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产业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扶持,该市先后推出了《高平市2024年度农业生产托管试点项目实施方案》《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做好2024年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聚焦“五彩农业”和稳粮保供等方面,明确相关补助政策,每年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达3500余万元,全力保障农民种粮收益,不断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同时,重点加强农产品产地冷链设施建设,以延长市场供应期,有效减少运输损耗。此外,坚持“农有、农用、农享”原则,在深入摸底调查的基础上,结合高平各地产业优势和设施建设现状,统筹规划布局,科学制定工作方案,有序推进项目建设。
  在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扶持下,目前,高平市已累计培育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4家、晋城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1家,设立科研发布平台3个。
  农业兴则农民富,仓廪实则百业兴。《2024年高平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今年,高平市要聚焦“五彩农业”做好“土特产”文章。其中,白色的猪,围绕“双百万”产业集群目标,重点推进凯永30万吨饲料厂、中加裕4000头种猪、凯裕康年出栏2万头生猪等项目,加速形成“饲料加工—核心育种—种猪扩繁—生猪育肥—屠宰加工”生猪全产业链,争创省级专业镇。黄色的梨,种植面积稳定在5万亩以上,以标准和品牌为引领,以深加工为突破口,重点推进年加工黄梨1万吨的梨膏健康饮品和铁炉贡梨饮品生产线项目投产。红色的薯,种植面积稳定在5万亩以上,支持甘薯研究院培育推广优良薯种,探索“统购统销”发展模式,重点打造石末红薯小镇、河西优势产区。绿色的菜,种植面积稳定在3万亩以上,以寺庄、三甲为重点新(改)建蔬菜园区1000亩,完成300亩省级智慧农业试点项目,探索发展直供居民小区模式。彩色的潞绸,加快推进年产30万米丝麻面料扩改项目,结合文旅康养和婚庆产业打造“潞安府”北方特色丝绸品牌。此外,抓好以朔增为主的4万只种羊及育肥、陈区超细绒山羊养殖、北城马村360万羽蛋鸡养殖、太行花苗木育繁中心等项目。
  播下希望的种子,给予政策的浇灌,长出“五彩”的果实。如果说“五彩农业”是专属于高平的五线谱,那一个个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农业特色产业便是这五线谱上最美妙的音符,交织出一曲乡村振兴的动人旋律。
  “五彩农业”,未来可期!

全产业链布局
“五彩农业”集群效应显现

高平的雄心壮志描绘出壮美的图景:稳产保供打造“白色”生猪产业链、提标扩面打造“黄色”黄梨产业链、以“硒”为贵打造“红色”富硒红薯产业链、提质增效打造“绿色”蔬菜产业链、融合发展打造“彩色”丝绸深加工产业链。
  在“五彩农业”的发展过程中,高平市注重全产业链布局,通过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产业集群。
  初秋的高平,清风习习,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诱人的果香。9月2日,记者走进高平市西曲村梨园,抬眼望去,满树黄梨在秋日的阳光下散发着诱人的光泽,每一颗都饱满圆润,令人垂涎三尺,那一刻,只想摘下一个,品尝这份来自初秋的甜蜜馈赠。
  “过几天我们要在这个梨园旁边修建‘厦普赛尔-百年老梨树基地’标识墙,目的是为了积极响应高平市委、市政府聚焦发展‘五彩农业’,振兴高平大黄梨产业的政策要求,更好地发挥我们公司对黄梨产业的带动拉动作用。”山西厦普赛尔食品饮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厦普赛尔公司”)总经理王国忠对记者说道。
  厦普赛尔公司作为高平市梨类产品的典型生产企业,其产品的主要原料多选用优质高平大黄梨。高平大黄梨是高平市特有的地方品种,其味道浓郁、酸甜可口,满载自然精华与维生素、矿物质,是世代传承的味觉记忆。该公司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推进黄梨系列产品的精深加工,创新推出黄梨汁、多种类型黄梨膏以及胶原蛋白肽黄梨饮品等精品,这些产品不仅保留了黄梨的天然风味和丰富营养,还迎合了消费者对绿色健康的追求。
  厦普赛尔公司立足地方特产资源优势,聚焦黄梨产业,高标准高要求高质量规划设计,初步形成了“种(在寺庄镇西曲村、高良村、贾村村建设三个黄梨种植园)、管(自然生态管理)、销(鲜果分级销售)、附(以梨片、梨干、梨膏、梨汁等深加工方式,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四位一体的综合产业发展模式。
  “这是经典的蓝色灌装梨汁,深受当地人喜爱;这是用于宴会的大容量黄梨果汁饮料,销量非常好;这是我们新推出的胶原蛋白肽黄梨饮品,不仅味道甘甜,还可以提高免疫力,深得消费者的青睐。”王国忠边走边介绍道。
  据悉,厦普赛尔公司通过实施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实现了从源头到终端的全方位把控,确保了产品的高品质与稳定性。如今,该公司不仅聚焦于产品的研发与生产,更将触角延伸至原料种植、供应链优化、市场营销及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形成了一条完整且高效的全产业链体系。在原料种植方面,与优质黄梨种植基地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从源头上保障了原料的新鲜与安全;在供应链优化上,引入先进管理系统,提高了物流效率与成本控制能力;在市场营销环节,不断创新营销手段,拓宽销售渠道,进一步提升了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同样,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的山西凯永养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永养殖公司”),正坚持生态、安全、优质、高效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动生猪产业全链条发展。
  在凯永养殖公司5G大数据中心,工作人员代新利为记者详细介绍了公司的产业布局、规模、发展历程、所获荣誉以及猪场数字化建设应用情况。
  “公司一直致力于种猪的培育与开发,未来我们会通过使用先进的育种技术培育出更多品种、更好品质的种猪。为了适应市场的不同需求,我们还将针对高端猪肉市场开展黑猪品种的养殖与培育,以‘丹水乌’黑猪为主的养殖场也将在明年投产使用。”代新利介绍,“以现有的养殖规模,未来3年我们可以做到年出栏纯种种猪1万头左右,二元母猪4万头左右,商品猪40万头左右,年销售额预计可达8.8亿元。”
  记者了解到,凯永养殖公司是一家集饲料加工、种猪繁育、规模养殖、生猪屠宰、生鲜销售、科技服务于一体的集团化企业。围绕生猪产业链条,现已建成面积12万余平方米猪舍、年产30万吨饲料加工生产线、建筑面积1万余平方米的以农业技术培训为主要功能的农业科技综合楼,4200立方米大型沼气站和2万吨有机肥加工、2400头国家核心育种场、7500头种猪扩繁场、600头种公猪站、1200头晋汾白猪核心育种场、2400头晋汾白猪扩繁场、凯裕康核心育种场、中加联合育种项目、年屠宰加工100万头生猪、鲜肉销售店、5G大数据中心及占地2000余亩的生态循环农业园区等项目。
  代新利告诉记者,目前公司主要开展种猪育种和种猪推广等重点项目,育种方面主要以国外引进的优质种猪为种源,通过对其进行再育种,培育出独属于公司且适合国内不同区域养殖的高产优质种猪。
  如今,高平市“白色”生猪产业链以凯永养殖有限公司为代表,聚焦稳产保供和坚实发展,正稳固推进……
  高平市“五彩农业”集群效应的展现,不只体现在“白色”生猪产业链的稳固推进和“黄色”黄梨产业链的规模与品质上。在“绿色”蔬菜产业链方面,近年来,高平市通过建立国家级蔬菜标准化园区和推进设施蔬菜产业基地建设,引进现代化农业智慧科技园区,调整种植结构、调优种植品种,提升蔬菜品质和市场竞争力,成立蔬菜生产工作专班、抢修损坏的设施大棚、为灌溉水渠清淤,邀请技术人员进行系统培训等措施,使蔬菜产业链在规模化、科技化、品种特色化、经营产业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在“红色”富硒红薯产业链方面,立足富硒资源禀赋,探索发展富硒功能农业,大力推进技术创新、新品种推广、产业链延伸、利益联结机制和品牌建设等,为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在“彩色”丝绸深加工产业链方面,高平市政府高度重视潞绸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并以潞绸产业为核心,加快推进潞绸文化园升级改造,打造集蚕桑农业、康养文旅、潞绸文化、传统婚俗等产业于一体的潞绸专业镇,形成综合性产业体系。
  高平市“生猪、黄梨、红薯、蔬菜、潞绸”五大产业彩链飞舞,一幅五彩新画卷正在长平大地缓缓展开……

创新驱动+科技引领
“五彩农业”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

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驱动与科技引领的强劲动力。
  站在凯永养殖公司5G大数据中心的大屏幕前,记者注意到屏幕上实时播放着生猪养殖厂区的监控画面,画面中,每一头猪的耳朵上都有一个黄色的“记号”。代新利告诉记者,那是电子标签,通过电子标签识别器和手持终端,可以很精准地测出每一头猪的怀孕、体重、哺乳等情况,可以让一线员工的工作更加轻松、高效,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目前公司已经初步建成以‘云计算+移动化+物联网’为核心的业务平台,并以‘互牧云’为物联网总入口,建立了PC移动端与物联网硬件设备间的数据即时互通机制,实现对畜牧业全链条的平台服务,对物联网的重点利用,使猪场生产环节信息化透明化,建立每头种猪的生产信息溯源的管理方案,让种猪生产每个数据节点精准化、可视化。”代新利介绍。
  记者了解到,凯永养殖公司5G大数据中心是以上海互牧科技有限公司为该公司研发、打造的“互牧云3.0”系统为基础平台组建的现代化、信息化生猪养殖实时数据监测中心,将养猪现代化和信息化彻底融合,通过信息化促进养猪现代化发展,全面提升凯永生猪养殖技术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食品安全等级。同时作为我省首家生猪养殖大数据中心,该中心将加速汇聚集团内生猪全产业链资源,聚焦饲料加工、生猪养殖、屠宰、销售全流程溯源和数据的监管。
  “以前人工记录生猪生产过程的各项数据,非常辛苦,而且准确度存在误差,现在有了这个业务平台,记录非常方便,重要的是记录的数据都很准确。”猪场一线工作人员马师傅对记者说。
  5G大数据中心的建立,对于凯永养殖公司而言,标志着其在信息化管理上的重大飞跃。集中化、系统化的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使得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流通更加顺畅,显著提升了公司内部的工作效率。基于数据支持,决策过程更加迅速,有效减少了人为错误和沟通成本。更为重要的是,生猪全产业链的数字化发展开启了新的篇章。从养殖、饲料供应、疾病防控、物流运输到市场销售,每一个环节都被纳入这个数字化的生态系统中。通过实时收集和分析生猪养殖过程中的各类数据,如生长周期、饲料转化率、健康状况等,公司能够精准把握市场动态、优化生产流程、提高养殖效率和产品质量,为食品安全提供了坚强保障。
  创新是产业升级的关键驱动力,凯永养殖公司通过科技创新实现了产业的升级和可持续发展,那么,对于山西潞安府潞绸织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潞安府潞绸集团”),创新又会带来怎样的变化呢?
  创新不仅可以推动产业的崛起,还可以促进产业间的融合与协同发展。潞安府潞绸集团是集潞绸面料织造与印染、潞绸婚被生产与销售于一体的中国北方丝绸——潞绸的唯一传承企业。近几年,该集团通过将潞绸产品与文化旅游产品结合,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伴手礼等,满足游客对当地文化的体验和购买需求。持续优化和创新销售渠道,加大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力度,提升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同时,积极探索新的销售渠道和模式,如跨境电商、直播带货等,以适应市场发展的新趋势和新要求。
  “以前的销售渠道是传统的直营店、高端商场店、会员中心店等,今年我们重点探索新的销售渠道,主要是跨境电商和直播带货,目前已经在抖音、微信、小红书等平台搭建好了店铺,利用电商平台的流量优势,扩大品牌影响力和销售规模,吸引年轻消费者关注并购买潞绸产品。”潞安府潞绸集团品牌建设部经理刘朵霞告诉记者。
  据悉,除了在销售渠道方面下功夫外,潞安府潞绸集团还在产品技术和品牌传播方面进行了升级。“在技术方面我们加大科技投入,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升丝绸面料的品质和附加值。同时深化与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研发新产品、新技术,推动潞绸产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公司开发的丝麻面料,融合了桑蚕丝的‘柔美’和大麻纤维的‘粗犷’,成为‘例外’‘玛丝菲尔’‘雅戈尔’等国内一线品牌的专供面料。”刘朵霞自豪地说。
  此外,潞安府潞绸集团依托潞绸文化和国家非遗潞绸织造技艺,积极推进“农、工、文、旅”一体化发展,打造集蚕桑农业、康养文旅、潞绸文化、传统婚俗等产业于一体的潞绸专业镇。加快推进潞绸文化园的升级改造,提升园区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水平,打造集工业化生产、潞绸产品体验、潞绸文化展示、潞绸织造研学基地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园区。
  值得一提的是,在桑蚕农业方面,潞安府潞绸集团与农户的合作模式主要体现在“公司+合作社+蚕农”的集约化生产模式上,潞安府潞绸集团提供优良的蚕种、桑苗,还给予技术扶持,确保蚕农能够科学、高效地进行桑蚕养殖。合作社在农户与公司之间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合作社负责组织和协调蚕农的生产活动,统一管理和销售蚕茧,提高了蚕农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议价能力。蚕农作为产业链的终端,负责具体的桑蚕养殖工作。他们利用农闲时间,在合作社的指导下进行科学养蚕,从而获得稳定的收入来源。
  这种合作模式不仅提高了蚕茧的产量和质量,为潞安府潞绸集团提供了优质的原料,还有效降低了蚕农的养殖风险,同时,也提高了村集体与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形成了良好的产业生态。
  在高平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五彩农业”以其丰富的色彩绘就了乡村振兴的绚丽画卷——从白色的猪到红色的甘薯,从黄色的梨林到绿色的菜园,每一抹色彩都是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诠释,而彩色的丝绸作为产业融合的璀璨结晶,更是引领着高平农业向更高层次、更多元化的方向迈进,开启了农业与文化、工业深度融合的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如今,高平“五彩农业”正蓄势待发,即将步入一个全新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山西经济日报 记者崔振海 实习记者刘迎春 李京益 暴丽鹏

专家点评
做足做细“土特产”文章 助力农业经济“出圈”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山西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崔亚妮

县域经济发展,重点在县城、难点在乡村、关键在产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地推动产业振兴,要把‘土特产’这3个字琢磨透。”近年来,高平市围绕做好“土特产”文章,依托本土资源禀赋精心布局,积极实施农业“特”“优”战略,全面推动产业振兴,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方面,打特色牌做强龙头产品。高平市精心打造“白色的猪、黄色的梨、红色的薯、绿色的菜、彩色的潞绸”等“五彩农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策略中的一大亮点,彰显了高平立足本土资源禀赋,创新驱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远见卓识。推动特色农产品精细化、品牌化,打造“五彩农业”这一创意举措不仅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为农民开辟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径,更促进了县域农业内部结构的优化调整、显著增强了农业产业的竞争力。同时,通过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工程的实施,一批国家级、省级及地方级农业龙头企业脱颖而出,这些企业在延链、补链、强链方面的积极探索,不仅增强了产业链条的韧性和稳定性,更为整个农业产业注入了现代化、科技化的元素,标志着县域农业资源整合与一二三产协同共进发展的新阶段,为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另一方面,立足土特产延伸产业链。高平市注重土特产全产业链布局与升级,“五主五辅”的农业产业链更加强调全产业链开发、全价值链提升、全政策链扶持,表明高平通过精细化管理和多元化策略,不仅巩固了土特产的基础地位,而且通过产业链的延伸与拓展,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的深度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产业集群效应。在此基础上,高平围绕跳出土特产发展“土特产”的多样化创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不仅提升了土特产的品质与品位,还赋予了其更多的文化内涵和旅游价值,极大地增强了产品的市场吸引力和竞争力。而数字化赋能农业生产全链条的举措,更使高平实现了从生产到销售、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控与管理,不仅为农业生产全流程提质添智,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安全、便捷、透明的消费体验。可见,高平围绕特优龙头产品打造和农业产业链做大做强采取的一系列成功的探索实践,不仅有效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使“特”“优”农业发展不断迈上新的台阶,更助推县域经济以前所未有的活力“出圈”发展,成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亮点。


本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