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外界视点

【高质量发展在晋城·“三农”故事】小核桃“出山记”

来源:太行日报 发布时间:2025-01-08 【字体:

  从高平市区一路往东,翻过烧石岭就到了北诗镇,境内自北往南有翠屏山、百花山、四明山、凤山,而蜿蜒葱茏的四明山因盛产优质农产品名声远扬。原本藏在深山人不知的北诗镇北诗午村,如今因优质的核桃被众人知晓。

  北诗午村人称“东山后”,是高平市最东部的地方,也是交通比较闭塞的地方之一。记者乘车从高平市区出发,经过曲折的盘山路通往深山,北诗午村就在山腰上。闭塞的环境,村子发展路在何方?经过多次走访、考察,2010年,村“两委”干部决定利用当地的地理优势和环境,发展核桃产业。

核桃去皮

  说干就干,村里购进了“速生薄皮核桃苗”,完成了千亩干果经济林建设。2020年3月,新任党支部书记苗素青接过核桃产业发展接力棒,带领班子成员调研市场,上马农产品深加工项目,通过寻找资金支撑、捕捉市场信息、购置优良设备,打造四明山臻核桃油品牌,让老产业焕发新活力,把小核桃变成致富“金果果”。

  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让生长在四明山的核桃,果仁饱满,富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连包裹着果仁的那层皮,也有药用功效。其外壳质地坚硬,经过能工巧匠们的精心雕琢,可以变成精美的核桃工艺品。

北米快速线通车

  交通不便,优质小核桃如何走出大山?2020年,北米快速线开通,给北诗午村发展带来希望,村里决定发展核桃深加工,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2022年,村党支部收回了闲置多年的60余间厂房,成立了山西晋鑫源通农产品加工有限公司,并投资120万元,上马了晋城首家核桃深加工生产线,每年消化青皮核桃60万斤。随后,又投资140万元,建成年产90吨精炼核桃油的生产线,并将“四明山臻”特色品牌推向市场,让小核桃成为共富“大产业”。

村民打包鲜核桃礼盒

  在北诗午村的核桃加工厂,生产设备隆隆作响,村民在生产线上忙碌作业。在自动化去皮生产线上,伴随着机器高速运转,一个一个翠绿鲜亮的核桃便去了皮。村民们挑选出个头匀实的核桃,装入礼盒进行销售。在核桃油生产线上,去了皮的核桃经过清洗、压榨、过滤、灌装等一系列工序后,被制成了精品核桃油,身价倍增。

无尘核桃精油加工车间

  “现在,在上海、北京的大型超市货架上也能看到我们的核桃油。”北诗午村党支部委员姬鹏辉介绍,为进一步拓展销售渠道、促进集体增收,北诗午村把目光投向了线上销售,与晋城众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8688靠谱永强”直播间合作,搭建抖音店铺、开启直播带货。

2024山西高平·北诗“四明山臻杯”越野摩托车挑战赛在北诗午村火热开赛

  为加快培育新业态,村里的党员干部们积极鼓励在外成功人士和青年人才返乡创业,利用本地独特的自然资源和闲置地块,连续举办两届“四明山臻杯”越野摩托车挑战赛,为产业插上了文旅的翅膀。村党支部书记苗素青介绍,现在通过发展农特产品,可实现80余人在家门口就业,村集体增收20万元,累计收购农户青皮核桃100余万斤,带动260户村民增收。

北诗午村小游园

  产业发展稳步向前,村容村貌也“不甘落后”。2024年8月以来,村“两委”以拆违治乱为契机,对村中的背街小巷集中开展整治。

  一户村民家门口的土坡,原先是村里的主干道,随着村庄的不断发展,笔直宽阔的水泥路替代了原先的“拐弯”路,这处土坡小路便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在多次入户走访的过程中,村“两委”班子现场办公,共同商讨如何进行重新规划,以便使它在村庄的发展中重新发挥作用。同时,充分征集村民的意见和建议,确保改造计划得到大家的支持和认可。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村党支部始终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着力解决老百姓反映的关心事、烦心事,全面启动了东河全域环境大提升工程,同步完成了供排污一体化改造。河道清淤、立面整治、小品点缀,村庄“颜值”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持续“加码”。

  山木环绕、云谷悠悠、绿意葱茏、花果飘香。从偏居一隅的小山村,到盘活闲置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打造现实版的“桃花源”,北诗午村正昂首阔步,走出了一条农旅融合的绿色发展之路。(本报记者 郭超凡)


本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