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外界视点

矛盾化解有力度 民生服务有温度——高平市深入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

来源:山西法治报 发布时间:2025-04-03 【字体:

  近年来,高平市全面整合社会治理资源,以综治中心实体化、实战化核心,创新构建“一中心三平台”体系,即综治中心+一站式多元解纷平台、接诉即办平台、综治实战指挥平台,有效破解基层治理难题,实现从“单打独斗”到“多元共治”,从“被动应对”到“主动破题”;以“强基固本、源头疏浚、联动防范、科技赋能、共护平安”为工作路径,为群众提供一站式、多元化、综合性服务,有力推动了基层平安建设。

  建强阵地 接诉即办有速度

  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契机,高平市建成了市乡村三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市级综治中心整合信访、法院、检察、司法等12个部门资源,建成集信访接待、矛盾调处、司法确认、劳动仲裁、指挥调度、法律咨询、心理疏导于一体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实现群众诉求一站式受理、全链条解决。全市15个乡镇(街道)全部建成独立的规范化乡级综治中心,整合“政法+N”资源入驻,实现“一窗受理、服务集成”。村级综治中心突出预防功能,结合村(社区)自治特点,积极打造“网格+”模式,发挥品牌调解室作用,把矛盾纠纷化解在田间地头和门前邻里。

  “对群众诉求,我们畅通渠道,全量受理。群众可通过‘线下+线上’等方式反映诉求,我们会以最快速度受理并解决,做到调解优先、司法断后、监督跟进、信访兜底。”高平市综治中心负责人说。

  群众可通过“三平台”反映诉求。一站式多元解纷平台,负责接待群众来访,实现群众诉求“线下汇聚”,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做到“进一扇门、解万般事”,是维护稳定的兜底枢纽。接诉即办平台,负责群众诉求“线上速应”,整合晋城12345转办事件、市长信箱、网格重要事件等十个诉求渠道,建立“统一受理—分类转办—限时办结—跟踪问效”闭环流程,打造解决问题的直通车。综治实战指挥平台,负责问题的主动发现、主动解决,主要依托568个网格触角,动态排查矛盾隐患,巡查上报和智能预警双轮驱动,是源头预防的第一道防线。

  此外,高平市全面推进“智慧门牌”建设,群众扫码即可一键联系社区民警、网格员,实时上报纠纷、提交诉求。

  扎根基层 服务群众有温度

  高平市建立健全网格运行机制,布设568个“民情网格气象站”,充分发挥网格员“脚底板”“百事通”的作用,排查基层矛盾隐患,做实民生服务,真正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2024年,通过网格员、微网格员自行处置的各类矛盾及隐患达16万件之多,使大量矛盾风险防于未然、止于未发。

  在各乡镇(街道)综治中心,整合公安、司法、信访、法官、律师入驻,实现纠纷就地化解、诉讼就地衔接。培育具有村级本土化的品牌调解室,如伯方村“依梨说理”调解室、郭庄村“爱锁解锁”调解室、市望村巾帼调解队等,实现在家门口定分止争。

  今年2月的一天,网格员申小兵得知古城路西梓城的李大爷和庞奶奶,因子女不在身边,对养老认证线上操作一窍不通,十分着急。申小兵主动上门,帮助老人在民生山西App进行养老认证。李大爷激动得眼眶泛红,紧握着申小兵的手说:“孩子,多亏了你!你可是解决了我们的大难题啊!”

  创新机制 矛盾化解有力度

  为了让三级综治中心高效运行,高平市建立“中心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综治中心作为“中枢大脑”,负责统筹调度、分析研判,打破部门壁垒,确保各平台高效联动、各类矛盾纠纷高效化解。2024年,通过市乡村三级中心调处各类矛盾1471件,调解成功率达到99.8%。

  中心还建立了高效的指挥调度机制,按照统一受理、按责转办、及时会商、限时办结、统一督办的运行模式,使群众诉求得到快速响应、迅速解决。同时,为了推动重大矛盾纠纷的化解,建立综合中心议事协调机制。对排查发现的矛盾纠纷和社会治安风险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综治、信访等部门进行会商研判,重大矛盾纠纷启动综治中心议事协调会议,重大信访案件启动信访联席会议,重大复杂疑难事项启动三级会商,推动问题得以妥善解决。

  王某系某企业退休职工,因工资待遇、工伤待遇问题得不到解决,自2021年12月起多次上访。因劳动仲裁已过追诉期,人社部门无法立案,而王某拒绝走司法渠道,法院无法直接受理。某企业态度积极想解决问题,但由于无任何依据不能草率处理。

  “一中心三平台”运行以来,信访部门组织访调对接人民调解委员会(简称“访调委”)、法院、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等部门与某企业代表、王某开展多次座谈,针对王某工伤待遇、补偿津贴等诉求,协商化解方案。经过2个多月的多元调解,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为当事人核算了相关待遇金额。2024年12月3日,访调委组织双方签订调解协议书;12月6日,法院对协议书进行司法确认,并出具民事裁定书,某企业依据裁定书进行赔付。历时3年,这起纠纷终于彻底化解。


本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