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生活尽在“这一刻”——高平市南城街街道全力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以前买瓶酱油、看个小病得绕大半条街,现在下楼遛个弯就能逛大型购物超市,10分钟内就可到医院看病。”高平市南城街街道康华社区居民刘女士说。
近年来,高平市南城街街道按照便民、惠民、利民要求,不断完善商业布局,积极推动社区商业、特色街区及重点商圈建设,打造一站式、多业态、体验式的便利消费模式,大力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全力打造“家门口的幸福圈”。
居民足不出“圈”,享受便捷生活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是指在居民家门口,也就是步行5分钟至10分钟范围内,优先配齐购物、餐饮、家政、快递、维修等基本保障类业态,让消费更便捷;在居民家周边,也就是步行15分钟范围内,因地制宜发展文化、娱乐、休闲、社交、康养、健身等品质提升类业态,让消费更舒心。
走进南城街街道康华社区,“15分钟生活圈”的便利触手可及。每天清晨,棉织小区的李云娥阿姨一下楼就能走进菜铺,挑选水灵新鲜的蔬菜。而在菜铺周边,理发店、药店、餐饮店等商业设施错落分布,构成了家门口的“生活服务网”。“以前买菜得跑老远,现在下楼就有,还能顺手买齐生活用品,简直太方便了!”李云娥的欣喜溢于言表。
这样的便利,不仅存在于社区内,更延伸至街巷中。在郜家巷、安平巷等老街巷,便利店、缝纫铺、理发店鳞次栉比。“李师傅,我这件衣服拉链坏了,换个拉链得多长时间?”在郜家巷,一间小小的裁缝铺正在营业,居民一边和裁缝铺的主人闲聊,一边等着拿修补好的衣物。店主李军开店十几年了,他告诉记者,“虽然现在大家的生活条件好了,但缝缝补补依然少不了,他以最亲民的价格招揽了不少回头客,只要能为大家服务,就很开心。”
“送孙子去小学,顺路拐进超市买把青菜,再到驿站取个快递,15分钟全搞定!”69岁的梁建孝掰着手指头数:出门5分钟有早餐店,10分钟到社区医院配药,15分钟可接孩子放学……
康华社区和老街巷的变化,正是南城街街道“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生动缩影。近年来,南城街街道聚焦居民需求,从医疗教育到日常琐碎,加速补齐基本保障业态,优化商业网点布局,让居民“圈内”解决买菜、理发、修家电等20余项基本需求,真正把“便利”嵌进了生活的每一分钟。目前,11个社区便民生活圈已全面形成。康华社区便民生活圈被省商务厅认定为四星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南赵庄社区便民生活圈被认定为三星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真正实现了“服务半径再缩小,幸福体验再升级”。
服务“一老一小”,打造安心舒适幸福圈
在南赵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每天都会上演“银发盛会”,活动室、棋牌室座无虚席,保健室、餐厅排起长队,欢声笑语在走廊里流淌,已然成为老人们雷打不动的“打卡地”。“在这里和伙伴们下下棋、聊聊天,还能定期检查身体,生活特别充实,比以前有意思多了!”70岁的王大爷每天准时“报到”。
该社区党总支书记秦林介绍,养老服务中心不仅提供日常休闲空间,还定期组织健康讲座、文艺演出等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通过引入专业养老服务机构,为老人提供健康体检、助餐助浴等个性化服务,点滴细节传递满满关爱。
“把孩子放到这里,有专业的老师提供课业辅导,还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为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近日,新兴社区的居民靳环环把孩子送到所在社区的公益课堂,就安心上班去了。靳环环一家人平时都很忙,腾不出手照料孩子,家门口公益课堂的开设大大解决了她的后顾之忧。
儿童和老年人是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重要保障对象。今年以来,南城街街道以康华社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为蓝本,因地制宜推进各社区建设。南赵庄社区的“银发乐园”,康乐、龙欣等社区的“五点半课堂”,共同勾勒出“一老一小”服务的完整拼图。此外,通过积极完善社区食堂、养老服务中心等设施,推进“五小工程”等民生项目精准落地,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不仅有“生活气”,更有“幸福感”,真正成为了居民安居乐业的温暖港湾。
“一刻钟,不只是时间标尺,更是衡量居民幸福感的鲜活刻度。”南城街街道党工委书记霍书洋表示,下一步,将不断完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业态,畅通服务居民“毛细血管”,提升城市治理精细化水平,为居民圈出便利、圈出品质、圈出幸福感。(崔晶)
本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