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外界视点

高平铁佛寺,八百年古刹的彩塑风华与当代守护

来源:山西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5-09-25 【字体:

  在去年8月《黑神话:悟空》上线之前,高平铁佛寺是一座连本地人也不知道的小庙。它就悄然隐于寻常巷陌,等待欣赏它的人到来。当庙门开启的一刹那,等待着你的是一个瑰丽世界。9月24日下午,“高质量发展中国行,新质领航山西实践”专题活动采访团的脚步,停在了高平市米西村的铁佛寺前。

▲采访团排队参观铁佛寺正殿

  这座2019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寺,正殿青石门墩“金大定七年(1167)七月十三日铸造铁佛,修铁佛寺殿”的题记,默默诉说着其八百多年的历史渊源。

  铁佛寺的震撼,藏在72平方米的“小而精”里。

  占地仅72平方米的正殿内,藏着被誉为“冠绝天下,隐世瑰宝”的艺术群落——28尊明代彩塑依次陈列,栩栩如生;释迦牟尼端坐中央,神情悲悯而庄严,两侧的二十四诸天夸张生动,堪称古人智慧和艺术的完美结合。

▲高平铁佛寺的二十四诸天彩塑。图源:小小小苔藓

  铁佛寺的灵魂,藏于二十四诸天泥塑造像。

  东西对称,巧布动静,文官肃穆、女像温婉。有的手持法器目光如炬,有的衣袂轻扬似欲乘风,八百年前“铁泥同体”的老工艺,竟让衣纹的每一道褶皱都透着灵动,仿佛下一秒就要从台座上走下来。指尖未及触碰,却已觉千年时光在这些彩塑上停驻,鲜活得能听见历史的呼吸。

▲保安小赵用顺口溜为采访团讲解铁佛寺

  铁佛寺的人情味,是58年来四代人接力守寺。

  而守住这份“温度”的,是米西村最朴实的一群人。保安小赵总揣着本手写笔记,见人来便笑着念起自编的顺口溜:“诸天像,铁泥造,衣纹细,神态妙,八百年,保存好”,把彩塑的故事揉进乡音里;第三代文保员孟雪珍和母亲在寺外支起文创摊,钥匙扣、书签上印着二十四诸天的纹样,让文物元素悄悄走进日常;还有刚到村的大学生,举着手机拍短视频、开直播,用年轻人的视角讲“老寺庙的新故事”,让铁佛寺的名字飘出太行山。

▲网络名人与铁佛寺守护人王改英交流

  铁佛寺的惊喜,来自于科技注入的新生命力。

  高平市米山镇副镇长兼讲解员张嘉琦介绍,如今铁佛寺用上了MR技术,积极打造“诸天宇宙”沉浸空间积;观众不再是“隔着玻璃看文物”,而是仿佛穿越回八百年前的造像现场,能与诸天对视,能触摸历史的肌理,让“国宝”真正从台座上“走”到了人身边。

  从保安小赵的顺口溜到孟家母女的文创摊,是一代代人用温情守住历史的根脉;从“铁泥同体”的古工艺到MR技术的新应用,是科技创新为文物注入当下的活力。铁佛寺从来不是一座“静止的博物馆”,它守着八百年的过往,也活在当下的烟火里,更借着科技的翅膀,把古建彩塑的故事带向更广阔的未来。

  这小小的寺庙,正是山西文物保护的生动缩影——让历史不褪色,让文化有新生。


本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