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外界视点

“大道书怀——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院作品展”亮相高平

来源: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院 发布时间:2025-10-23 【字体:

  10月18日,“大道书怀——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院作品展”在蔡志忠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院、中共高平市委、高平市人民政府主办,高平市委宣传部、高平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高平市文旅集团协办。

  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有:一级作曲家、演奏家卞留念,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管理处处长张志颖,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院名誉院长管峻,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院院长杨涛,以及高平市各级领导、各地专家学者。此外,高平市书法同仁、爱好者、艺术院校师生、媒体界代表近两百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院院长杨涛致辞

  书法院院长杨涛在开幕式致辞中谈到,高平是承载着五千年文明的土地,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从炎帝尝百草、教耕种的农耕文明起点,到长平之战镌刻的战国风云;从开化寺宋代彩塑的千年匠心,到羊头山炎帝陵的香火传承,每一寸土地都沉淀着厚重的历史记忆,每一处古迹都诉说着璀璨的文化故事。近年来,高平始终将文化建设置于发展核心,以“活化历史文脉、传承文化基因”为目标,不仅精心守护着炎帝文化、古建文化、红色文化等宝贵遗产,更积极搭建文化交流平台,让千年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这些与书法院“传承经典、守正出新”的理念高度契合,也让此次展览在高平落地更具深意。

  书法作为中华民族独有的艺术形式,是镌刻在笔墨间的文化密码,更是连接古今的精神纽带。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院作为国家级书法创作与研究机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传承保护单位,始终以“学术至上、守正出新”为宗旨,深耕研究、创作、教学“三位一体”发展路径:在学术领域,书法院深挖书法与历史、文化的内在关联,让笔墨背后的文化故事被更多人知晓;在创作领域,书法院鼓励艺术家扎根传统、拥抱时代,用笔墨书写当代精神;在教育领域,书法院培育书法人才,让非遗技艺代代相传。而今天,书法院将这份对书法艺术的坚守,带到高平这片文化沃土,正是希望以书法为桥梁,让千年笔墨与高平的历史文脉对话,为当地文化建设注入新的艺术活力。

  杨涛还讲到,此次院展落地高平,既是书法院艺术成果的一次集中呈现,更是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院与高平文化建设的一次深度携手。高平正以炎帝文化为核心,打造“华夏文明起源地”文化品牌;正以古建保护为抓手,让宋元明清的建筑艺术“活”在当下;正以群众文化活动为载体,让传统文化走进寻常百姓家。而书法作为最贴近大众的艺术形式之一,恰能成为高平文化建设的“点睛之笔”——期待通过此次展览,让更多高平百姓感受书法之美,让书法艺术融入当地文化生活;更期待与高平的文化同仁、书法爱好者共同探索“书法与地域文化”的融合路径,让书法成为传播高平文化、彰显高平魅力的重要载体。

  文化的传承需要代代接力,艺术的创新需要多方携手。高平的千年文脉,为书法艺术提供了丰厚的创作土壤;而书法的笔墨情怀,也将为高平文化建设增添独特的艺术光彩。大家共同努力为推动高平文化繁荣、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更多的力量。

  本次展览荟萃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院百余件精心之作,诸体兼备,风貌各异。希望能为高平带来一场纯粹而深沉的审美体验,也让高平深厚的历史底蕴,为当代书法创作注入一股雄浑而古朴的地气与灵感。


本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