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山镇:平凡微光 汇聚成乡村振兴的“满天繁星”
在太行山南麓的褶皱间,米山镇似一部徐徐铺展的史书,每一页都镌刻着奋斗者的坚实足迹。这里没有石破天惊的宏大叙事,有的只是一群平凡人以双手托举希望,用脚步丈量梦想,用坚守诠释担当,让每一份努力都闪耀着光芒。他们或是田野间深耕的“新农人”,或是风雨中守护的“蓝盾”,或是肩扛重担的“半边天”,或是扎根基层的村干部、新生代,于平淡岁月里书写着非凡故事,汇聚起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
岁月见证者:李双顺、张白仙 侯家庄蝶变映照米山腾飞
于岁月的长河中,李双顺、张白仙两位老人宛如静立的航标,默默见证着米山镇侯家庄村“全国文明村镇”的炼成之路。曾经,这里是众人皆知的山庄窝铺;而今,它瓜果满园飘香,特色种植产业蓬勃发展,绽放出无限生机;平坦的水泥路蜿蜒伸展,取代了往昔的泥泞小道;曾经的废旧房舍,正在蜕变成乡村旅游“打卡点”,吸引着八方游客纷至沓来。这一系列翻天覆地的变化,离不开历代党支部书记的接力奋斗。他们以智慧为笔、汗水为墨,为村庄发展铺就坚实道路。侯家庄村的蝶变,恰似米山镇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在时代的浪潮中,米山镇的每一个角落都在焕发生机,这是全镇人民齐心协力、共同逐梦的结晶。他们用平凡的坚守铸就辉煌,奏响了一曲激昂的时代奋进之歌。
田野逐梦人:任文超 机械轰鸣唤醒沉睡黄土
当同龄人争先恐后地留在繁华都市,任文超却怀揣着一腔赤诚,毅然扎进家乡的田间地头。他反复练习农机操作要领,主动管护村里的闲置土地,让沉睡的土地重焕生机;他义务为留守老人播种秋收,把农机开成“爱心专车”,在田间地头传递温暖。有人说他“傻”,他却笑着说:“土地不会亏待实心人。”任文超的故事,是众多“新农人”的缩影。他们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日复一日的深耕,让传统农业焕发新生;他们或许没有聚光灯的追逐,却以脚踏实地的坚守,为乡村振兴注入不竭动力。伟大从来不止一种模样,平凡人的执着与热爱,同样能在这片热土上刻下时代的印记。当农机在田野轰鸣,当沉睡的土地被“唤醒”,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米山人对家乡最深沉的告白。
柔肩担道义:李荣平 坚韧身躯撑起风雨家园
李荣平,本是董寨村最普通的农妇,却因命运的连番重击,成了家中唯一的“顶梁柱”。2010年,丈夫突发脑梗瘫痪在床,母亲又常年患病需人照料。面对接踵而至的苦难,她没有选择逃避,而是凭一己之力撑起风雨飘摇的家。李荣平的故事,是千万中国普通女性的缩影。她们没有感天动地的壮举,却一步一个脚印穿过泥泞;她们不曾被命运温柔以待,却以坚韧的姿态回击苦难。从田间地头劳作的农妇到照顾老小的家庭主妇再到坚守岗位的平凡劳动者,正是这些“无名之辈”用日复一日的坚守,编织起米山最温暖的底色。她们用行动诠释了最朴素的真理:伟大从不是少数人的专利,而是无数平凡人用汗水与泪水浇灌出的生命之花。
激流逆行者:陈鹏辉 许晨鸣 藏蓝身影筑牢生命防线
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让米山镇208国道改线路段的涵洞里瞬间形成汹涌激流。当被困群众在激流中挣扎呼救时,米山派出所民辅警陈鹏辉与许晨鸣没有片刻犹豫,立即挺身而出。“我重,我去!”“我先来吧,我胖些,怕她抓不稳!”许晨鸣的这句话,没有豪言壮语,却如重锤般敲击人心;陈鹏辉不顾疼痛、坚定信念,咬紧牙关向着被困者艰难跋涉。在生死关头,他们把“人民公安为人民”的誓言,化作了最本能的行动。他们不是不知危险,只是更清楚:自己身上那抹藏蓝,是群众最强的依靠。这些平凡者的伟大,恰在于他们把“职责”变成了“本能”,在危难时刻,用身躯为群众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生命防线;正因为他们的平凡坚守,米山才能得以安宁祥和。
田埂新火种:杨一磊 牛琪 田希雅 青春热血浇灌乡村新颜
辣椒书记杨一磊扎根乡土,带领村民种辣椒、办加工厂,让红火产业燃起生活希望;南坡村党支部书记牛琪盘活闲置资源,肉兔养殖开辟出增收新径;新生代田希雅积极开通线上直播,助力本土瓜果香飘千里,他们用汗水与智慧勾勒乡村新貌。在米山镇,还有许许多多的新生代,他们或是用专业知识助力农产品提质增效,为乡村产业注入科技动力;或是成为电商直播带货达人,站在镜头前热情推介,让乡村特产走出大山,为乡村经济拓宽销售渠道;或是担任乡村文化传承使者,深入挖掘本土故事,用创意和热情唤醒古老文化,为乡村发展注入精神动力。他们身处平凡岗位,却以非凡坚守诠释担当,将青春热血融入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以自己的方式书写着米山高质量发展的奋斗篇章。
米山故事,是平凡人的奋斗史诗,是微光汇聚的璀璨星河。在米山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每一个平凡的身影都在书写着不平凡的故事,共同绘就乡村振兴的壮丽画卷。(活力米山)
本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