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灾后文物修复项目竣工仪式在我市圆融寺举行
11月1日上午,山西灾后文物修复项目竣工仪式在我市神农镇中村村圆融寺举行。
圆融寺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格局构成为:门殿,后殿(三间,已塌),后殿两侧东、西朵殿(各三间,东朵殿清乾隆时扩建为春秋楼,东、西朵殿均部分坍塌),东、西配殿(各五间,西配殿已不存)。现存最古老且最完整的建筑为门殿。第三次文物普查时,仅将春秋楼登记为一般不可移动文物。2021年被社会爱好者发现后,省文物局利用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和腾迅公益慈善基金会捐赠的120万元缮款,对西朵殿和春秋楼进行了修缮。目前,圆融寺修缮工程已竣工,并被高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高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竣工仪式上,山西省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润民为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和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赠送锦旗;晋城市副市长邓志蓉出席仪式;高平市委副书记、市长徐浩致辞,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刘玉珠、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秘书长葛燄分别讲话;副市长焦碧琦参加仪式。
徐浩在致辞中说,高平作为文物资源大县,现有登记在册的不可移动文物1574处,其中国保22处、省保22处;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5个、中国传统古村落61个,宋金时期的古建筑超过长江以南的总和。这次圆融寺的修缮,得益于省文物局以及晋城市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得益于中国文保基金会、腾迅公益慈善基金会的慷慨捐助,得益于山西一建的高效施工,得益于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我们将以此次竣工仪式为新的起点,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传承与融合并举,积极探索文物保护与利用新途径,持续在挖掘文物文化价值上下功夫,让人们看见高平历史、留住高平记忆。
刘玉珠在讲话中说,山西是文物大省,拥有全国最多的国宝级文物,其中尤以“山西古建”全国知名。2021年10月,山西遭遇了一场强降雨过程,文物古建受损严重。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及时行动,面向社会募集资金,发起山西灾后文物修缮工程。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担当,捐资1000万元重点支持山西低级别文物的灾后修缮。历经两年,此次捐助的低级别文物灾后修缮工程均已完工。接下来,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将继续发挥平台优势,汇聚更多社会力量,助力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
葛燄在讲话中说,自腾讯基金会成立以来,一直积极组织参与抗灾救灾工作,并投入到文物抢险工作中。我们捐助的以圆融寺为首的9处文保单位修缮工程全面竣工,为后续讲述不可移动文物所积淀的文化内涵,展现当地文化自信提供了更多可能。接下来,还将持续助力低级别文物保护,真正让古建筑焕发光彩。
活动中,与会领导共同为圆融寺修缮工程竣工揭碑。(张凯)
本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