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政策解读】高平市设立“虚拟账户”定向引才实施办法(试行)
一、什么是“虚拟账户”?
“虚拟账户”是为了有效促进我市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对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不锈钢制品、现代物流、文旅康养、数字经济等重点产业发展急需紧缺且专业对口的海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全日制硕士、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与我市企业签订3年及以上劳动合同的,为其开设个人专属数字化虚拟“工资”账户,联合培养、定向引进,在读期间按月预发虚拟“工资”,毕业到高平工作后一次性兑现。
二、“虚拟账户”的设立条件是什么?
(一)拟引进人才签订劳动合同企业须在我市注册并依法纳税,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符合我市重点产业发展方向;
(二)拟引进人才一般为在读的全日制研二、博二研究生;如企业有特殊需求可放宽至研一、博一研究生;
(三)拟引进人才须与企业签订3年及以上劳动合同,且签订日期不得迟于毕业前;
(四)拟引进人才须遵守法律法规和校规校纪,无违纪违法违规行为;
(五)拟引进人才在读期间须学习刻苦、成绩优良,无不及格必修课程,能按时取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具备拟就业专业岗位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所学专业须与岗位要求专业一致或相近;毕业后能够按照要求按时到岗工作;
(六)拟引进人才须在读期间取得就业岗位相关资格证书,或在与本专业有关的各类竞赛活动中获奖者同等条件下优先引进;
(七)符合就业岗位其他要求。
三、“虚拟账户”的薪酬标准是什么?
一般以拟引进人才在读高校、科研院所规定的基本修业年限内硕士研究生每月3000元、博士研究生每月5000元为标准,自与用人主体签订劳动合同当月起逐月全额存入其“虚拟账户”,待其毕业到晋城工作后一次性兑现基本修业年限内的预发薪酬。对确需引进的研一、博一研究生,其“虚拟账户”薪酬金额以上述标准减半存入,待其升入二年级后再全额存入。
四、“虚拟账户”和生活补贴冲突么?
拟引进人才到我市就业后,可按照《晋城市引进人才生活补贴和购(租)房补贴发放实施办法(试行)》继续申请引进人才生活补贴和购(租)房补贴。
五、怎样申请“虚拟账户”?
“虚拟账户”的申请分为以下流程:
(一)岗位征集。市委人才办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定期向各重点产业企业收集汇总岗位需求;
(二)发布公告。市委人才办会同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定期向全社会特别是在专业设置上与我市重点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海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发布联合培养、定向引才公告,明确专业要求、学历要求、薪酬标准等岗位信息;
(三)报名汇总。拟引进人才填写《晋城市设立“虚拟账户”联合培养、定向引才报名表》后,由市委人才办负责统一收集汇总并知会企业;
(四)签订合同。企业与拟引进人才签订3年及以上劳动合同后,应于5个工作日内报市人社局审核,审核通过报市委人才办备案后,为其开通“虚拟账户”;
(五)联合培养。企业要及时与高校和科研院所沟通联系,加强对拟引进人才的学分及成绩管理。对考试不及格、学分未修满、品行不端正等不适合继续培养的拟引进人才要动态退出;
(六)薪酬兑现。拟引进人才毕业到我市履行劳动合同就业的,由企业向市人社局提出申请,并提供正式劳动合同、毕业证、学位证、报到证等个人资料。市人社局审核通过后,在企业和有关媒体网站进行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的,市人社局以拟引进人才个人“虚拟账户”户头工资总额一次性兑现。
申报“虚拟账户”者,可拨打电话5223711(市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或5220955(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室)咨询相关程序。
本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