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购,从“消费升级”到“消费分级”
“拼多多,拼多多,拼得多,省得多……”电梯间、广播里,魔音绕梁的词曲迅速让大众知晓了一个“3亿人都在拼的拼多多”电商平台。烤箱、水果、吸尘器、卫生纸……只要你能想到的物品,似乎都能在该平台找到,而它的特点就是:低价!
3月17日,由阿里巴巴出品,一款与拼多多类似,定位于小件低价商品购买服务的“淘宝特价版”APP低调上线。
此举一出,不由让人联想到同时活跃于消费者手机、电脑中的各大“拼团APP”,而它们的运行模式及本质,也让对“消费升级”一词的讨论再度被推到热议的风口。
淘宝:
重拾低价市场获取更多用户
“我前几天就下载了,和拼多多差不多。”3月21日,网购达人郭芳一边对记者说,一边打开了淘宝特价版APP。
记者注意到,淘宝特价版的界面布局、操作流程和手机淘宝相似,但销售的都是低价商品,分为女装、食品、配饰、日化、内衣等16个品类,其中“手机”类等价格最高,平均在39元到539元不等,女装、男装单品价格不过百元,其余品类价格基本在20元到30元之间。
与手机淘宝不同的是在最后付款的那一步,多了一个“找人代付”的选项。此外,用户还可以通过邀请新淘宝用户完成购物的方式获得最高10元的红包,在4月30日前邀请的用户每完成一次购物可以再获得红包。
“淘宝特价版APP一方面表现了阿里想继续进军社交电商,另一方面,说明阿里依旧不愿意放弃曾经由淘宝占领的高性价比流量的低价市场。”对此,一位电商业内人士这样表示。
拼团大军:
布局消费分级市场
“29.9元限量抢休闲运动服,三人成团!”一大早,家住和平北路世纪柏林小区王女士的微信群里就不停弹出上述拼单信息。王女士告诉记者,一年前,她在微信聊天时突然收到朋友发给自己的一条拼单信息,在咨询朋友后,她便和朋友一起拼单,用1元钱购买了一双家居鞋,从此便迷上了拼单团购。
今年65岁的高女士算得上是拼多多的忠实“粉丝”。她告诉记者,自己主要和亲戚朋友一起参与拼团,从价值数百元的床上用品、数码产品到价值数千元的首饰,她都参与过拼单。
事实上,不光拼多多,阿里、京东、苏宁等主流电商也都在运用拼团模式。京东拼购、洋码头砍价团、苏宁易购拼团、贝贝拼团,还有诸如拼好货、品质团、51拼团、91拼团、9.9拼团、好拼团等。
一时间,这种低价、拼团的模式聚集了极高的消费人气。
但不论运行模式怎样,这些APP都是把消费群体细化、分级,而且大家都心照不宣地将目光聚焦在了三、四、五线城市以及中老年人,这一群体对于价格较为敏感并且数量非常庞大,包括家庭主妇、工薪阶层、白领阶层,还有一些刚入门的农村电商用户。
本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