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走进高平 >> 高平故事

【百年芳华 红色记忆 】 王静波:倒在黑枪下的工委书记

来源:高平市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1-06-28 【字体:

  王静波(1915—1938),学名海卿,字席珍,河南许昌人。高平县第一任牺盟会特派员,中共高平县临时工委负责人。

  王静波自幼读书,勤奋好学,高小毕业后考入许昌师范学校。1935年,在校期间他秘密加入了党组织,他工作积极热情,常利用各种机会到校内外宣讲党的抗日主张。1937年初,他发动许昌师范学生奋起反对国民党许昌专署专员徐亚屏的卖国行径。当局派警察包围了许昌师范搜捕他。王静波在同学们的掩护下潜入地下水道才得以脱险,连夜逃离许昌,来到山西太原,参加了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简称牺盟会。牺盟会在国民师范举办各种抗日训练班,并成立了山西新军的第一支部队——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牺盟会和山西新军迅速发展壮大,在山西以至华北的抗日斗争中创造了光荣的业绩。王静波义无反顾地加入国民师范军政训练班学习。

  1937年7月,王静波、张子廉被派到高平县组织牺盟会,开展抗日救亡工作。他俩到高平后,首先整顿了原来的牺盟组织,发展了一批牺盟会员,成立了高平县牺盟会,王静波任牺盟会特派员,张子廉任牺盟会秘书。同年12月,中共高平县临时工委成立,王静波任临时工委负责人。先后发展党员20余名,并组建起500多人的抗日自卫总队;同时,在许多村庄组织起了自卫队。他领导群众开仓放粮、抢夺汉奸盐店、开展群众募捐等,在他的带领下,高平抗日工作搞得有声有色。

  1938年2月下旬,王静波率领牺盟游击队、抗日自卫队及各抗日救国团体转移到了陈区、建宁、南村一带。为了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他坚持与驻扎在野川、杨村一带的国民党县长刘涵森政权合作。但刘涵森居心叵测,悄悄在自卫队中安插了心腹。1938年4月21日,刘涵森指示其心腹策动一些自卫队员离队。王静波不顾个人安危,和自卫队副队长陈蔓迪一起跨马急追,力图把受刘涵森蒙骗的队员劝说回来。刘涵森当即派其控制的公安局武装将王静波、陈蔓迪逮捕,又带领反动武装袭击了牺盟会。张子廉闻讯后,迅速指挥牺盟游击队掩护牺盟会员、儿童团员及其他工作人员撤退转移,但终因寡不敌众,落入刘涵森的魔掌,同王静波等人一起押解到野川吴庄村。王静波、张子廉当面斥责了刘涵森搞摩擦、破坏统一战线的罪行,刘涵森表面认错,暗地却起了歹意。

  4月26日傍晚,刘涵森假意请王静波、张子廉二人外出散步,当行至吴庄村北山坡时,刘涵森指使跟从突然从王静波、张子廉背后开枪,将王静波和张子廉二位同志残忍杀害,这就是震撼全省的“高平事件”。

  “高平事件”发生后,山西牺盟会负责人薄一波立即发表讲话,谴责顽固派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行径,要求省政府惩办杀人凶手。高平县委建立后,县委书记姬德明组织领导了2000多名群众在吴庄村为王静波、张子廉两位烈士举行追悼大会,并开展驱逐顽固县长刘涵森的斗争。在人民群众强大的压力下,阎锡山当局不得不将刘涵森调离高平。由共产党员薄怀奇出任高平县长,抗日救亡工作重新出现了新的局面。

  王静波、张子廉二位烈士虽然逝去,但他们永远活在人民心中。解放后,野川镇在吴庄村的北山上,建立了王静波烈士纪念亭,以此来悼念先烈激励后人。

本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