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北诗情结
我的北诗情结
贺俊峰
从十几岁离开家乡外出求学至今,“北诗”这两个字,就像是我生命中一道难以磨灭的印记,从来没有离开过我的视线,它一直贮存在我的心底,成为永恒的思乡情结。回顾我的成长历程,我对北诗的深厚情感,可以清晰地分为五个阶段。
在我小的时候,觉得北诗很大。那时的我,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每天看着太阳从四明山升起,从烧石岭落下,我就以为北诗是世界的全部。我记得,上小学前,我常常站在家门口,仰望那东、西、北三面起伏的山峦,想象着山的另一边是什么样子的。直到有一天,我有机会走到四明山顶,才发现山的东面还有连绵不绝的山脉,太阳是从那些我看不到的山后升起的。再大一点,和我爸赶着马车进城时,我才知道烧石岭外也是山连着山,太阳是从老马岭西面看不到的山后落下的。那一刻,我意识到北诗只是世界的一角,但它在我的心中依然是那么的重要。
外出求学时期,觉得北诗很亲。1987年,我考上了中专,离开家乡,开始了我的求学之旅。刚开始的一个月,我沉浸在绿树成荫、干净整洁的校园中,享受着学校紧张而快乐的学习生活,感觉无比惬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开始想念家乡,想念那些熟悉的面孔和场景。梦里时常出现南诗午村的篮球比赛,北诗中学简陋的校园,北诗村清明节赶会拥挤的人群,以及“董庄炉”上父母送我上车时的情景。每当在长治街头听到有人说北诗话,我都会迫不及待地打问清楚他们是哪个村的,然后结识一个新老乡,仿佛这样就能拉近我和家乡的距离。
在乡镇工作后,觉得北诗很近。1991年,我中专毕业后回到高平工作,开始了我的乡镇工作历程,其间走过6个乡镇(办事处),经历过6个不同的岗位,干了29年基层工作。在这29年里,我一直关心着北诗的发展,时刻关注着家乡的动态。不论是北诗和拥万两个中心小学的建成,还是北诗县直中学和镇办中学的合并;不论是基础设施的提升改造,还是四明山煤矿的建成投产,家乡的每一点进步和发展都让我感到骄傲和自豪。特别是在石末乡工作的十三年里,我工作的石末乡和北诗镇更是唇齿相依,共同进步。那时候,虽然工作繁忙,但每当有空闲时间,我都会回到北诗看看,感受家乡的变化和温暖。
到晋城工作后,觉得北诗很远。2020年8月,因工作需要,我调到晋城市工作。刚开始的时候,我对新的工作环境充满了好奇和期待,对工作也是十分负责和尽心,想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取得一些成绩。就在我逐渐进入工作状态,准备按自己的思路推进工作的时候,我母亲因脑梗塞住院,在医院住院十几天,病情好转后出院,随后又因其他疾病连续住了两次院,新病旧病累积在一起,母亲的身体逐渐虚弱。因母亲长年居住在北诗,那个时候的我觉得离高平远了,离北诗更远了,感觉自己像漂在水上的浮萍,找不到根。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都会想起病中的母亲、想起家乡的山山水水和亲人朋友,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念和牵挂。
回到开发区后,觉得北诗很美。2022年8月,我回到高平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这里一头连着高平,一头连着北诗,到哪边都不超过15分钟车程。这让我心里踏实了许多,仿佛又回到了家乡的怀抱。在添加“祥和北诗”公众号后,我对北诗的工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我看到近年来随着北米快速通道的开通,北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四明山苹果”被评为省级著名商标;炉引怡口香锅巴远销太原、郑州;古槐肉丸、原野酸菜进军晋城、高平市场;“四明山臻”核桃油、“四明谷子好”小米开始包装上市;“四明山臻杯”摩托车越野赛开启了东山后有重大赛事的先河……这些变化让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我觉得北诗真的很美,它的美不仅在于自然风光,更在于家乡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如今的我,虽然家在高平,工作在开发区,但心中始终装着北诗。我会时常想起幼时美好的时光,想起那些曾经陪伴过我的亲人和朋友。我相信,无论未来我走到哪里,北诗都会是我永远的牵挂和依恋。因为那里有我的根、我的魂、我的梦。
本页二维码